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作者:又玄探知所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文 | 又玄探知所

編輯 | 又玄探知所

蜻蜓就能稱霸一個時代!遠古時期的蝦在海底就是無敵的存在,還有巨型蜈蚣肆虐!

遠古霸主的榜單裡霸王龍都隻能排第二,第一到底是多恐怖的存在啊!

今天就為大家帶來遠古時期的霸主盤點。

點個關注,我們接着往下看,看看遠古時期的生物到底有多厲害?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奇蝦生活在5.3億年前的寒武紀時代,是當時最最最兇猛的捕食者了。

大家估計都有點納悶了,說好的遠古霸主呢!

怎麼也得是幾十噸的巨獸,怎麼能出來一隻小蝦米啊!是不是沒有能打得了?

大家稍安勿躁,這個奇蝦可不簡單!人送外号恐蝦。

原因就在于,當時的奇蝦真的很恐怖。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奇蝦正在捕捉獵物

奇蝦所在寒武紀是生宙初期,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後地球開始出現許多原始的無脊椎動物,并且蔓延在海洋的每個角落。

當時這其中便出現了一個例外,他就是奇蝦。

奇蝦的不同表現在現對于當時其他的原始動物,奇蝦的進化是十分的迅速。

奇蝦一般身長在1米到2米左右,是當時海洋中的巨無霸,也是最大的掠食者。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奇蝦身形怪異

你一定會說這也沒多大,要知道當時的生物還很原始,平均生物也就幾毫米到幾厘米左右,能有個個10厘米的都是當時的大型動物了。

而奇蝦對他們來說就是哥斯拉一般的存在了。

而且當時大部分的動物還沒有進化出高等的行動能力和肢體分化,可當時奇蝦卻已經進化出了26個強壯的附肢以及一對所向披靡的利爪了。

使得奇蝦有着無與倫比的行動能力以及攻擊性,最恐怖的是奇蝦那大碗一般的嘴巴,其中是像齒輪一樣分布的鋒利牙齒,可粉碎當時一切海底生物的硬殼。

是以奇蝦處在當時地球食物鍊的最頂端,它可以輕而易舉地獵獲足夠的食物,卻是當時且沒有什麼生物可以威脅到它的存在。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奇蝦在深海中捕獵食物

剛剛走了一個蝦,現在又來個什麼石頭,這遠古時期地球就沒一個能打的嗎?

NO!NO!NO!這個角石可沒大家想的那麼簡單哦。

角石是寒武紀之後奧陶紀海洋中分布最廣的頭足類,可是一直到現在還有他們的後代存在,那就是大家熟知的鹦鹉螺。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鹦鹉螺的祖先曾是頂級海洋王者角石

上一代的霸主奇蝦在奧陶紀已經滅絕了,是以角石成功坐上了頭把交椅。

之是以叫做角石是因為他會頂着一個和大角一樣的堅硬外殼。

依據專家們對發現的角石化石推測,體格較大的角石例如房角石體長估計已經長到了9米左右,是古生物時期體型最大的海洋掠食性物種之一了,對當時的生物來說是降維打擊的存在。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角石外觀

但是角石也有着一個很明顯的缺點,那就是行動能力比較遲緩。

角石其堅硬又巨大的外殼可以給予自身很好的保護,但是外殼的重量也是高得離譜,是以角石也被外殼所限制住了。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角石的體格在當時十分巨大

這個翼肢鲎是奧陶紀之後志留紀的霸主。

他的祖先廣翅鲎在上個奧陶紀就出現了,其體長大約在2-3米左右,與一隻短吻鳄長度接近了。

是當時體格最大節肢動物了,而且還有着非常可怕的攻擊性,是當時最可怕的捕食者之一,人送外号帝鲎。

可奈何當時的霸主是角石,你帝鲎再厲害還不是角石的下酒菜,當時的角石就很喜歡捕食帝鲎。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奧陶紀時期角石正在捕食帝鲎

