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華才子”李健與高曉松,因何一個清流依舊,一個純情不再

作者:雲水琴馨

清華才子李健與盧庚戌組成的校園民謠組合“水木年華”,曾憑一首《一生有你》,火遍大江南北。李健卻在如日中天的時候,因為堅守自己的音樂理念而退出了這個組合。

“音樂才子”高曉松與老狼,一個作詞,一個主唱,也曾是紅極一時,拿獎無數的搭檔,《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戀戀風塵》等歌曲一度脍炙人口。

後來,“會被時代改變”的高曉松與“不會被時代改變”的老狼,也分道揚镳。

如今,李健依然如“水木年華”的初心一般,“清流”依舊;高曉松卻在名利場中随波逐流,毀譽參半。

“清華才子”李健與高曉松,因何一個清流依舊,一個純情不再

01

永遠不迷失内心

豐子恺在《不寵無驚過一生》中有言:“不亂于心,不困于情”。

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能一直記得自己的初心,縱然前路花草迷人眼,莺語亂人耳,名利亂人心,也能有清醒的認知,而不緻于迷失本心。

身在喧嚣的時代與浮躁的歌壇,李健的行為處事自有一套準則,他永遠堅守自己的内心。

他始終堅守的原則是,自己的真性情,真興趣。不委屈自己迎合别人,不因潮流而妥協。

同是覺得搞音樂,彈吉他“很帥很拉風”,但他并不志在彈琴撩妹,打架鬥毆,也并沒有荒廢學業,讓音樂“迷昏了頭”,反而踏踏實實地學成畢業,找好工作。

直到盧庚戌找他組成樂隊,後來又在樂隊大紅的時候,毅然離開樂隊。他的心中,始終有堅守的原則,謀定而後動,決不随波逐流。

“清華才子”李健與高曉松,因何一個清流依舊,一個純情不再

同是彈吉他,高曉松用來追女同學,崇拜那些打架鬥毆的人,與小混混結拜,學粗話、黑話,留長發,一派吊兒郎當的樣子。因為他覺得這樣很帥,是英雄,能吸引女同學的眼光。

他在學校組了個搖滾樂隊“青銅器”,請鄰校的老狼當主唱。他作詞的《同桌的你》風靡校園。他雖在接受校友采訪時說,想把自己搞安靜些,好好做自己的音樂。

但随着《校園民謠1》發行,他和老狼爆紅,拿獎拿到手軟的他,内心越來越膨脹。調侃獎杯“當尿盆太小,做煙灰缸又太大”;還說《同桌的你》“沒有寫給哪個女孩,就是泡妞呗。”

他1996年底籌辦了一場演唱會,現場轟動,一度變成幾萬人的大合唱。巨大的成功,更是令他飄飄然。覺得自己有本事,寫得好,大家喜歡他。

那時他的腦子裡,都是名利,忘了自我。

“清華才子”李健與高曉松,因何一個清流依舊,一個純情不再

02

讀書的意義在于清醒認識自我

俗話說: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哲理使人深刻。

李健身上有詩人的氣質,有讀書人的清貴。他的歌詞有意境,他的歌聲有靈魂,安安靜靜地流淌,卻能直達人心。

《傳奇》的空靈深情,《貝加爾湖畔》的美麗惆怅,令人百轉千回,百聽不厭。

李健家的藏書很多,他平時很喜歡讀書,他說:

“所謂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讓人眼界更開闊,對自我有更清醒的認識,而不至于狂妄。 一個人讀的書越多,趙會意識到自己的匮乏。”
“清華才子”李健與高曉松,因何一個清流依舊,一個純情不再

高曉松來自書香世家,家中三代都是清華生,他自己也是肄業的清華生,這是多少人羨慕,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起跑線”。

