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情詩

作者:作家唐國明說

2021年春天,鵝毛詩人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情詩

(提醒:本篇正文的内容從下面的第5張圖檔下開始)

————————————————————————————————

主張把思想穿在身上,成作家的山裡娃唐國明說:尤其為利祿等死,不如為千古留名而生。

唐國明半途哲學名言: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刻。

唐國明2019年6月出版開創半途主義文學的《 鵝毛詩 》集。就如唐國明在《半途先生》詩中表達的那樣——

不在過去,不在現在,不在将來,隻在途上

不在别處,不在遠方,隻在路上

不在故鄉,不在他鄉,此刻隻在半途之上

願是高山,願是流水,願是清風明月的模樣

不願貧窮,不願奢華,隻願思危奮發圖強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情詩

——-------------------------------------------

《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複原:第81至100回》的“考古複原”根據與資料來源于程高本《紅樓夢》後40回。

再現曹雪芹文筆就是将程高本《紅樓夢》後40回續寫的部分剔除,留下曹雪芹的原文部分20回。

唐國明說: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

唐國明介紹他的書《零鄉》時,如此說——

《零鄉》就是一個展示在無歸的現實路上,表現不停進取乘風破浪精神的文本。

《零鄉》表達的半途主義,既是哲學思想,又是文學觀念。

《零鄉》寫出了一千萬個理由不能成為作家的唐國明卻成了作家的原因。也寫了唐國明如何從仰望星空到成為被仰望的星空曆程。

《零鄉》是一本你讀起來沒有負擔,讀後餘音繞梁萬年不絕的書。你可以随時讀幾分鐘或十幾分鐘或一個小時,也可以挑着或跳着随便讀幾節,就可以随時放下來,忙完你該忙的事,又可以看幾分鐘或十幾分鐘的書;你從任何一個入口都可以進入我的生活,但又覺得永遠沒有結束,永遠在繼續,永遠在循環;也就是說你可以從這本書的任何一節開始循環讀下去。

《零鄉》更像是與你面對面親切交談一樣的以非虛構、跨文體、自傳、百科全書的多種方式;以“為讓你認識我自己,我在如此反複地言說給你聽”的架勢,寫出了一個具有“鵝毛風範骨、清風明月肉、閑雲流水血、長風情懷心”之人,在時世推移中,在各種交響與交織土壤下,時有無鄉之感、時有“無用之王”之歎的曆程——通過這種狀态的描寫,反映出那種遠離故鄉沒有歸宿感,折回故鄉卻發現故鄉已不是故裡的場景,在似夢似遊,無所追尋,無處追尋的漂泊中,一邊是對我在時代程序中失去了消失了的鄉村故土用記憶性的文字修複還原、一邊在現有文字古迹中對自己精神故土的追根溯源、一邊是在精神遊走中去尋找自己心靈歸屬故土的心路曆程,及我在這種曆程中的徘徊、遊走、尋根、回憶裡,道出了作為進入以網絡式漂泊生存的人類一種無根無确定性無依靠感、與對這個世界迅變的陌生感的‘零鄉’現實,向世界追問我們到底是為夢想而在?還是因迷惘成病而空?在這個無答案的難題面前,我們隻有在無歸似歸中繼續流浪,不得不又繼續漂泊的“零鄉”現實。使每個有同樣經曆的自我永遠成了一部被“零鄉”化了的“零鄉”史,成就了“半途哲人”的名言——我們既不在過去,也不在現在,更不在将來,我們隻是在途中,我們隻是在此刻,我們成了途中的我們,我們成了被“零鄉”的我們。——同時此書也揭秘了我是如何以考古方式再現曹雪芹百回《紅樓夢》文字,寫出鵝毛詩,論證哥德巴赫猜想與3x+1猜想,又是如何成為半途哲人的。更重要的是寫出了我如何從一個看牛山山頂上如何到了嶽麓山山腳下,與幾百個女孩如何交往,又如何成就了人家認為不可能成就的夢想的。這其中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在支撐着我?若想詳知,請讀我的80萬字《零鄉》一書。

若說21世紀是流行我唐國明提出的半途主義哲學的世紀,那麼《零鄉》注定是一本以小說、百科全書、自傳,傳達鵝毛詩人、半途哲人、紅樓夢中人、明月清風中人唐國明提出領悟的半途主義哲學最易懂的好書與扛鼎之作。