可到了翼肢鲎可就不同了,這家夥現在已經進化到了巅峰狀态。

最長的翼肢鲎體長已經超過3米了,擁有着一生堅硬的外骨骼。

之前說過角石堅硬巨大的外殼使得它十分的遲鈍,反觀翼肢鲎卻更加的扁平光滑。

其身軀更加接近流線形,如船槳一般的附肢則更加的強壯有力,遊泳起來就仿佛擁有羽翼一般,是以擁有當時最靈敏的速度。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翼肢鲎身軀光滑

而且他還進化出了一對可怕的鉗子,這對鉗子可以破壞當時絕大多數海洋生物的骨質外殼。

又能跑又能打,是以翼肢鲎也成為了當時當之無愧的霸主存在。

而現代的蜘蛛和蠍子便和他有着親戚關系。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翼肢鲎有一對巨大的鉗子

志留紀結束後便到了泥盆紀,大概是距今4億年至3.5億年左右。

之前幾個霸主族群已經滅絕或者退出曆史舞台了。

而泥盆紀便迎來了魚類的時代,便出現了一種放在整個海洋生物史上都難找到對手的頂級掠食者,鄧氏魚。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鄧氏魚的存在或者看過他的照片,許多的創作者也喜歡制作什麼鄧氏魚PK各種海洋生物的作品,這也從側面烘托出了鄧氏魚其可怕之初。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影視素材中可怕的鄧氏魚

鄧氏魚是當時一種特殊的魚類,盾皮魚。

這種魚往往頭部及身體前部會覆寫一層堅硬的外骨骼,就仿佛在皮膚外面覆寫着一層盾牌一樣。

而鄧氏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體長達到了誇張的十米,體重則是驚人的4噸左右,是當時泥盆紀最兇猛的食肉動物。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史前巨獸鄧氏魚

但是鄧氏魚卻沒有牙齒,取而代之的是其頭骨延伸出來的骨頭。

這延伸出來的骨頭不僅堅固還十分的鋒利,仿佛鍘刀的刀口一樣。

同時鄧氏魚有着非常可怕的咬合力,據估計其咬合力約在5噸至5.5噸左右,是有史以來咬合力第二的動物,而當今地球上咬合力最強的灣鳄還不到兩頓。

鄧氏魚之是以能夠咬出這麼可怕的成績,關鍵還是因為他是使用四個關節活動時産生的力量來進行撕咬的。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鄧氏魚特殊的結構提供了可怕的咬合力

這種發力方式不僅提供巨大的咬合力,還能加快撕咬的速度。

不僅咬的狠,他還咬的快。

鄧氏魚其鋒利堅固的頭骨闆搭配上驚人的咬合力,就算是鋼鐵也會被他咬碎。

而當時已經出現了早期的鲨魚了,可是他們生不逢時出現在了那個年代,隻能成為鄧氏魚口中的美餐,鄧氏魚往往隻需要一口就能把鲨魚給咬成兩半。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鄧氏魚正在捕食早期的鲨魚

同時鄧氏魚的出現還标志着脊椎動物開始登上曆史舞台。

在過去,老大這把交椅都是由奇蝦、角石這種軟體動物坐着,而鄧氏魚則成功地把這把椅子搶過來讓脊椎動物有機會坐上去了。

但是再厲害的生物也不是大自然的對手。

鄧氏魚剛剛發展到最巅峰的時期,能夠稱霸整個泥盆紀,就遭遇了泥盆紀大滅絕事件。

這次大滅絕事件是由大量的岩漿噴發并導緻地球環境改變引發的。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泥盆紀大滅絕事件使世界陷入了末日

當時地球上75%的生物都是以滅絕了,而鄧氏魚也沒能幸免于難,和整個盾皮魚類一起退出了曆史舞台。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作為鄧氏魚口中食物的直角石以及古代的鲨魚卻幸運地存活了下來,由此現代人類才能看到鹦鹉螺和現代的鲨魚。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鄧氏魚口中的鲨魚繁殖到了現在

