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作者:快樂的兔子2020

前幾日,有人曝光了洛杉矶生日宴上和尊龍的合影,69歲的「末代皇帝」容顔蒼老、大腹便便,讓人感慨美好的事物終會消亡。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也是在幾個月之前,圍繞《第一爐香》的選角争議鋪天蓋地,網友們的不滿紛紛撒氣在演員身上。為了「以正視聽」,他們制作了不同演員的混剪視訊,其中最被認可的是尊龍+劉亦菲以及尊龍+李麗珍的版本。無論如何,年輕時代的尊龍都是扮演混血浪子喬琪喬的最佳人選。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這個前提,是尊龍符合某種長相的規律,雖然沒有所謂的西方血統,但這張臉在東西方都擁有足夠差異性的辨識度。

比如說,把尊龍的正面和側面照片放在一起,就可以了解西方式通緝令制作的嚴密邏輯,他的面像富有變化,絕不是一個角度可以說明的次元。從正面來看,他的眉毛粗平,和高挺的鼻子近乎一個完整的輪廓,本屬于寬式的臉龐和硬性的輪廓,卻因為臉頰部分的柔和而交織着一種含蓄。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再從側面看,他五官深邃,像好萊塢電影裡的外國人,眉目的深度毋庸置疑。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按照顱相學家或面像學家的說法,這是東方皮西方骨,是容貌上的奇迹,貝托魯奇在拍《末代皇帝》時對他說:「你的臉天生有着化妝效果。」尊龍的回答是:「對,再化就不自然了,否則我就化了。」

尊龍的骨相自帶異域之風(不似費翔這樣的混血)和華貴之氣,非常适合中國曆史上的那些異族龍種帝王。1994年,他在環球影業出品的超英電影《魅影奇俠》中扮演了成吉思汗的後人熙王汗;而到2000年代回内地發展的時候,他又在《乾隆與香妃》(2004)和《康熙微服私訪記》(2006)中接連扮演了滿族皇帝,即使這兩部電視劇品質糟糕,近似于「職業污點」,但從扮相上說,尊龍的氣質和氣場都能輕而易舉地壓住這些角色。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魅影奇俠》(1994)

2004年的《自娛自樂》則近似于一種「反轉」,主創将如此的長相(當然還包括跟他有相同自然異域長相的李玟)放在了鄉村題材中,似乎是為了制造山寨性的戲劇效果,但最終釀成了災難。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自娛自樂》(2004)

回國發展的坎坷乃至「蒙難」,或許讓他心灰意冷,在客串完《遊俠》後金盆洗手,淡出了銀幕江湖。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遊俠》(2004)

即便如此,在息影十四年後,他仍然是影迷們時常提起的那張臉。

論及如花美眷、傾國傾城的男性,華人影壇至今隻有兩張臉,一張是張國榮的臉,另一張即是尊龍的臉。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這種說法,不僅是兩人都曾是《霸王别姬》裡程蝶衣的唯二備選,也是因為這兩張臉上承載着絕對的文化屬性:張國榮的臉,鐘靈毓秀,皮相多于骨相,承載着中國文化的華美之色;尊龍的臉,海納百川,骨相皮相并重,承載着五族共和的博大精深。

尊龍冥冥中錯過了與其身世極度吻合的《霸王别姬》,但沒妨礙張國榮将其演繹成經典;而在此片拍攝的同期,尊龍與傑瑞米·艾恩斯在《蝴蝶君》中演繹了一段相似的故事,曆史的驚人平行,讓人意識到中國電影男生女相的巅峰,實打實地定格在1993年。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蝴蝶君》(1994)

無論程蝶衣還是蝴蝶夫人宋麗玲都成為了銀幕上的永恒,張國榮苦練的名伶身段,平劇科班出身的尊龍自然手到拈來。論扮女裝,張國榮停在戲中扮相之美豔,尊龍卻在時裝層面也以假亂真,戲服、旗袍、睡袍、工農裝,無論什麼穿起來都是身段柔軟搖曳生風,再配合長發和妝容,戲裡自圓其說隻是基本,戲外能蒙騙所有不知情的觀衆,也是事實。

