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軍的“混凝土戰列艦”,日軍占領後甯死不降,最後全部葬身火海

作者:鼎盛沙龍

在菲律賓馬尼拉灣有一座外觀奇特的小島,這座350英尺長,144英尺寬的島嶼前後都是尖的,看上去像是一艘混凝土戰列艦。這裡曾經爆發過慘烈的戰鬥,該堡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人占領,後來該堡壘被美國人重新奪回,為了消滅堡壘内的日軍,美軍向裡面灌入汽油并點燃,裡面的日軍全軍覆沒。

美軍的“混凝土戰列艦”,日軍占領後甯死不降,最後全部葬身火海

這個原來叫El Fraile的小島位于菲律賓馬尼拉灣的河口。海灣是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海上入口。馬尼拉灣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對菲律賓來說都是具有重大的商業和戰略意義。

早期,西班牙殖民者于19世紀末在El Fraile島上部署了一些火炮。這些都是為了海上防禦,并預計任何即将到來的沖突,特别是與美國的沖突。

1898年美西戰争爆發後,El Fraile島于馬尼拉戰役中首次參戰,它的使用島上炮台向美國軍艦開火,随後在羅利号還擊時被一枚炮彈擊中。

美國在美西戰争中獲勝之後控制了菲律賓,随後加強了港口炮台。1905年,塔夫脫海岸防禦工事委員會建議這些火炮不僅需要加強,還需要現代化。董事會建議對炮台進行加強,因為馬尼拉灣的戰略重要性與日俱增,特别是因為它現在是美國亞洲艦隊的大學營。

是以,在1905年至1915年間,在海灣口建造了四座堡壘,成本相當高。其中一艘建在El Fraile,并更名為德拉姆堡(Fort Drum),以紀念準将Richard C. Drum。他是一位戰争英雄,曾在美墨戰争(1846-48 年)和美國内戰(1861-65 年)中服役。

美軍的“混凝土戰列艦”,日軍占領後甯死不降,最後全部葬身火海

El Fraile 島在改造之前的模樣

從El Fraile島到德拉姆堡的變化是非常巨大的,這個小島本來是由一堆露出海面的高大的岩石組成。這岩石完全被夷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形狀像戰艦的混凝土掩體結構,毫無疑問,可以吓唬那些潛在的敵人。

施工始于1909年,花了幾年時間才完成。完工後,它長350英尺,寬144英尺,高出海面40英尺。堡壘被設計成完全可以獨立運作,可容納240人。它配備了一個食堂,醫療設施,一個60英尺高的測距塔和一個綜合通信中心。

美軍的“混凝土戰列艦”,日軍占領後甯死不降,最後全部葬身火海

内部結構圖

最重要的是,它安裝了兩個巨大的裝甲炮塔,每個炮塔都有2 x 14英寸(355毫米)炮。這些火炮可以與那個時期任何戰列艦的任何主要武器相比對,堡壘的火炮有能力在11英裡(18公裡)外發射炮彈。

雖然在建造時空戰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很快就意識到需要在堡壘上建立某種防空系統。是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結構頂部增加了兩門3英寸(76毫米)高射炮,以及幾個大型探照燈。從理論上講,這些高炮射高可以達到5英裡(8公裡)的高度。

美軍的“混凝土戰列艦”,日軍占領後甯死不降,最後全部葬身火海

14英寸火炮和炮塔在桑迪胡克試驗場進行測試,然後安裝在德拉姆堡

堡壘的混凝土鋼裝甲外殼具有25至36英尺(7.6至11.0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外牆。頂部是20英尺(6米)厚的鋼筋混凝土。這将使它幾乎可以抵禦那個時期的任何海軍或空襲。即使在後來,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标準,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幾乎沒有能夠突破堡壘裝甲保護的武器。這個防護水準确實很可怕。

美軍的“混凝土戰列艦”,日軍占領後甯死不降,最後全部葬身火海

在防空塔附近可以看到堡壘頂部的臨時木制營房

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的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國幾乎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更新或改進德拉姆堡。在某些方面,沒有必要這樣做,因為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強有力的象征和有效的威懾。

但随後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人被拖入沖突。當日本人攻擊美軍珍珠港海軍基地時,駐紮在馬尼拉的美國海軍突然變得更加重要了。

就在美國被迫參戰之前,鼓堡已經處于戰争狀态,并準備采取可能的行動。不久之後,就需要采取這些措施,因為1942年1月2日,珍珠港事件發生僅4周後,日本地面部隊就已經接近馬尼拉,開始用重型火炮轟炸堡壘。