泥炭紀結束後便來到了石炭紀,距今大約在3.5億年至2.9億年左右。

這個時代與之前不同之處在于地球的陸地面積在不斷地增加,同時許多陸地生物開始發展,許多脊椎動物開始從海底走向大陸開始發展。

過去默默無聞的昆蟲則統治了石炭紀。

由于當時的植物大量繁殖,使得大氣含氧量極高,大約是如今地球氧氣含量的兩倍左右。

是以導緻了當時的昆蟲都長得特别大,是以科學家也将泥炭紀稱為巨蟲時代。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石炭紀被稱為巨蟲時代

這些巨蟲中混得最好的那就是巨型馬陸和巨脈蜻蜓了。

巨型馬陸長相酷似放大N多倍的蜈蚣,其體長有3米左右,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節肢動物之一。

這種巨型馬陸雖然被大家稱作千足蟲,但是也并沒一千條腿。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巨型馬陸有着千足蟲的稱号

但據科學家推測,一些巨型馬陸可能最多能夠長出300多條腿,這麼一想也是挺恐怖的,像我這種密集恐懼症真的受不了。

而且巨型馬陸全身覆寫着一層堅硬的防護盔甲,身體極薄且貼近地面,還進化出了一張鋒利的大颚,讓巨型馬陸在當時幾乎沒有天敵。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巨型馬陸幾乎統治了石炭紀的陸地

而另外一個巨脈蜻蜓則是新上任的天空霸主了。

作為這個時代誕生的天空霸主,巨脈蜻蜓翅膀展開大約有75厘米左右,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昆蟲物種了。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新任天空霸主巨脈蜻蜓

巨脈蜻蜓和如今的蜻蜓除了體格之外已經極為相似了。

其腦袋上有着三個大大單眼和兩個複眼,複眼上又有三萬個小眼睛,能夠準确把握到周圍獵物的行蹤。

同時巨脈蜻蜓還擁有十分出色飛行能力,飛行速度極快,還能夠完成高度的懸停和倒飛。

他的食物包含了水裡的魚類以及陸地的兩栖動物,還有各種的昆蟲也逃不掉巨脈蜻蜓的捕捉。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巨脈蜻蜓十分靈活

但是這些巨型昆蟲的繁榮得益于極高的氧氣含量,而石炭紀晚期發生石炭紀燃煤事件。

地幔岩漿活動劇烈産生了高溫環境,使得地球陷入了全球性的山火。

極高的氧含量則助長了這一場大火事件。而這些巨型昆蟲則紛紛喪生于這次滅絕事件。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石炭紀燃煤事件使得巨蟲時代結束

泥炭紀因為滅絕事件後便進入了二疊紀,原本處于霸主地位的昆蟲已然跌下神壇了。

而二疊紀的早期地球曾迎來了一個短暫的王者,那就是引螈了。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引螈在當時體型十分顯著

引螈其實是上個時代泥炭紀的産物,陸生爬行類食肉動物,體長在1.8米以上,長相酷似肥碩的鳄魚,但卻十分的靈活。

在泥炭紀他就處在食物鍊的最上層,即使是當時的巨脈蜻蜓也拿他沒有辦法。

到了石炭紀末期地球化為了一片火海,巨蟲們紛紛走向滅絕,而引螈一族也遭受到了重大打擊,差點被滅族啊,還好他們運氣不錯最後苟活到了二疊紀。

剛剛步入到二疊紀的引螈就發現,除了他們,原來石炭紀那些老對手基本就沒有幾個活到現在,那他引螈豈不是就順理成章成了這二疊紀的王了。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引螈就如同一隻肥胖的鳄魚一樣

可惜引螈還沒當幾天老大,二疊紀就迎來了真正的霸主——異齒龍。

聽到異齒龍這個名字,有些觀衆可能就會問了,異齒龍不是一種恐龍嗎?怎麼出現在二疊紀?

恐龍不是在侏羅紀嗎?

