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作者:行旅中的風語者

<col>

本來是否去太白山,心裡一直有些猶豫,一個人枯燥地攀爬,一階階石階的跨越,那種寂寞無助,那種雙腿酸脹,真的挺難受。但攀頂後那種征服困難的成功,那種睥睨天下的豪邁,又每每吸引着我,重新啟程,去攀登另一座未征服的高峰。

早起接到小友資訊,她決定轉去成都方向旅遊了,我也最終決定了下個目的地:太白山。重新一個人踏上行程。

太白山,是世界級生态旅遊目的地和著名道教文化聖地,位列道教第十一洞天,玄德洞天。位于陝西寶雞眉縣、太白縣,是秦嶺山脈的主峰,也是中國大陸青藏高原以東第一高峰了,點拔仙台3767米。應該也是以往我從未征服過的一個新高度,這就更有挑戰性了。

最為獨特的,太白山以其巨大的高山落差,形成了其獨有的氣候特點,氣候随海拔而變的垂直遞減規律,氣溫垂直遞減率平均估計在0.4-0.5℃之間。而早晚極緻溫差更可謂冰火兩重天,由下向上分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寒帶、高山寒帶五個明顯氣候帶。古詩雲:“朝辭盛夏酷暑天,夜宿嚴冬伴雪眠。春花秋葉鋪滿路,四時原在一瞬間。”,這次也是深深體會到了。

從寶雞出發,一個半小時車程即抵達景區,停車場很闊大,選好一個陰涼位置,拿好充足的食水,額外帶上一件長袖皮膚衣(事後證明太失算了),就出發了。

買好149元通票(含門票+往返交通車),坐上交通車一路駛往景區内。中途在停靠點下車,一路遊玩前往下個停靠點。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景區内森林覆寫率高達95%,負氧離子嚴重超标啊

(幸福的感覺油然而生)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下車步行遊覽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飛瀑流泉:蓮花峰瀑布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進入三國古棧道

全程都行走在這種較為平坦的木棧道上,很輕松!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窄窄的木棧道依峭壁而建,僅容2-3人通過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鳥道奇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一面巨大平坦的“銅牆鐵壁”景觀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比起華山的鹞子翻身,這個差遠了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巨大的潑墨石

一處酒坊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因為趕時間要前往峰頂,中途放棄了一處很美的景緻:洞天福地景區。據載是鬼谷子隐身、修道、帶徒傳藝之地,可觀覽玄德洞天門樓、獨山、點将台等。下山時交通車也不停留,終留遺憾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中午十二點趕到了下闆寺的天下索道,托同車來的導遊買了張團隊往返票220元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山腳下還是鮮花爛漫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遊人不多,基本都是同行人共車或獨人獨車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14分鐘後抵達拜仙台上站,已是白霜滿坡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登上拜仙台,恍如一頭穿越進了寒冬。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寒風凜冽,裹緊了僅有的長衣帽子,仍是寒風刺骨。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這裝束,有點冬季登山隊感覺了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裡面尚屬于保護區,再往外走就是徒步區,是驢友的最愛,也沒有了信号和平坦的道路。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勇敢跨出保護區,去徒步去冒險。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一眼寒暑,四季分明。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前往小文公,還是木棧道。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冰川奇石。在海拔3300米以上,有第四紀冰川遺迹的角峰、刃脊、槽谷、石海、石河、石環、石玫瑰、凍融岩柱等,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如禽若獸,似人若仙,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聯翩。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30分鐘抵達小文公,跨過去就真的是旅途艱險了。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基本都是這種石闆路,唯一好在還算平坦。

漫漫長路,轉過一山又一山,綿綿無期,到達下一站大文公,足足走了150分鐘。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終于抵達大文公,已是下午2點48分。兩個選擇,掉頭傳回,還能趕上下山的索道,或者繼續前行,住宿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終于選擇了後者,馬上就面臨着一段更艱巨的跋涉:好漢坡,一路上最艱險的爬坡路,别忘了這裡可是3435米了。要繼續攀爬近100多米。

回望大文公,恍如告别昨天。

藏民最樸素的祭祀儀式:堆石塔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辛勤的挑夫,挑到拔仙台,一瓶水可以賺5元,據說一天可以三四個往返,可以賺到2000多元,辛苦賺米啊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一步一喘氣,一步一艱險。高海拔的極緻挑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終于征服了好漢坡,但望着綿綿無盡的前路,心裡悔意叢生。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路上的同行人越發稀少,更多都是調轉頭傳回的。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鼓足餘勇,繼續前行。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不知走過了幾個山頭,反正已沒有退路。

為了一個最樸素的理由:走到住宿地,放倒自己。

終于可以遙遙看到終點:拔仙台

就在那裡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終于抵達了大爺海,也是今晚唯一的住宿選擇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大爺海位于太白山頂部拔仙台北側,是太白山儲存較完整的典型冰鬥湖泊,形成于古老的第四紀冰川。 湖水面積6818平方米,海拔3590米,是我國内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時至五月,湖水明淨如鏡,碧波漣漣。外面已是暑熱襲人,這裡依然冰封大半。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大爺海"的神奇,千百年來有不少人曾試探過"大爺海"的深淺,但都無功而返。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湖邊建有幾座簡易闆房充為住宿,沒有所謂單間,都是這種高低闆床搭建的大通鋪。一張大床橫睡三人,每鋪位150元,必須現金支付。

虧我來得早,老闆給了張最裡面的鋪位,先獨占了整張大床。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放下行李,出門去周圍轉了轉,實在太冷,迅速回屋,也顧不得滿屋的異味,蓋上兩張被子先睡會吧。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一覺醒來,遺憾錯過了落日的輝煌,隻看到一點點餘晖。

一晚上陸陸續續又住進來六七個人,不知是太累了,還是心态好了,也還在沒聽到大的呼噜聲,整晚也算安睡了大半覺。

早上4點半爬起來,抹黑攀登拔仙台,一路全是崎岖不平的石闆路,一路攀高,40分鐘後終于趕在日出前,抵達了拔仙台觀景點。

趕上了好日頭,終于可以看到日出奇觀了,也不枉我一路的艱辛。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早上實在太冷,别人都是穿着厚厚的防寒服上的山,唯獨我沒帶厚衣服也沒租棉服,隻能臨時披上棉被,來解決問題。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披着棉被看日出,也算獨一份。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傳回大爺海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踏上傳回路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回看大文公廟,勝利在望。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傳回景區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無意中拐到另一側徒步上山路的玻璃觀景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山路十八彎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這就是徒步登山道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很憔悴的一位中年大叔,也很勇敢

徒步太白山,登頂拔仙台

坐上返程索道

下索道時景區給的紀念照,10元未塑封。

乘坐交通車傳回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的卡哇伊玩偶

艱辛的太白山二日徒步遊,到此結束。

總結下來,如果隻是想上山去體驗下太白山一日四季的奇幻美景,那麼乘坐索道到了拜仙台,就夠了,省時省力。如果想挑戰自己的生理極限,感受徒步的艱苦,那麼就直奔最高峰拔仙台,你一定可以從中收獲徒步的快樂。千萬不要像個别遊客到了大文公甚至隻到了小文公就停下來住宿,那樣啥也欣賞不到,又何必在山上忍受極差的住宿條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