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欠他一個諾獎,8位“兩彈一星”元勳是他學生

作者:小新視角Eye
“趙老師本來應該是第一個獲諾貝爾實體學獎的中國人,隻是由于當時别人的錯誤把趙老師的光榮埋沒了。""我們緬懷趙老師為近代實體學中量子力學的發展、為新中國科技教育事業所做的卓越貢獻,以及他一生為人正直、忠于科學、潛心研究,樸素無華、實實在在的科學精神。"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評價道:
世界欠他一個諾獎,8位“兩彈一星”元勳是他學生

李政道口中的趙老師便是中國實體學界“掃地僧”級别的“趙忠堯”。衆人都聽過錢學森的“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卻不知道當年與錢學森一起登上“威爾遜總統号”的還有趙忠堯。

趙忠堯一生默默無聞,國人對于他更是知之甚少,但他卻是世界上第一個觀測到反物質的實體學家,并且搭建了中國第一個核實體實驗室。

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錢三強、王大珩、陳芳允、朱光亞、鄧稼先等8位兩彈一星”元勳也都曾是他的學生。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中國原子能之父”趙忠堯!

趙忠堯出生于一個衰落的大家族,但因父親的遠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19歲時,便考進了當時四所高等師範學校之一的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大學期間,趙忠堯勤奮刻苦,三年修完所有學分,并且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人——葉企孫。葉企孫是中國近代實體學創始者,培養了包括錢偉長、鄧稼先、李政道、楊振甯在内的多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世界欠他一個諾獎,8位“兩彈一星”元勳是他學生

​​當時,恰逢葉企孫回歸任教,趙忠堯憑借着對實體學的熱愛成為了葉企孫教授的助教。趙忠堯勤奮好學、工作認真負責,深受葉企孫教授的喜愛。于是,葉企孫教授在受清華大學邀請組建實體學院時,将趙忠堯也帶去了清華大學。

就這樣,趙忠堯成了清華大學實體系最早的五名老師之一。不過,在清華大學,趙忠堯意識到中國國内實體研究與國外差距巨大,而且國内的動亂,嚴重遏制了實體研究的發展。于是,趙忠堯從親戚朋友那借了錢,自費前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拜入剛剛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的密立根教授。

一來到加州理工學院,趙忠堯便給密立根教授留下深刻印象。當時,密立根教授給趙忠堯配置設定了一個簡單的課題,認為他輕輕松松拿一個博士學位就可以回中國。沒想到,趙忠堯直接拒絕道:“題目太簡單了,學不到太多知識,我來美國是未來學習科學技術,好回國報效祖國”。

世界欠他一個諾獎,8位“兩彈一星”元勳是他學生

​​沒辦法,密立根教授隻能給趙忠堯選擇了一個更難的課題——《硬伽馬射線通過物質時的吸收系數》。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趙忠堯每天起早貪黑,一心撲在實驗上,僅僅用兩年便完成的實驗,并且還進一步研究硬Y射線與物質互相作用機制。

就是這進一步​的​研究,讓趙忠堯獲得了“諾貝爾獎級别”的發現。趙忠堯在實驗中完成人類曆史第一次對正反物質湮滅現象的觀測,并且形成論文《硬Y射線的散射》,發表在美國的《實體評論》報刊上。

在1936年,諾貝爾實體學獎評委對“正反物質的發現”進行頒獎,結果趙忠堯并未獲獎,獲獎的是他的同學安德遜。直到過了半個世紀,安德遜在回憶錄中寫道:“這個獎原本不屬于我,他應該是中國研究所學生趙忠堯的,在發現時間上,我比他整整晚了兩年”。

就這樣,趙忠堯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不過,這并沒有讓趙忠堯感到沮喪,因為他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獲獎,而是為了救國。

在獲得博士學位後,趙忠堯來到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與原子核大師盧瑟福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随後選擇回國。在回國時,盧瑟福教授還贈送了趙忠堯50毫克的放射性鐳,這50毫克的放射性鐳開啟了中國原子能的研究。

世界欠他一個諾獎,8位“兩彈一星”元勳是他學生

​回到國内,趙忠堯第一件事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在清華組建了中國第一個核實體實驗室,開辦了第一個核實體課程,錢三強、王大珩等人都成為了他的學生。

随後,國内爆發七七事變,清華大學的學者不得不南逃。趙忠堯則是為了保護那50毫克鐳,故意打扮成乞丐模樣,将裝有鐳的鉛筒放在一個鹹菜壇子中,與逃難人群一起前往長沙。曆時一個月,步行1400多公裡,最終将這50毫克鐳安全送至長沙。

抗日戰争爆發,趙忠堯則是輾轉雲南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和中央大學等各個大學,為中國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實體科學家,為未來中國原子彈的研發奠定厚重的“人才儲備“。

世界欠他一個諾獎,8位“兩彈一星”元勳是他學生

​就這樣,趙忠堯再一次踏上了美國之路,志在收集核武器的核心技術。随後的3年,趙忠堯輾轉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卡内基地磁研究所等各個核研究機構,發現核研究的關鍵在于加速器。

由于當時美國嚴管​核​研究的裝置,趙忠堯根本無法購買加速器,并運送回國。沒辦法,趙忠堯隻能省吃儉用購買加速器的各個配件,并且熟記加速器的設計、制造細節以及各個技術參數,以便于未來自行組裝。

國家忙于内戰,根本沒有人關心身在美國的趙忠堯。直到1950年,新中國成立,趙忠堯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于是,他提前将購買的加速器零件拆分,裝進了30個行李箱秘密地運送回了祖國。

世界欠他一個諾獎,8位“兩彈一星”元勳是他學生

​随後,趙忠堯與錢學森一起登上了“歸國的郵輪”。郵輪還未啟航,美國方面便将錢學森扣押,隻因錢學森一人可抵五個師。可是,當輪船行駛到一半時,美國方面意識到不對,“這錢學森可抵五個師,那這個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的趙忠堯又抵幾個師呢?”。

于是,美國方面又釋出攔截令,在日本橫濱将趙忠堯扣押至日本巢鴨監獄,身上所有的筆記本都被收走。在被關押期間,台灣表示:“隻要你願意回台,便可自由”。然而,趙忠堯選擇了拒絕,一心隻想回國。在被關押兩個月後,美國方面扛不住科學界的議論與批評,最後将趙忠堯放回國。

世界欠他一個諾獎,8位“兩彈一星”元勳是他學生

​回國後,趙忠堯第一件事便是組建我國第一、二台質子靜電加速器,為後續的核研究奠定了技術基礎。

一心隻為中國核實體的趙忠堯,也未能逃脫運動風潮,被扣上了“莫須有”的帽子。随後,這位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的世界頂級實體學家,就被關進了冷冰冰的監獄,未能與他的學生們投入 “兩彈一星”的研究事業中。

1973年,高能實體研究所成立,趙忠堯恢複工作。但是,由于年紀​一​大,随後的趙忠堯主要投身于教育之中。

世界欠他一個諾獎,8位“兩彈一星”元勳是他學生

​​1998年5月28日,96歲高齡的趙忠堯逝世,簡單的葬禮是趙老最後的要求!

“由于我才能微薄,加上條件的限制,工作沒有做出多少成績。唯一可以自慰的是,六十多年來,我一直在為祖國兢兢業業地工作,說老實話,做老實事,沒有謀取私利,沒有虛度光陰。”

這是趙老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但是請讓我們記住他:

他是中國原子能之父!

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

中國核實體研究的創始者!

“兩彈一星”中一半的人是他的學生!

他就是趙忠堯!為趙老點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