的确,侏羅紀有一種恐龍也叫作異齒龍。

而二疊紀的異齒龍雖然名字帶着一個龍字,其實更加接近哺乳動物,外形酷似蜥蜴,還自帶一個巨大的背帆,是一種十分大型的頂級掠食動物。

其身長達3.5米以上,最長能夠達到4.5米左右。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二疊紀也有異齒龍

之是以叫做異齒,是因為從異齒龍開始動物開始了牙齒分化,即不同形态的牙齒,一般為切割用的牙齒與銳利的犬齒。

而其巨大的背帆估計是用來調節體溫的。

二疊紀的初期地球還是十分的寒冷,有了背帆便有利于體溫的加熱和冷卻。

而且我們通過觀察異齒龍的外觀就會發現其四肢強壯,是以異齒龍在追捕獵物時十分的靈活且迅速。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異齒龍是二疊紀的的食物鍊頂端

并且異齒龍有着極其恐怖的咬合力,可以輕松咬下大塊血肉。

在二疊紀時期,環境其實很糟糕,是以即使是異齒龍也要整天為口糧而奔波。

而異齒龍同類之間往往也會因為領地之争而打起來,成年的異齒龍甚至會捕食同類來解決餓肚子的問題,真的是龍狠話不多啊。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異齒龍的骨架

旋齒鲨出現在晚二疊紀時代,這個時候陸地上的霸主是異齒龍,而寬闊的海洋也有着一位十分獨特的頂級狩獵者,那就是旋齒鲨了。

旋齒鲨體格極大,依據世界各地挖掘出來的旋齒鲨化石推斷,旋齒鲨的體長大約在7.5-15m。

之是以管他叫旋齒鲨,是因為他的長相十分的兇殘。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外觀奇特的旋齒鲨

他的牙齒并不是和現在的鲨魚一樣整整齊齊的長在上下颌,而是從大到小内卷成環狀螺旋形齒,如同銑刀般,實體一定超乎你的相信。

最開始發掘出旋齒鲨化石時,許多古生物學家都會對他旋齒的位置表示困惑。

畢竟無論是如今的鲨魚還是其他的物種都沒有發現長出這種旋齒的,甚至有科學家猜想這個東西是長在他的背上。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在過去旋齒鲨的外觀一直都存在差異

最終還是因為發現越來越多的化石才确定,這其他的旋齒是長在他的下颌部位。

但是目前還不确定這個旋齒鲨古怪牙齒的作用。有人猜想這個旋齒可以像鋸齒一樣攻擊其他敵人,有人猜想他是用來破壞貝殼類食物的外殼用的。

但無論旋齒的作用是什麼,都改變不了他成為當時海底霸主的地位。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自然界少見的旋齒

二疊紀最終是以西伯利亞地盾事件引起的大規模火山噴發而結束,同樣還是大量的物種滅絕。

三疊紀的初期趁許多物種還未發展起來,例如史前巨螈——寬額螈。

寬額螈形狀似蜥蜴,體長約3米~4.5米,仿佛一隻大鳄魚一般。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二疊紀早期霸主寬額螈

寬額螈主要以捕食魚類為生,有一輛小汽車那麼長,血盆大口裡面有難以計數的鋒利牙齒,大嘴一張一合會帶走大量食物。

甚至在恐龍發展的早期,還未有超大體格的恐龍出現時,他們在水邊飲水要忌憚寬額螈這一捕獵者的突然襲擊。

可惜的是,寬額螈的崛起多多少少有一點撿漏的因素。

而伴随着恐龍家族的出現,海底和陸地的食物鍊出現了一次大的洗牌,陸地上的生物被早期恐龍所圍剿,隻有一些朝着如今小型哺乳動物進化的活了下來。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三疊紀早期恐龍開始逐漸誕生

