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如林丹孫楊們,可能也擺脫不了成為下一個“張國偉”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12月1日,2021年最後一個月份的起點。

歲末将至,急景凋年。國乒從大洋彼岸傳來佳訊,中國羽毛球隊也即将出征世錦賽,中國體壇依舊争分奪秒……

強如林丹孫楊們,可能也擺脫不了成為下一個“張國偉”

但大多數人或許未曾想起,這一天,還是中國遊泳名将孫楊的生日。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一個在體育迷記憶中似乎略有褪色的特殊錨點。

兩年前,孫楊與父親共同出現在CBA北京首鋼的主場,與球星林書豪、易建聯跨界“關聯”,他說:“這個生日紀念,驚喜而難忘。”

兩年後,孫楊的個人微網誌除了系統自動釋出的生日訊息外,再無其他動态。這一年,他也僅在大年初一主動釋出過關于自己的消息。

強如林丹孫楊們,可能也擺脫不了成為下一個“張國偉”

2019年孫楊生日微網誌截圖。

孫楊與“吹空瓶挑戰”

與2019年那條接近十萬互動量的生日動态相比,昨天的系統訊息互動量卻不過3千。下面的評論依然充斥着粉絲們的祝福,但人氣已遠不如從前。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孫楊在短視訊平台的活躍。

昨天,孫楊将自己個人短視訊賬号的昵稱改為“孫楊,今晚9點一起過生日吧”。30歲的生日,重要的人生節點,他選擇與網友線上上相聚。

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直播裡,孫楊與觀衆暢談自己的職業生涯、互動問答、和從業人員做遊戲并送上豐厚的福利。

強如林丹孫楊們,可能也擺脫不了成為下一個“張國偉”

孫楊30歲生日直播。

與以往出現在公衆視野中一樣,手機螢幕裡的孫楊依然開朗、活潑,而這場145萬人次觀看的生日直播,也注定會讓他“難忘”。

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中國泳壇,毋庸置疑被孫楊留下了深深的獨特烙印。人們驚異于他在水中劈波斬浪,重新整理中國速度;也因場外種種,而議論紛紛。

當歲月悄然步入第三個十年,盡管孫楊的個人簡介中依舊寫道:“water is my DNA(水融入了我的基因)”,但在遠離泳池的時光裡,修改昵稱、網絡直播、拍搞笑段子……他開始嘗試另外一條道路和一種活法。

強如林丹孫楊們,可能也擺脫不了成為下一個“張國偉”

孫楊在比賽中。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四個月前,孫楊在該視訊平台的一場直播中聊到退役時忍不住哽咽。微網誌話題“孫楊聊到退役哭了”登上熱搜榜。

他紅着眼眶說,不管什麼時間離開泳池,都會有這麼一天。自己想把遊泳的推廣做起來。無論是2024,2028,2032,我們都需要更多年輕運動員。

網友感歎于曾經的自由泳之王,如今隻能以此種方式表達着自己的心聲。而以這場直播為分界點,孫楊開始逐漸在短視訊平台活躍起來。

近日,在賽場上銷聲匿迹近兩年的奧運冠軍,有了新的“挑戰”。

兩天前,孫楊釋出了一條與以往風格大相徑庭的視訊。視訊中,他一口氣将五十個空水瓶全部吹倒。

強如林丹孫楊們,可能也擺脫不了成為下一個“張國偉”

孫楊吹瓶子挑戰。

這條視訊不僅引來諸多網紅紛紛效仿參與,#孫楊一口氣吹水瓶挑戰#這一詞條的播放量也在短視訊平台達到2954萬(資料截至12月2日14點)。

熱度居高不下,但網友的評論卻紛紛指向同一個名字——張國偉。“這是向國偉看齊嘛”“逐漸國偉化”“多米諾骨牌”……

曾經,孫楊是賽場上的國際遊泳名将,通過電視轉播的畫面,觀衆們看到的是他一躍入水,如蛟龍般破浪前進,将紀錄和對手都甩在身後。

如今,他選擇以短視訊的方式,将自己的一技之長通過接地氣的方式展現出來,引得網紅和網友參與,展現自己的多面人生。但這條“路”走着走着,卻發現有一個方向寬敞、“明亮”且擁擠。

