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政道研究所今正式啟用,将對标玻爾研究所成為全球科學家盡情仰望星空的地方

作者:文彙網
李政道研究所今正式啟用,将對标玻爾研究所成為全球科學家盡情仰望星空的地方

如果說上海有一個地方能夠讓實體學家們盡情地仰望星空、探索無盡的星辰和宇宙,也讓全世界科學家能夠自由交流科學發現、激蕩靈感。那就是位于張江科學城的李政道研究所。今天上午,李政道研究所正式啟用。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出席了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建設啟動儀式。新一任院長是中科院院士張傑。

李政道昨天寫來了親筆賀信。

李政道研究所今正式啟用,将對标玻爾研究所成為全球科學家盡情仰望星空的地方

2021年是李政道先生九十五華誕。李政道先生心系祖國科技事業與高等教育的發展,在中國的科技發展史上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4年底,李政道先生向黨和國家上司人建議在上海交大建立一個國際化的科學研究所,對标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玻爾研究所,從事實體和天文方面最前沿的科學研究。

在國家相關部委和上海市等各方大力支援下,李政道研究所于2016年11月在上海交大正式成立。經過近五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李政道研究所已聚集若幹學術大師領銜的研究團隊,吸引了一批科技創新活力的青年才俊,開展了多個前沿領域原創性基礎研究,實驗平台建設正穩步推進。

新任所長張傑是著名實體學家,他在2003-2006年擔任中美高能實體會談中方代表團團長期間,在李政道先生的言傳身教下工作,并被李政道先生稱為“忘年至交”。學校同時邀請創始所長、諾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Frank Wilczek擔任李政道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繼續在科研規劃、重要研究方向和重大科學計劃組織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李政道研究所今正式啟用,将對标玻爾研究所成為全球科學家盡情仰望星空的地方

張傑在題為《使命與未來》歡迎辭中,講述了與李政道先生成為“忘年至交”的始末以及李政道研究所的建設背景。他說,李先生當時就多次提起,中國将來應該成為世界的科技中心,在世界上有範例,玻爾研究所在20世紀初期在量子實體學做出了引領世界的發現,希望中國有波爾研究所。“他的話在我心中紮根,這既是很多年前李先生的夢想,也是我和全體同僚的夢想,從2006年,李先生開始關注交大發展,并開始将自己的各種作品捐贈給上海交大。2014年,委托我将他的親筆信轉呈中央,希望能夠建一所對标玻爾研究所的科研機構,尋找宇宙中極大與極小的關聯,探索宇宙的秘密,正如他所寫的‘以天之道,解物之語’。這一建議并獲批。”

他表示,李政道研究所建所的初心是着力打造世界知名的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全球向往的頂尖科學精英聚集地、青年科學家實作夢想的聖地。

李政道研究所今正式啟用,将對标玻爾研究所成為全球科學家盡情仰望星空的地方

而随着師生們整建制入駐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李政道研究所已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李政道研究所承載着黨和國家上司人的期望、李政道先生的囑托。”張傑表示,他将帶領全所人員把李政道研究所建設成為世界頂級的前沿基礎研究機構,形成“上海學派”,發揮新型研發機構的創新引擎作用,讓李政道研究所成為上海人民為之驕傲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那顆璀璨明珠!

李政道先生長子李中清及長孫李善時分别代表李政道先生宣讀賀信和緻賀辭。李政道先生寫道,他雖然不能親臨這一曆史性時刻,但亦感到無比開心和激動。長期以來研究所建設得到了黨和國家上司人的高度重視,國家部委、上海市以及上海交大等各方的大力支援與全情投入;基建工作雖曆經疫情但仍有序推進,令他十分感動。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李政道研究所定能吸引更多的世界一流人才,産生重大的科學成果。

李政道講席教授、日籍學者柳田勉和李政道學者、青年科學家鐘瑞丹作為學者代表發言。柳田勉教授曾經是東京大學“科維理”宇宙實體學與數學研究所(IPMU)的主要建設者之一,在他的帶領下,IPMU成為世界領先的研究所之一,他已在李政道研究所工作三年,對李政道研究所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表示接下來将繼續盡己所能,為培養年輕一代的科學家貢獻力量。

鐘瑞丹曾在美國求學、工作近十年,深感隻有将事業規劃與國家需求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實作個人價值。現在她已蓄勢待發,期待與李政道研究所一起開辟新篇章。她說:“在交大闵行校區貼着一句話‘祖國終将選擇那些選擇了祖國的人’,每次看到我都感到非常感動。回國前,對于學術氛圍有點擔憂,但是回來後發現國際化氛圍好、李所的氛圍非常好,而且有高效辦事的政府,讓我們能夠心無旁骛地從事研究,非常棒。”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院士在講話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學積極響應國家号召,始終與祖國同向同行,圍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全力推進李政道研究所建設。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的落成啟用,正站在了“兩個一百年”曆史交彙點上,是祖國經濟發展日益強盛、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階段。上海交通大學将牢記黨和國家上司人的囑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發揮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的作用,打造一流科技領軍人物,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積極探索世界最前沿的科學問題,加快推進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探索舉國體制下新型科研機構運作管理創新模式,肩負“世界一流,李所應當”的時代責任,勇當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排頭兵和先行者!

吳清、施爾畏、陳鳴波、楊振斌、林忠欽、馬德秀、張傑、李善時共同點亮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

作者:姜澎

編輯:姜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