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作者:麥子熟了

最近有個新聞,讓廣大賽車迷們興奮不已:

F1(一級方程式賽車)這項賽車金字塔尖的運動終于迎來了首位中國車手!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今年22歲的上海男孩周冠宇加盟了Alfa Romeo車隊,從8歲第一次接觸卡丁車,到2022年成為中國首位F1專業車手,這個「第一人」實在意義非凡:

從央視開始轉播F1賽事至今20多年,我們終于可以看到中國車手在世界最高水準的賽車舞台上縱橫飛馳啦!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是以也并不奇怪,周冠宇并非出生于專業賽車世家。

作為一名「外行」,他用十幾年的時間走到F1專業賽車手這個位置,當然少不了他的天賦和努力,但更少不了家裡雄厚的資本支撐。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據報道稱,周冠宇是一名「付費車手」,他和其贊助商攜帶了3000萬歐元(約合2.1億元人民币)的贊助費加入加盟阿爾法-羅密歐車隊,合約長達3年。

其實這種「付費車手」在賽車界屬于「正常操作」,帶資進組不代表車手技術不行。這些年賽車比賽的商業價值有所「式微」,而且賽車也實在是一項非常燒錢的運動,你需要很早就進入歐美的專業培養體系下訓練,每升入一個新的級别,付出的都是千百萬元的金錢。

從車手的培養、旅途的開銷到車隊希望獲得的贊助,如果沒有雄厚的資金,天賦再高,也很難在這一行出人頭地。

周冠宇的父母的确為他付出很多。

8歲時,周冠宇在父親的陪伴下首次試乘雙座卡丁車,從此便開啟了他的賽車夢,父母也是全力支援。為了友善兒子練車,爸爸甚至為他建了一條卡丁車賽道。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不過兩年多的時間,10歲的周冠宇就包攬了全國卡丁車錦标賽八個分站賽的全部冠軍,展現了強大的車手天賦。

11歲時,他前往英國謝菲爾德一邊留學一邊進行專業訓練,憑借着自己在英國及歐洲青少年卡丁車比賽中的優異成績,最終成為法拉利青訓車手,一路打怪更新成為今天的F1專業賽車手。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十四年來,周冠宇的前進離不開父母一路不遺餘力的資金支援:給兒子建車道、為他買下一家F2 UNI-Virtuosi車隊(「UNI」代表着「宇UNIVERSE」)。

沒有燒光數億元,培養不出現在的「中國F1第一人」。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關于周冠宇的父母能查到的資料很少,但從對兒子傾盡全力的支援來看,絕對是隐形富豪級别的人物。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周父周母

為了孩子兒時的興趣,能如此下血本燒錢,富豪爹媽雞起娃的興趣來也是讓人大開眼界了。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其實富豪爹媽為了孩子的興趣一擲千金也算正常操作了。除了周冠宇父母,還有我們熟知的比爾·蓋茨。

長女珍妮弗從6歲時就開始接觸馬術,酷愛馬術,父親比爾·蓋茨十分支援女兒,不僅花重金給她購買最好的馬駒,配備超豪華馬廄和獸醫套房,更是在全美買馬場和牧場。

他曾花費1600萬美元(約合人民币1億元)在紐約北塞勒姆購入一處超過50萬平方米的馬場送給女兒訓練,也是珍妮弗22歲大學畢業的禮物。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就算不是世界頂級富豪,明星、名人家庭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壕」的程度也遠超我們普通人想象。

在即将舉辦的北京冬奧會上,中國男子冰球隊裡有一名選手叫英如镝,他是英達和梁歡的兒子,他的冰球專業生涯與周冠宇一樣,也是一條由海量金錢鋪就的道路。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英如镝三歲偶然玩了滑冰,由此産生了興趣,大一些後開始玩冰球。

為了讓孩子有訓練環境,當時英達聯合了一群熱愛冰球的父母,在北京自發組建了北京虎仔冰球俱樂部讓兒子在隊裡打球,老父親英達親自擔任球隊的領隊。

9歲時,英如镝被送到冰球運動發達的美國進行學習和專業訓練。

為了他練球友善,英達夫婦移民美國,在芝加哥生活。北大才女、著名編劇梁歡作為媽媽,更是放棄事業全程陪同專業受訓的兒子,照顧生活起居。

好在英如镝沒有辜負爹媽期望,年滿18歲時他與中國昆侖鴻星俱樂部簽了一份兩年的合約,年薪達到百萬,成為一名職業冰球手。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兒子從幼時學習滑冰到出國接受專業訓練、再到打職業賽,練球十幾年基本的裝備、球場費用、教練費用、每次去其他城市、國家打球的費用、全家在波士頓的開銷……英達曾說過培養兒子這項興趣花費早已數不清。保守估計「燒掉」數千萬人民币太正常了。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一下《Too Posh to Parent》和《Billionaire Babies》這兩部英國紀錄片,它們就講述了有錢人是如何「燒錢」培養子女的興趣特長的。