《零鄉》更是一個展示在無歸的現實路上,表現不停進取乘風破浪精神的文本。《零鄉》雖然有些重複但表達形式不同的内容,但恰恰是這些“來回拉抽屜”“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樣重複的内容,以我成才、求索的波折思路曆程将此書更好地結成了一個叫“零鄉”的體系;突出了人類重複此刻、此刻重複的重大哲學主題。同時《零鄉》文本中用一種年月日期時間的方式,表達了速變時代,我們被置于一種在途上、無歸、老在此刻的“零鄉”狀态。

我們來到世上,是來成為人才的,不是來成為奴才的。我們已經沒有遠方,沒有别處;沒有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将來,隻有一條讓我們去為夢想乘風破浪、無路可逃之路,隻有此刻與“零鄉”。

唐國明寫《讀項羽》詩說: 甯學項羽做自我,不學古人成皇奴;了卻天下紛争事,隻給虞姬當丈夫。

唐國明說: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此刻,萬物永在途上。——不在過去,不在現在,不在将來,隻在途上; 不在别處,也不在遠方,隻在路上。在途上的我們,除了隻擁有此刻,我們一無所有。

唐國明說:我們既不在過去,也不在現在,更不在将來,我們隻是在途上;我們的生活不是在别處,我們隻是生活在途上;學生問死,道聽途說,閑言碎語;為菜米油鹽醬醋茶或錢權名利詩酒花,奔波不停,勞作不息;在n是整數前提下,要麼永遠在1除以“2的n次方”的至小無内的流動時空途中永存而在地轉圈,将自己消解耗盡;要不就是處于“2的n次方”那個至大無外能自由而行的時空途中,将自己無限永恒。

唐國明說:我有長風情懷與鵝毛風範;我有鵝毛風範骨、清風明月肉、閑雲流水血、長風情懷心。

唐國明說:我說的“長風情懷”就是流傳千古的抱負”;我說的“鵝毛風範”就是不記功利得失對一件造福萬世之事的堅持。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情詩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情詩

————————————————————————————

唐國明定理:

1、宇宙星系萬有的誕生,應是一波段一波段類似于“3x+1”猜想“奇變”“偶變”過程中,随n資料的變化大小而不斷排列的形式生成。我們也與這些有形式規定的數字一樣,有的永遠落入圈套難以自拔,有的獲得超越,卻不知所蹤。

2、“任一偶數除以2”加減同一個正整數,能得出等于這個偶數的兩個素數;且兩不對等素數都分布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并與之數差相等。

3、1是2的半途——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處在4的半途中或當你到達1時,你想抵達2;當你到達2時,你想抵達4,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既不在過去,也不在現在,更不在将來,隻是在途上、在此刻;你的生活不是在别處,你隻是生活在途中;你永遠就這樣處在另一個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于一個未知的“零鄉”。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情詩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情詩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紅樓中人、自由古體詩人、清風明月中人唐國明作品

2021年春天,鵝毛詩人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詩

——————————————————————————————

作家、鵝毛詩人、半途哲人、紅樓夢中人、自由古體詩人、清風明月中人唐國明作品

2021年春天,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詩

第一首:遇月亮妹妹有感

………………………………………………

癡情于人人不知,癡世于事事難成;

惟願蒼生不負君,君于途上不空行。

寫于2021年3月4日

第二首:清風明月

世上明月與清風,清風明月道不同;

偶在月夜一相遇,清風明月到天明。

寫于2021年3月7日

第三首:遇玥君

白馬畫船已不存,空留秦淮河上景;

來年我為清風客,身随明月不負心。

寫于2021年3月25日

第四首:師大姑娘

我來自清風裡

我來自明月上

我生在天河邊

我住在夢雲上

你像是黃河水

她像是長江浪

我的好姑娘

請帶我走下天空

請帶我走下月亮

讓我靠近你

靠近家的地方

我不想這樣

在天空流浪

靠近停留的地方

在途上歌唱

寫于2021年3月28日

第五首:從春天來過

透過那蒼茫的煙霧

你像煙雨中的湖

你雨中閃動而過的裙

如微風吹起的綠波

消失在茫茫遠處

還有你頭上的蝴蝶

聞着你散發出的香

似停似留

我坐在雨中的屋裡想象

你如清風裡的月

晃動着水做的骨肉

又像是未被告知的愛情

帶着清氣流風

從春天來過

寫于2021年3月31日

第六首:夢裡人

今日逢君不識君,隻知君是夢裡人;