但或許一個人越擁有什麼,便越輕賤什麼,他讨厭自己的出身,覺得臭知識分子家庭沒勁。

但他在做音樂火了之後,卻又标榜文人的風雅,以知識分子自居,以身為“文藝公知”而自豪。

他出獄後和優酷合作脫口秀《曉說》《曉松奇談》。手執折扇,翹起二郎腿,坐在鏡頭前點評曆史,因為閱曆豐富,且善侃,節目爆紅。

但好景不長,随着節目的熱播,他的内容被越來越多專業人士诟病,并指出其中的很多硬傷,比如明顯的史實錯誤等。

更是被中國曆史研究院點名批評,“曆史容不得‘奇談’”,‘奇談’怪論的結果就是被埋葬。

他沒有求真務實,格物緻知的做學問的态度,而是帶着浮名虛利的心态做節目,最終自食其果。

“清華才子”李健與高曉松,因何一個清流依舊,一個純情不再

2018年他曬出入職哈佛大學研究員的照片,說今後想認真做點研究,努力做一個較好的知識分子。也被網友嘲諷,就他這學曆,不管怎樣折騰,在他家也是墊底。

以前,他以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為恥,所想所做的都是想反叛想逃離。

沒想到半生過去,他在50歲生日時卻發文《半生倏忽而過》,感謝自己出生的時代,與從小受到的良好的教育,讓“資質平平”的他能擁有今天的成就。

他曾看不起的“沒勁的臭知識分子家庭”,最終卻成就了他。

“清華才子”李健與高曉松,因何一個清流依舊,一個純情不再

03

人生的終極追求

《論語》有言:“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

李健做人從不委屈自己,也不妥協志趣,他喜歡做安靜的音樂,他參加節目都是先悅己,再悅人。

他經濟落魄的時候,不覺困頓,而是無怨無尤,平心靜氣面對生活。他愛好廣泛,志趣高雅。因為他覺得精神上的富足,遠比物質上的富足更重要,隻要溫飽能解決便好。

這份胸襟氣度讓人不由想起淡泊自得的顔回,李健身上有典型的讀書人的高蹈與風範。

“清華才子”李健與高曉松,因何一個清流依舊,一個純情不再

他再因一曲《傳奇》,因一個節目《我是歌手》,而大紅大紫的時候,面對種種名利誘惑,他不為所動,依然回到他的安靜空間裡,專心寫他的歌,做他的音樂。

如今,47歲的他又因在《一路唱響》中的一句金句“拒絕成都就是拒絕生活”,登上熱搜。

可見,“求仁得仁”,你所努力付出的,最終都會以各種方式回饋你。無論是音樂的境界,還是讀書的底蘊。

高曉松曾說:“我們身邊的這一波兒人都不是當初的模樣了,隻有李健還是當年那個李健,陪在他身邊的還是孟小蓓。”

李健和妻子兩情相悅,志趣相投。他們的日常相處平凡又有趣,充滿詩情畫意。他們選擇丁克,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興趣愛好裡,結婚二十年來,甜蜜如初。

“清華才子”李健與高曉松,因何一個清流依舊,一個純情不再

高曉松前半生過得恣意暢快,要名有名,有利有利,更是在38歲的時候和19歲的徐珊珊結婚,還曾幸福地宣言,“妻尚如玉,女且如花”。認為找個年輕的妻子的好處,是她的基本世界觀是他塑造的,以後不容易産生分歧。

但他的後半生卻是一言難盡。《大武生》殺青時,在慶功會上喝醉酒飙車,造成四車連撞獲刑,被判6個月。

他認錯态度良好,也并不以這段經曆為恥,反而認為坐牢那段日子他精神和思想最自由,也最快樂。

出獄後,他做的節目也一度很成功,但終是名不符實,德不配位,最後在“清朗行動”中遭下架。

高曉松自言他是随着時代改變而變的人,習慣随波逐流,最後不知道漂到哪兒去了。

高曉松的人生,在名利場中随波浮沉,确實少了一個清晰的方向,少了一份執着的堅守,結果難免令人遺憾。

“清華才子”李健與高曉松,因何一個清流依舊,一個純情不再

結語

人生的态度很重要。有原則,有堅守,有追求的人,始終活得清明自在,内心豐盈,香遠溢清。

而遊戲人生的人,最終被人生遊戲;輕視知識的人,最終被知識教訓;你曾棄之如敝履的,或許最終變成你最重要的,是你人生最好的救贖。

“清華才子”李健與高曉松,因何一個清流依舊,一個純情不再

注: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