比如,一名8歲的孩子,卻擁有12位家教負責自己的學習和興趣培養,這些家教來自英國著名的報社主編、著名的園藝專家等;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還有一位家長,她給學齡前的孩子請的家庭教師都是博士學位級别的,工資可以達到1000鎊一個小時。這些博士家庭教師不用來教孩子什麼,基本用途就是「陪玩」;

一對來自俄羅斯的夫妻,女兒五歲開始學小提琴,夫妻倆花了700萬英鎊為女兒購置了小提琴,然後請來了世界頂級小提琴家Dmitry Sitkovetsky教女兒拉琴……

這些有錢的爹媽不僅要求培養孩子興趣的老師們必須是著名人士、聞名世界,就連孩子們貼身照顧的保姆也得「人中龍鳳」:

必須擁有兒童心理學專業的學位、15年以上保姆經驗; 工作時間是早上7點工作晚上8點、要能夠适應飛來飛去的生活。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保姆招聘啟事

當然,招聘要求如此苛刻,待遇肯定不菲。

被聘用的保姆不僅薪水比普通保姆高出數十倍,還可以免費使用家裡的美容院、健身房、家中的豪車(保時捷、路虎攬勝、瑪莎拉蒂)、吃到米其林星級廚師做的餐點……有一對夫妻為了留住一個想辭職的優秀保姆,直接送了一套房給她。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這些英國上流社會的父母,每年在教育孩子上的投入高達一百萬英鎊(約人民币900萬元)。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這是我們普通中産家長每年給孩子投入數萬、十幾萬元、或者每天花兩小時陪孩子練琴、接接送興趣班難以想象的付出。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見識了有錢人在培養孩子興趣這件事上,讓我們望塵莫及的燒錢實力,不是說咱們普通家庭的孩子就不要培養興趣了。相反,他們更加提醒我們在對待孩子興趣特長這件事上要抱有兩個正确的心态:

第一,擺正心态、不要抱有太強的功利心。

在培養興趣這件事上,如果孩子能夠成為專業人士靠此安身立命當然很好,但父母也不必抱着「打個水漂必得聽個響兒」這種過強的功利心。

從興趣轉變為特長、再到專業本領,「燒錢」隻是必備條件之一,還需要孩子的天賦、努力和吃苦精神,甚至家長放棄自我、人生,去全力以赴托舉孩子。

這種實力和近乎于「對賭」的做法不是普通家庭能承擔起的。

即便将來這些才藝不能讓他們安身立命,如果能成為孩子未來人生路上的一種點綴或者加持,在他們需要時,能夠豐盈精神世界和内心、從中汲取能量、找到另一個抒發和表達的管道,也是很美好的事情。

第二,對普通家庭來說,最捷徑的做法恐怕還是「惟有讀書高」。

在對待培養孩子興趣這件事上,中國女子網球名将李娜的态度特别負責任。

李娜退役後和合夥人創辦了「李娜網球學校」,在采訪中她說:

這個網球學校不是以培養冠軍為目的的,就是小朋友們、年輕球員、青少年,你可以來參加網球訓練,前提是你的文化課必須要過關。 如果一旦接到老師的電話說,這名同學現在文化課有一點點跟不上,你必須要終止訓練的。 你的文化課必須要到一定的水準,你才有這樣的機會和資格來練習體育項目。
看了賽車界「王思聰」,才知道有錢人帶娃有多「燒錢」

對我們普通家庭來說,孩子通過教學大綱掌握基本知識、通過考試進行社會分工所需的專業人才選拔,這是一條探索了多年的、看得到的人生規劃路。

雖然一路走來也不容易(而且随着雙減,可能會走得更辛苦),但它的标準明确、成本相對低、且有迹可循。

可以說,這是對非富即貴家庭出生的孩子來說,最便捷、有效的一條出路了。

約稿作者:靜思,獨立撰稿人,已出版《關鍵突破:25個直擊問題本質的解決利器》、《一輩子很長,要活出進階感》等4部作品。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