明日君歸人間處,空留我在夢中行。

第七首:我想告訴愛情

我想告訴愛情

隻要一盞油燈與一支筆

就會有一首詩在天地歌吟

隻要一個眼神

就會穿透一生

隻要一個散發清香的人來臨

整個黑夜就有了心

即使高處是這麼寒冷

我也要用我的詩文溫暖天下人

寫于2021年4月1日

第八首:這個春天就像夢一樣

有個如夢一樣的姑娘

夢一樣來自洶湧的黃河邊上

她說她深愛着她的北方

就如我愛着我的夢一樣

面對湘江月,在清風裡她像一首詩一樣

她屬于她的北方,就像屬于她的名字一樣

這個春天,我隻能把她寫在詩裡,在時空中流香

這個春天就像一切沒發生一樣

這個春天就像雲肉月骨一樣

這個春天就像夢一樣

寫于2021年4月2日至4月10日

第九首:緻某君

本是風騷客,同是風流人;

他年月下會,同飛上青雲。

寫于2021年4月5日

——————————————————————

作者簡介:

——————————————————————————————————————

……………………………………………………………………………………………………

唐國明的書法:鵝毛帖

……………………………………………………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情詩

唐國明遵循自己的“ 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名言:

1、1是2的半途,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

2、半途就是一種飄着永遠抵達不了盡頭的無歸的零鄉狀态。

3、我們既不在過去,也不在現在,更不在将來,我們隻是在途中、在此刻。

4、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5、寫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我被一切改寫,我在改寫一切。

6、力定乾坤,理安天下。萬有在增減變化,而不在生滅。宇宙始于似遞增遞減的奇偶造化中,太陽永不會熄滅。

7、人類的文化父親與母親就是文學與數學。

8、在途上的我們,除了隻擁有此刻,我們一無所有。

9、人隻有把自己放置在半途上,才有成就自己的多種可能。

………………………………………………………………………………………………………………………………………………………………

唐國明說過:續寫《紅樓夢》一萬年也沒有意義

………………………………………………………………………………

唐國明從《紅樓夢》程高本後40回中将發現的曹雪芹文筆,如同尋找一個被人分屍後的屍骨,将找到的點點滴滴曹文骨肉組織起來,然後以考古複原的方式再現出了《紅樓夢》八十回後的曹雪芹文筆二十回,

自然地契合了脂批中多次提到的百回《紅樓夢》,名為《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複原:第81至100回》。

在仍以考古複原方式再現《紅樓夢》第67回曹文的基礎上,與對前79回的再次校對上……

另,前八十回其他回,是以俞平伯先生校對的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的《紅樓夢》前八十回、

河南鄭州2004年9月海燕出版社第1版周汝昌先生用所有脂批本彙校的八十回《紅樓夢》

與2003年4月作家出版社第1版鄭慶山先生校訂的《脂本彙校石頭記》八十回為主校本,

以考古複原的方式互相彙校而成,再與200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第3版《紅樓夢》互校一次成文後,

加上我在程高本後四十回基礎上去僞存真考古複原的八十回後的二十回《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複原:第81至100回》,

而合成了這個前後語言風格統一、脈絡貫通,回歸于曹雪芹原意原筆的百回版本——

《唐國明考古複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情詩

————————————————————————————————————————————————————————————————

唐國明是誰——

一個“雷打不動、火燒不倒、風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明月清風中人;

一個“流血不失長風情懷,火燒無損鵝毛風範、究天地之得失,強天下之心力、有鵝毛風範骨、清風明月肉、閑雲流水血、長風情懷心”的文人;

一個胸懷“惠澤天下,造福萬代”“與時俱進思危奮發、實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懷的人類知識分子;

一個提出“半途哲論”的命運跋涉者、文學執着者、思想開拓者、靈魂共鳴者的半途哲人、半途主義青年;

一個“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的紅樓先生。

一個喊出“力定乾坤,理安天下”、 “我是流傳千古的無用之王”的鵝毛詩人。

一個主張去除架構束縛,把古詩寫得“天然上口,自然成聲;水到成流,清水出塵”的自由古體詩人。

展現在唐國明身上的半途主義人文精神,如唐國明詩作名篇《讀書人》中所說的——

雷劈不倒,火燒不移,風雨不垮,似朗月清風/日食随時,起住随所,執筆随心,如閑雲流水

對洶湧潮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流血不失長風情懷/ 居安甯山腳,貧則無憂富則無過,火燒無損鵝毛風範

與時俱進認知世界真理,思危奮發圖強/ 實事求是改造現實命運,修德安和天下

讀萬卷書,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行萬裡路,窮天地之理,成一家之言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情詩

唐國明,男,漢族,現居長沙,半途哲人、鵝毛詩人、紅樓先生,明月清風中人,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自發表作品以來,已在《鐘山》《詩刊》及其他國内外書報刊發表文學、紅學、數學方面文章數篇。

自2013年始其墨迹“鵝毛帖”一幅字能換3000元。

2016年出版成名作《紅樓夢八十回後曹文考古複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國紅學會将其列入《紅樓夢學刊》2014年至2016年紅學書目。

