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落的茶葉貴族”與“三匹罐”茶葉

作者:手機使用者早知道了

#2021生機大會#

很小的時候,就在家裡喝過茶,不過那是在湖北江漢平原一帶流行的一種叫“三匹罐”的茶水。長大以後才知道,那是在鄂西地區以及江漢平原乃至整個湖北家喻戶曉的消暑必備飲品,它的學名叫“湖北海棠”。在上世紀許多文青的筆下,則稱之為“沒落的茶葉貴族”。但在湖北喝茶人的心中,它才是真正的“東方樹葉”!

“沒落的茶葉貴族”與“三匹罐”茶葉

湖北海棠茶樹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湖北人家家戶戶都特别喜歡喝這種茶,無論春夏秋冬,不論男女老少。夏天喝得清涼,唯有“牛飲”方解一腔之渴;冬天喝得燙嘴,也要含一口趁熱吞下,才能過得茶瘾。

“沒落的茶葉貴族”與“三匹罐”的稱呼,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一個聽起來高大上,一個聽起來土得掉渣。但不管怎樣,它卻成了地道地道的“勞動茶”,一直都在為汗水代言!

“沒落的茶葉貴族”與“三匹罐”茶葉

沒落的茶葉貴族

之是以又叫它“勞動茶”,主要是因為它常常出現在農村的田間地頭上。農忙季節或者其它松土鋤草等農事活動時,隻見田埂上小道旁樹蔭下,總有一隻裝滿了“三匹罐”茶水的大瓦罐和兩三個土碗放在那裡。農人們渴了累了,這裡就是解暑解渴抽煙小憩的聚集地。

别看“三匹罐”茶葉出生普通平凡,不像那些著名的茶葉一樣,有着光鮮亮麗與身價不菲,也沒有“明前茶”和“雨後茶”之說,更沒有對喝茶的器皿有苛刻要求。“三匹罐”茶葉樸實得就像田野裡的泥土,如果非要說出個子醜寅卯來,那也行!最好是用土制的陶罐或者上了釉的瓦罐,最不濟的起碼要用瓷壺。隻有這樣,才配得上這個稱呼,才對得起這個味道!

“沒落的茶葉貴族”與“三匹罐”茶葉

三匹罐茶水的最佳容器——土陶罐

“三匹罐”之是以深入人心,與它“平民化”的理念是分不開的。說白了,人們常說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茶雖然排在最後的末尾,但它卻走向了“茶文化”的高端,也從百姓“七件事”中脫穎而出,通過不斷升華,達到了另外一種境界。

而“三匹罐”始終如一,堅守着這片陣地,服務于大衆。城市鄉村都有它的身影,不同的家庭中也有它的一席之地。即使在今天飲品滿天飛的年代,仍然有許多人正在喝這種晶瑩明亮的.色澤溫潤的.微微帶甜的.散發着四季時光的“三匹罐”茶水。

“沒落的茶葉貴族”與“三匹罐”茶葉

三匹罐茶湯

我雖然打小在城市裡生活,在部隊大院長大,但我也像父輩們那樣,特别愛喝這帶有地域特色的“三匹罐”茶。喜歡它茶湯的顔色,喜愛它清甜的味道,醉心于一口氣“咕噜咕噜”仰着脖子的豪氣!

參加工作後,雖然辦公室和家裡都有了上好的茶葉,平時也的确經常挑三揀四地換着喝,有時候也與同僚朋友一起去茶館品品茶,其實都是些客套的表面活兒,或者說為了應酬而已,花裡胡哨的一通操作,并沒有産生多大的實際意義。反倒是家裡的“三匹罐”茶喝得酣暢淋漓,像極了去高檔餐廳端着樣子吃西餐,與放松在家裡四菜一湯吃得更痛快的場景。

“沒落的茶葉貴族”與“三匹罐”茶葉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城市中的茶壺

今年這個夏天,到上海去看望孩子,也特意從老家買了幾塊錢的“三匹罐”茶葉帶給了她。雖然說上海是一座被咖啡包圍的城市,孩子或許業已習慣了咖啡或其它飲品,但我帶給她的“三匹罐”茶葉,她仍然非常的喜歡,開心地說又找到了小時候的味道。這幾天隻要一下班回到家,先一口氣灌下一杯,用她的話說好解渴好舒服!

“三匹罐”,顧名思義,三片葉子泡一罐(壺)茶。在湖北的方言中,“片”與“匹”聽起來同音同意 ,像極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沒落的茶葉貴族”與“三匹罐”茶葉

真正的“東方樹葉”

至于為什麼是三匹(片)茶葉,而不是四匹五匹,這裡面也是有講究的。所謂“凡事不過三”,如果四匹五匹或者更多,就會使茶湯變得愈發濃烈。每增加一匹茶葉,茶水的顔色就随之又加深了幾分,味道也随之變得苦澀起來。倘若隻放一匹兩匹,茶湯顔色也不會那麼鮮亮通透,聞起來也沒有清香之感,喝起來自然也不會有那種似糖非糖的甜味。就像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節氣一樣,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小滿”恰到好處的展現出了哲理。“三匹罐”亦是如此的智慧,放三匹茶葉,正适合顔色味道以及心境,不多不少剛剛好!

“三匹罐”雖說與其它茶葉同來自于自然,但始終保持着葉子的完美形象。向人們充分展示着原生态的美好畫面,從不美容也不整容。真正的物美價廉,這是其它茶葉永遠無法做到的!

湖北海棠,沒落的茶葉貴族,樸實的三匹罐!

“沒落的茶葉貴族”與“三匹罐”茶葉

色澤溫潤的三匹罐茶湯

【謝謝閱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配圖來源于網絡(侵删)。我正在參加百大人氣作品品選,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為我的作品助力!】

“沒落的茶葉貴族”與“三匹罐”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