美軍的“混凝土戰列艦”,日軍占領後甯死不降,最後全部葬身火海

1945 年 4 月 13 日,一支美國登陸艦隊下船,掩護将要向德拉姆堡注入燃料的工兵師。

很快,馬尼拉淪陷,然後該地區的其他堡壘也淪陷了,直到隻剩下德拉姆堡。堡壘被圍困之後,那裡的士兵就開始減半口糧,然後将收集的雨水儲存在空的14英寸彈殼中。

這座堡壘與世隔絕,經受住了五個月的連續轟炸。這包括來自陸基9.5英寸(240毫米)超重型榴彈炮的攻擊,以及日本俯沖轟炸機和高空轟炸機從空中的攻擊。

盡管如此,堡壘還是堅持到了1942年5月。在此期間,堡壘的守軍設法對幾艘敵方登陸艇造成破壞,并壓制或摧毀了許多敵方炮兵陣地。

美軍的“混凝土戰列艦”,日軍占領後甯死不降,最後全部葬身火海

馬尼拉灣港口的德拉姆堡堡在各自武器攻擊之後的樣子。

但在那段時間之後,彈藥已經耗盡,他們的供水幾乎耗盡。他們幾乎用完了為發電機提供動力的所有石油,而且沒有增援部隊幫助。德拉姆堡别無選擇,隻能投降。

德拉姆堡是最後一支在菲律賓淪陷的美國部隊,在他們投降之前,他們破壞了堡壘的14英寸火炮。守軍的幸存者最終被送往日本的戰俘營,直到戰争結束才被盟軍解放。

與此同時,馬尼拉和德拉姆堡經曆了近三年的日本占領。在那段時間裡,日本人似乎沒有試圖修複堡壘的主炮。

1944 年 10 月,美軍開始重新奪回菲律賓。1945 年 1 月,當美國人争奪馬尼拉的控制權時,一場特别殘酷和血腥的長達一個月的戰鬥達到了血腥的高潮。但有一個地方堅持了下來,那就是德拉姆堡的日本駐軍。

現在,美國人面臨着如何處理德拉姆堡的問題,德拉姆堡被一個狂熱且儲備充足的日本駐軍占領。美國人很清楚堡壘幾乎堅不可摧的防禦能力,并且知道正常攻擊将是昂貴的,而且可能無效。

美軍的“混凝土戰列艦”,日軍占領後甯死不降,最後全部葬身火海

1983年的德拉姆堡,背景是紐澤西号

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是圍困該島,等待日軍耗盡補給,就像日本人在1942年對美國駐軍所做的那樣。

但是,由于堡壘仍在使用的6英寸(152毫米)火炮可以很容易地騷擾進出港口的的船隻,是以圍困也不是一個好的辦法。

是以,美軍從幾天前用于清除鄰近的休斯堡的方法中汲取了靈感。一支日本軍隊也頑固地紮根于那個前美國堡壘中。休斯堡有20英尺厚的鋼筋混凝土牆,是以決定泵入一種特殊的燃料混合物,其中柴油和汽油的比例占2:1,并用曳光彈點燃它。雖然令人毛骨悚然,但事實證明它非常有效,所有抵抗的日本士兵在随後的火海中喪生,沒有美軍傷亡。

是以,在德拉姆堡也使用了同樣的方法。首先,對堡壘進行了猛烈的空中和海上轟炸。然後,一艘中型登陸艦,一艘兩栖攻擊艦,在其中一個盲點接近堡壘。船上的人使用一座經過特殊改裝的鋼架橋進入堡壘的甲闆或屋頂。

美軍的“混凝土戰列艦”,日軍占領後甯死不降,最後全部葬身火海

工兵們将大量的柴油/汽油混合物泵入堡壘的幾個通風井。然後使用定時炸彈點燃了混合物。執行任務和撤離隻花了十五分鐘。

堡壘裡的日本人全軍覆沒,大火燃燒了好幾天。直到五天後,美國人才能進入堡壘并确認沒有幸存者。

戰後,菲律賓軍方沒有試圖重新占領堡壘,因為沿海堡壘現在似乎是一個過時的概念。它巨大的炮管已經生鏽,燒毀的内部從未得到修複。多年來,德拉姆堡一直是掠奪者從現場非法打撈廢金屬的受害者,并有寮屋居民居住在那裡。對于一個很有曆史的戰争遺迹來說,這是一個悲傷但不可避免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