尊龍扮演的宋麗玲,是一個類似蝴蝶夫人的犧牲品,是一個特殊時代的匪諜人員,也是一個悲劇的同志者。在這一點上,他能以親身經曆洞徹平劇的玄機,在和上級上司的對話中,他說道:「知道為什麼中國平劇總是男串女角嗎?那是因為男人知道女人應該如何反應。」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這番陳述,盤活了《蝴蝶君》這個「欲望文本」,令其和《霸王别姬》成為「一時雙璧」(即使在名氣上遠遜于後者),尊龍的魅力及其業務能力也得到了廣泛的承認。1995年,尊龍亮相北京衛視演唱《貴妃醉酒》,字幕打出的稱号是「華裔國際著名影星」,由此等人物重操舊業、登台表演平劇國粹,不僅在當時引發文化震撼,更是有生之年再難相遇的奇景。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貴妃醉酒》

2001年,尊龍和成龍在《尖峰時刻2》中上演「二龍戲珠」的神話,堪稱是華人頂星的一次宇宙級沖撞。這次合作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兩人的業内名氣和江湖地位,也在于各自的出身和淵源。現實當中,成龍和尊龍分别是影響香港電影最大的兩位平劇大師的門生——成龍是于占元的弟子,是「七小福」之一;而尊龍則是粉菊花的弟子,林正英、蕭芳芳、楊盼盼、惠天賜、董玮等人皆是其同門。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尖峰時刻2》(2001)

在成龍以龍虎武師身份進入電影業的時候,處于無根狀态、對香港文化缺乏認同感的尊龍遠赴美利堅,以半工半讀的狀态擠進了美國戲劇界。在成龍剛剛以《新精武門》晉升主演的時候,尊龍則剛剛在1976版的《金剛:傳奇重生》中拿到第一個龍套角色,扮演一位穿上的廚師,戲份不足一分鐘。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金剛:傳奇重生》(1976)

而後,成龍以《蛇形刁手》《醉拳》《師弟出馬》掀起香港功夫片熱浪,尊龍卻在諸多龍套角色裡苦熬,當然他在戲劇方面頗有建樹,但這些作品鮮有人實地目睹,實難測評。

比如說,哪怕和在百老彙演過主角(《西貢小姐》)的王洛勇以及在瑞典耕耘過的趙立新相比,他的實際資訊都少得可憐。

事實上,尊龍直到1984年才出演了第一個勉強能稱為主角的角色——在B級科幻片《冰人四萬年》中扮演一位不會說話的原始人,片中使用的特效化妝術也遮住了他的俊美皮囊。而此時的成龍,已經成為了香港功夫片的中流砥柱。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冰人四萬年》(1984)

1985年是兩人事業的共同分水嶺,尊龍得到好萊塢大導演邁克爾·西米諾的賞識,在《龍年》裡扮演風流倜傥但性格爆裂扭曲的唐人街三合會首領喬伊·泰,這是一個類似《教父》中邁克爾·柯裡昂的形象,影片在整體上向科波拉看齊,将小意大利換成藏污納垢的唐人街,但品質上實在不能同日而語。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龍年》(1985)

但恰恰是這部影片成就了尊龍在影迷心中的「尤物」印象,他穿着一身白西裝,頭發紋絲不亂,标志性的貓笑顧盼神飛,性格上又城府極深狠辣至極,他成功演繹了喬伊·泰這個角色(雖然影片最後智商掉線仍是大敗筆),讓人驚訝于華裔演員也有挑大梁的能力。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也是這一年,成龍二次登陸好萊塢,出演《威龍猛探》,兩人開始了某種華裔世界形象的「分工」。成龍以功夫和喜劇見長,演繹正面角色,成為李小龍之後正向輸出的标本;尊龍以性格和演技見長,演繹的往往是反面人物,漸漸被打上了某種傅滿洲式的幽靈符号。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威龍猛探》(1985)

《龍年》中的喬伊、《龍在中國》中的亨利、《上海1920》(這是他唯一的港片)中的方林、《魅影奇俠》中的熙王汗、《黑色追殺令》中的金城以及《尖峰時刻2》中的鄧力奇都符合這一特征。

如果說1985年的《龍年》隻是過往「黃禍論」的無意識延續或者偶然之舉,那麼1990以降的這些形象塑造或許就與時局相關——尊龍的這些角色看似多樣實則重複,以至于成龍留名星光大道的同時,他也陷入了「辱華」作品的漩渦。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黑色追殺令》(1995)

是以,成龍的登頂和尊龍的沉沙,或許都是時局所賜,但也是個人選擇的結果。尊龍本人有成龍這樣的身手,或許也不乏其勇氣和搏命,但他始終沒有以自己的天賦投入動作片生産,而是執着于那些能夠展露性情和人格的作品。在這一點上,他錯失了成龍式的成功,卻得到了成龍終其一生未能得到的「藝術作品」。

