天天看點

安娜·比利恩斯卡 | 雕塑家喬治·格雷·巴納德在工作室的肖像

作者:聞是文化
安娜·比利恩斯卡 | 雕塑家喬治·格雷·巴納德在工作室的肖像

安娜·比利恩斯卡,自畫像,帶有調色闆 細節 1887年,克拉科夫國家博物館

安娜·比利恩斯卡(Anna Bilińska,1854-1893年)一位波蘭藝術家,出生在今天烏克蘭的茲沃托波爾。從小她就表現出了音樂和藝術天賦,在家人的支援下,她有機會在這兩個領域進行自我教育。

安娜·比利恩斯卡 | 雕塑家喬治·格雷·巴納德在工作室的肖像

《雕塑家喬治·格雷·巴納德在工作室的肖像》

1890年 油畫,帆布,261.9 ×170.2厘米

賓夕法尼亞州立博物館,哈裡斯堡

安娜·比利恩斯卡在華沙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的喬治·格雷·巴納德(George Grey Barnard)的肖像畫中引起了真正的轟動。 這位年輕雕塑家的形象以其規模和模特的美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難怪在一百三十年前,他也會引起類似的情緒。

安娜·比利恩斯卡 | 雕塑家喬治·格雷·巴納德在工作室的肖像

局部

安娜·比利恩斯卡(Anna Bilińska)于1889年4月至1890年9月在巴黎畫了她最大的畫作(至少在尺寸方面)。 它描繪了一位年輕的美國雕塑家喬治·格雷·巴納德。 根據她的筆記記錄中得知,大多數油畫肖像都是在幾十個小時内完成的,而柔和的肖像隻需要幾個小時,而她在這幅畫上用了275個小時。還了解到這幅畫她收到了五千法郎。

安娜·比利恩斯卡 | 雕塑家喬治·格雷·巴納德在工作室的肖像

工作中的喬治·格雷·巴納德

巴納德的形象無疑是具有代表性的,至少從其規模可以證明這一點。同時,它與這類傳統圖像相比顯得尤為突出。通常,模特,甚至是在他的工作室裡擺姿勢的藝術家,都會穿着優雅的服裝,他的職業隻是讓人聯想到适當的屬性。而此時,巴納德看起來像是放下手中的工作,坐在木闆上休憩。這名男子被粘土弄髒了,他的右手不斷擠壓粘土塊。

幾年後,比利恩斯卡以類似的方式描繪了自己——穿着工作圍裙,頭發淩亂——以前所未有的誠意喚起了觀衆的欽佩。 然而,看着巴納德的形象告訴我們不要被自然的外表所欺騙。 這個男人的服裝似乎并不完全是當代的,可能是有意識地參考了雕塑家欽佩的米開朗基羅。 除了完美提取肌肉體格之外,它還經過精心挑選。 将這幅畫與巴納德的照片進行比較,我們可以懷疑比利恩斯卡将模特理想化。

肖像中的雕塑家無疑很有吸引力。Sylvia Zientek指出,“性感力量散發出模特本身和大理石雕刻的男性輪廓”,并暗示“他們[巴納德和比林斯基]可能一起經曆了短暫的浪漫或感官迷戀”。很難證明這個說法。

安娜·比利恩斯卡 | 雕塑家喬治·格雷·巴納德在工作室的肖像

喬治·格雷·巴納德,美國藝術檔案館,華盛頓

力一觀感

巨大的雕像,踏出的一隻腳,披着布紗的身體,上面還有什麼?西方的畫通常很直白,這幅畫卻留下一個巨大的空間,激起好奇。

這是有趣的繪畫。尤其是作為一幅肖像畫來說,生動、有力、活潑、震撼。我們在學習催眠時,知道有三種原型能量支援生命,一個是勇猛剛強;一個是溫柔和愛;還有一個是頑皮。對第三種能量,我們說如果不給艱辛的生活加點調味料的話生活就太難了。這幅畫十分俏皮,同時充滿了創造性,恰恰就是巧妙的頑皮的展現。

安娜比利恩斯卡好像有意調整了雕像和人物的比例,雕像大大的,人物相對小小的;雕像灰灰的,人物色彩分明。大大的雕像是從主人公的内在出現的,他的外在和内在同時呈現在畫面裡。那麼還有什麼?畫面沒有交代,未揭露的雕像仿佛揭示了更多更深更廣的源自于内心的創造。從這樣說,這是一幅内外兼具的肖像畫,是極其認真的作品。

這幅畫還教會我們什麼呢?——對于滋養生命的畫面或事物,我們不妨也多花些時間,在内心裡放大了,多增加些色彩來看。。誰說不可以呢?

力一:生生不息教練(Generative Coaching)

安娜·比利恩斯卡 | 雕塑家喬治·格雷·巴納德在工作室的肖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