而海洋中原本的霸主本是旋齒鲨,但是早期的海洋恐龍魚龍已經下海開始了他們的統治。

其中三疊紀海洋中最耀眼的便是魚龍的早期成員杯椎魚龍了,隻看外形和我們現代的海豚比較像,聽我這麼說大家可不要以為這家夥是個好惹的家夥。

杯椎魚龍身體細長,大約身長10米左右,尾巴扁長而且大,這樣的尾巴給夠将杯椎魚龍的速度提升一個lever,基本上就是隻要被他看到了,那麼你就逃不掉了。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碩大的杯椎魚龍就如同海豚一樣

但是杯椎魚龍也有着他的缺陷,他的嘴巴是如同海豚一般突出開的,裡面補滿了非常多如同釘子一般的鋒利的牙齒,這也就證明他主要是以中小型生物為食。

沒有巨大的牙齒是沒有辦法咬出大型獵物的,但是如此大的體格也沒有誰敢去招惹杯椎魚龍。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杯椎魚龍的結構使得它主要以中小型生物為食物

雖說三疊紀出現了恐龍這一日後的地球霸主,但是也為哺乳動物的崛起和誕生埋下了伏筆。

三疊紀之後地球便進入了侏羅紀了,也就是著名的恐龍時代了。

侏羅紀時代的氣候和環境相比其他時代要舒适得多,此時地球的植物也十分的茂密,陸地上大部分的地方都是綠洲。

恐龍家族也借着這個機會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進而能夠統治地球長達1.5億年。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相關影視作品中呈現的侏羅紀時代

此時的陸地恐龍種類衆多,但是有一位卻能夠脫穎而出,那就是異特龍了。

異特龍身長為9米,體重在3.6噸左右,生性極為兇殘。

雖然異特龍的體格較大,但是對于動不動就20多米,60多噸的腕龍來說,異特龍在當時隻能算中形恐龍了。

雖然就體形來說,異特龍算不上當時肉食性恐龍中最大的,但異特龍的身體結構卻十分适合獵殺。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異特龍外形猙獰

而且異特龍還十分的聰明,不會單槍匹馬的戰鬥,而是采用圍捕的狼群戰術。

特别是在對付比他們大很多的超大型恐龍時,采取群體合作方式或者伏擊方式來狩獵。

異特龍的後肢極其強壯,而前肢較小,但是有着可怕且鋒利的爪子,嘴部擁有70顆大型、銳利、彎曲的牙齒,可以緊緊的咬住獵物。

依據科學家之後複原的異特龍模型來看,異特龍的大腦在同時期的恐龍中是非常發達的,甚至還可能是侏羅紀時期智商最高的大型肉食恐龍。

這也是為什麼異特龍能夠依靠群居來統治侏羅紀的陸地。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異特龍群體狩獵

而侏羅紀的海洋則是由克柔龍統治。

克柔龍是上龍家族的一員,而上龍又是我們熟悉的蛇頸龍進化而來的,是海底當之無愧的捕獵好手。

當初蛇頸龍的異軍突起迅速戰勝了原本的海洋霸主魚龍。

作為家族一員的NO.1,克柔龍的厲害之處就更不用說了,其體長大約為10米左右。

而原本蛇頸龍長長的脖子在進化過程中逐漸縮短,反而嘴巴卻變得特别的長,嘴巴中布滿了大量圓錐形牙齒,最長的可達30厘米。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異特龍經過進化已經與蛇頸龍大不同了

但是克柔龍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克柔龍遊動的方式是依靠四肢擺動。

因為其尾部無法提供動力,是以克柔龍的追捕的速度并不快,但是他的轉彎卻非常的靈活。

是以他的獵物也同樣是移動速度比較慢的生物,主要以其他種類的蛇頸龍或者大型軟體動物為主。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克柔龍正張開他的血盆大口捕獵

侏羅紀晚期同樣也出現了物種滅絕事件,但是這一次和過去相比卻要小很多。

是以到了白垩紀,恐龍家族依舊稱霸着地球,而且還越長越大了。

這時海底的霸主不用說了,就是大名鼎鼎的滄龍了。

滄龍身體長15米,外貌就如同一隻水生蜥蜴一般,是一種非常貪食的深海獵手。

滄龍的頭部極大,長着一張長而尖的嘴,嘴裡還布滿了尖利的牙齒。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影視作品中的滄龍