強如林丹孫楊們,可能也擺脫不了成為下一個“張國偉”

孫楊視訊評論截圖

林丹與“十秒擊球挑戰”

去年7月,世界羽壇頂級球星林丹宣布退役,開啟自己人生的“下半場”。

球員時期,林丹兩奪奧運會男單冠軍,五次問鼎世錦賽男單冠軍,賽場上他霸氣外露、殺伐決斷,退役後也迅速投身全新賽道。

“離開是為了更好的歸來 我來了”

宣布離開賽場100天後,林丹開通了自己的短視訊個人賬号。短短13字的文案符合林丹一貫簡潔的風格,不喜用标點符号的特點也延續了下來。

強如林丹孫楊們,可能也擺脫不了成為下一個“張國偉”

林丹入駐抖音。

與衆多體育名将入駐短視訊平台一樣,林丹也發起了#徒手接萬物挑戰#,吸引了容祖兒、黃宗澤、潘曉婷、張國偉等衆多藝人和體育名将參與。

“希望自己能夠在球場之外還能傳遞出不一樣的東西,這是我的态度,也是一種精神。”林丹說,“在這裡,我的故事會被更多人看到,對體育的熱愛沒有邊界,我願意和他們一起分享運動帶來的健康與快樂。”

短視訊時代,林丹的确不改分享運動健康的初衷,但流量面前,也塑造出一個不一樣的“林丹”。

一個月前,林丹在社交媒體上發起#十秒擊球挑戰#,他說要是誰能在十秒之内擊球次數超過自己,就會為大家表演“龍吸水”。

沒想到網友們紛紛應戰,更有不少人挑戰成功。于是林丹承諾表演了跳高運動員張國偉的成名之作——“龍吸水”。

強如林丹孫楊們,可能也擺脫不了成為下一個“張國偉”

林丹表演“龍吸水”

視訊中,林丹緊皺眉頭、面部猙獰地喝着噴灑而出的可樂。評論區裡,網友直呼“終于兌現”,林丹則回複道:“不容易,嗆了兩次”。而更多的人在@張國偉,希望他能前來“迎戰”。

為何與張國偉“殊途同歸”

林丹表演“龍吸水”六天後,憑此技藝發迹于短視訊平台的張國偉再度展現拿手絕活。

與此同時,在結束近一個月的#瓶子下抽棋子#挑戰後,他也重拾對實體科普的興趣。

強如林丹孫楊們,可能也擺脫不了成為下一個“張國偉”

張國偉挑戰瓶子下抽棋子

養傷之餘,張國偉為網友“科普”靜電的原理,用吸鐵石讓水形成漩渦、徒手捏雞蛋黃……或者拍攝搞笑視訊博粉絲一笑,依然熱度不減。

搞笑視訊千千萬,國偉一人占一半。這是他闊别賽場許久,卻保持高“流量”的秘訣。

作為國内著名“龍吸水”運動員的第一人,跳高運動員成為張國偉的身份和标簽,而“龍吸水”和搞怪似乎成了他的主業。

相較于職業生涯的短暫,越來越多的運動員選擇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道”,延續着個人IP的熱度,積攢新的人氣,打開新的商業視窗。

強如林丹孫楊們,可能也擺脫不了成為下一個“張國偉”

花式挑戰、僞裝成路人與群衆打球、拍攝搞笑視訊……在這裡,運動員們不斷突破着電視轉播中和媒體筆下的個人形象。粉絲們樂此不疲,追捧且喧鬧着。

鏡頭的背後,運動員們需要付出的,不比在訓練場裡揮汗如雨要來得輕松。而在一次次點亮紅心和轉發之中,體育名将與網紅的邊界被滲透,逐漸變得模糊。

有人說,這是一場體育明星與粉絲們的“雙向奔赴”,但也“恰巧”正中“流量”下懷。

強如林丹孫楊們,可能也擺脫不了成為下一個“張國偉”

或許,很難再出現第二個“張國偉”,但無論視訊中的體育明星是誰,又帶來了怎樣的拿手絕活,這三個字的影子卻難再“擺脫”。

更新那條視訊不久後,林丹的首頁中的“龍吸水”就消失不見,但往後他的每一條視訊的評論區,總會有網友留言——

“丹哥,龍吸水呢?”

來源:中新體壇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