這個作品,就是1987年的《末代皇帝》,他的容貌、演技、天賦、秉性都得到了極緻的表達。而影片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光彩成績(包括他和陳沖成為最早的頒獎嘉賓),也讓他因這部作品而不朽。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末代皇帝》(1987)

《末代皇帝》像一面鏡子,投射的不僅是溥儀的忏悔錄,也是尊龍的一生。剪掉辮子的那場戲,是一場和身份的告别,溥儀告别了傳統文化和紫禁城,尊龍則告别了香港地和平劇舞台。

如果說這是貴氣的必然失敗,也可以說對比世俗的成功(如成龍李連傑等)來說全然無憾了。誰讓精雕細琢無處安放呢?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尊龍是個現實中的棄嬰,不知父母為何,生來無根,他的胸懷也面向世界。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介紹《末代皇帝》的時候,他将自己視為美國人,并且說:「我認為《末代皇帝》不應該隻被歸類為中國電影,因為制片公司是美國的,導演是意大利人,制片人是英國人,配樂是日本人、中國人和美國搖滾歌手,是以我們的電影應該被歸屬于世界的(universal)。」

但這種「世界的」之于尊龍恰恰也就是「中國的」,這是他将名字改成Jones Lone的一個前提——兼具世界屬性,才會更好地認知中國的屬性,松開拳頭、剪掉辮子才能見自己見天地見衆生。舉凡華裔電影人,做到這個層次的,導演之中或許隻有李安一位,而演員之中,尊龍和李小龍似乎是唯有的兩位。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即使如此,亞裔在好萊塢的處境都是一個艱難的命題,工業環境所允許的華人身份,除了個别曆史形象(如溥儀)之外,基本上除了武夫便是恐怖分子,按前文所述,如果二龍之中的成龍擔負了前一種形象,那麼尊龍似乎就隻能擔負後一種功能。或許就是這種頻繁的「傅滿洲式」重複,導緻尊龍意興闌珊,做出了息影的決定。

從這個角度來說,他趕上了《末代皇帝》的輝煌時刻,卻沒趕上華語電影市場騰飛、華人形象大面積改善的時期。換句話說,如果以尊龍30歲時的底子、天分和顔值生在當下,他一定不是當年的醬油男,而是絕對的好萊塢巨子——兼具票房号召力和演技的頂流巨星。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在尊龍和成龍之後,好萊塢的華人/華裔演員鮮有成大器之輩。劉玉玲或許是其中比較成功的一位,但她的角色,無論打女、蛇蠍女或者反派恐怖分子,都仍在延伸某種刻闆印象。與之路數相近的還有李美琪、胡凱莉等等。至于陳沖、邬君梅、楊紫瓊、鞏俐、章子怡、甄子丹、張震、吳彥祖等人,來來去去反反複複,都是匆匆過客,也沒有十足的連續性。

好萊塢紮根的華裔演員,更多是像溫明娜、周采芹、盧燕、陳嘉瑪、李截、白靈這樣的邊緣龍套,隻能在華裔社群的影片中打一下醬油。

在尊龍的黃金時代,好萊塢給不了足夠的角色,讓他淪為某種幽靈;而在現下的時代,好萊塢又找不到這樣的角色,擡頭一片蒼茫。舉凡30-35歲之間的華裔,如今在商業全球化的時代必然是最搶手的人才,但目前在這一位置上的卻是中韓混血的美二代奧卡菲娜以及5歲移民加拿大的1.5代華裔劉思慕。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雖然兩位青年演員在《尚氣》以及之前作品中的表現都可圈可點,但形象上終究難以讓人滿意,至少在一些平台上,針對長相上的批評甚至蓋過了她們的種種内在優點。這種局面實際上屬于「千金買骨」,也意味着真正意義上的「千裡馬」或者「真命天子」會有無限的價值。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尚氣》(2021)

奧卡菲娜和劉思慕的外形,在很多人看來自然是當年尊龍、費翔等帥氣前輩的反面。甚至莫說他們,哪怕讓吳彥祖、張震、陳冠希等人年輕十歲,恐怕都會成為好萊塢當下産業的絕對剛需。

華語男演員第一神顔,生不逢時?

畢竟這還是一個看臉的時代,何者為尊,何者為大,何者永恒,都在你的記憶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