這樣來看滄龍和上個時代的霸主克柔龍長相有些相似。

但是不同的是滄龍的體格更大,而且滄龍還有一條約占身體一半長的長形槳狀大尾,這是給予滄龍快速遊泳的強力發動機啊。

使得滄龍在面對上龍這種強大物種也能夠取得優勢。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頂級狩獵者滄龍

而陸地上則是我們聲名遠揚的霸王龍所統治。

霸王龍又名雷克斯暴龍,是最晚滅絕的一批恐龍了。

與上一代的陸地霸主異特龍不同,霸王龍的威名完全是因為其恐怖的個體實力所打出來的,單打獨鬥是霸王龍所擅長的。

其體長約在15米左右,頭高在6米左右,體重最終能夠達到恐怖的15噸。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依據科學家的複原模型,霸王龍的咬合力在12萬牛頓多餘,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此時陸地上幾乎所有的大型恐龍都是霸王龍的獵物,其他的一些大型肉食恐龍還可能和霸王龍産生一下競争,但是完全不可能是霸王龍的對手。

但是伴随着白垩紀的大滅絕事件,地球生态環境急劇惡化,巨型爬行動物恐龍的時代宣告終結,地球也進入新生代。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當時幾乎陸地所有大型生物都是霸王龍的食物

當地球進入新生代後,動物的體型已經沒有過去那些巨獸那麼大了,但是任然有一些可怕的物種朝着更加可怕的地步發展。

巨齒鲨和普魯斯鳄就是新生代最為可怕的物種了。

這兩個家夥一個是目前發現的有史以來最大的鲨魚物種,一個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鳄魚物種,都是最可怕的捕食者族群例最可怕的存在了。

巨齒鲨的體型最長為18米,體重在60噸左右,不僅僅是最大的鲨魚了,甚至可能是最大的魚類存在。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許多影視作品都設想過巨齒鲨沒有滅絕

同時通過發掘的巨齒鲨化石推測,巨齒鲨的咬合力驚人。

也許是地球有史以來咬合力最強的生物了,什麼霸王龍啊,鄧氏魚啊都要排在他的後面。

最大咬合力估計在20噸左右,是如今大白鲨咬合力的5倍左右,能夠将鲸魚直接咬成兩截。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巨齒鲨咬合力可怕

巨齒鲨的爆發力非常強大,瞄準的目标有大多數是大型鲸類。

往往會趁着鲸類在海面換氣之時,從下方突然加速沖鋒,攻擊他們的尾巴或者魚鳍部分,使得獵物喪失逃跑能力,剩下的便是享受食物了。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巨齒鲨喜歡襲擊鲸魚

普魯斯鳄則是河流霸主了,身長12米,體重8噸左右。

是有史以來最可怕的鳄魚種類了。

普魯斯鳄嘴巴極大腦袋長度近1.5米,寬度超過1米,裡面布滿了長牙。

科學家經過模拟計算得知普魯斯鳄的咬合力大概在7噸左右,還擁有龐大的身軀。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曾經發現的普魯斯鳄頭骨化石

在當時沒有競争者能夠撼動他們的地位,是以普魯斯鳄唯一的對手就隻有他們的同族了。

同類之間競争食物和領地,隻有擁有越大的體格才能獲得更好的資源,就這樣普魯斯鳄族群就在這種競争的方式中越長越大!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普魯斯鳄掌控着當時

這些遠古霸主的可怕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是有點不可思議的,同時也往往是由他們那個環境所導緻的他們的進化,最終同樣是環境使得這些強大的族群衰落和滅亡。

如今的地球霸主已經變成了我們人類,如何适應環境來生存應該是我們所需要的思考的問題了。

好了這期的内容到這就結束了,喜歡的觀衆不要忘記關注和點贊,我們下期再見。

盤點遠古十大霸主,霸王龍隻能排到第二,第一能一口咬斷鲸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