2018年自傳作品《這樣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于上海作協、華東師大獲獎。

2019年出版網紅至今的半途主義文學詩集《鵝毛詩》。

自2013年起,其開創考古複原曹文紅學、開創鵝毛詩、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論”的追夢事迹陸續被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北京衛視、貴州衛視、遼甯衛視、湖北衛視、安徽衛視等電視台通過電視節目《中國夢想秀》《奇妙的漢字》《最愛是中華》《有話就說》……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與報道,被美國及其海内外無數報刊網絡媒體報道至今。

2017年,分别論證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并從“3x+1”發現了萬有規律公式,通過論證“1+1”與“3x+1”得出了“半途”哲論:你永遠處在另一個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于一個未知的“零鄉”……

2018年4月完成《唐國明考古複原曹雪芹百回本紅樓夢》。

2019年4月江蘇無錫市《太湖》雜志雙月刊發表唐國明以“堅守此刻”為主旨的半途主義文學探索開山之作“鵝毛小說”《堅守在長城要塞上的士兵》。

什麼是唐國明“鵝毛小說”,就如作家唐國明本人所說的——

鵝毛小說,就是吸收了詩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創作手法,就像鵝毛脫離了天鵝,迎風四處飛舞,鵝毛仍然是這隻天鵝身上的鵝毛。

2020年6月完成半途主義文學探索小說扛鼎之作“鵝毛詩小說”《零鄉》。

2020年10月29日與10月30日,唐國明因微網誌新聞話題#男子蝸居20年想複原紅樓夢#連續兩天上熱搜,成為網絡熱門人物,随後席卷全國各網及其他官方、民間主流媒體,使這個話題陸續成為了“億萬流量”或“萬億流量”的承載者。到2020年11月4日前已有安徽衛視、潇湘晨報、安徽電視台公共頻道、安徽高速之聲、浙江廣播電視杭州錢江台、四川電視台新聞頻道、哈爾濱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播報了此新聞。

2021年10月9日至10月15日因新聞話題#男子蝸居出租屋21年複原紅樓夢#上全網熱搜。

…………………………………………………………………………………………………………………………………………………

………………………………………

半途哲人,鵝毛詩人唐國明給大學女孩寫的9首情詩

唐國明在論證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數學與“半途哲論”成就摘要:

=============================================================

1、“1+1”:

無論一個多大的素數,除素數2與5外,它的個位數總是1、3、7、9;無論多麼大偶數,它的個位數總是0、2、4、6、8,“任一偶數除以2”加減同一個正整數,能得出等于這個偶數的兩個素數;且兩不對等素數都分布在“偶數除以2”兩邊的區間,并與之數差相等。這個理論我們在已知的偶數素數區間是成立的,面對無窮無盡的未知數我們隻能在一個區間數一個區間數的推進驗證中認可這個理論,是以哥德巴赫猜想即“1+1”通用公式為:

t﹦[(t÷2)﹣q]+[(t÷2)+q]

(偶數t>2時,q是兩素數與“這個偶數除以2”的數差;除素數2與5外,其素數個位數取數範圍隻能在1、3、7、9中循環取。)

2、“3x+1”與萬有通變規律、萬有總在途中公式:

用個位數是1、3、5、7、9的奇數,乘以3加1,則會遞增為個位數是0、2、4、6、8的偶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奇數遞增為偶數的運算規則叫“奇變”,再用2連續整除至此偶數為奇數,我們且把這一由偶數遞減為奇數的運算規則叫“偶變”……任一大于零的正整數,通過連續的這樣的“奇變偶變”運算,如無窮無盡數字的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抵達4、2、1數流的終結線,又是從4、2、1回歸無窮資料宇宙的起始線。在這條2的n次方線上,有無數從4、2、1回時的分流點與抵達4、2、1數流的彙聚點,這些點卻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數點上。是以遵循“3x+1”猜想“奇變”“偶變”規則經過2的n次方合4+6n數的彙聚點,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數x合1+2n或合2+3n的數群,順着這些數群回流,會回流出通過“3x+1”“奇變”“偶變”而來抵達4、2、1的無際的數流。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作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無為地從無序到有序從始到終,又從終到始地循環往複如此存在于宇宙創造着天生着宇宙萬物詩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當的表述,是以此萬有通變規律公式為:

……2x ↔ x ↔ 3x+1 ↔ (3x+1)÷2 ↔ ……2的n次方 ↔ …… ↔ 4、2、1……

……2+4n ↔ 1+2n ↔ 4+6n ↔ 2+3n…… ↔ 2的n次方 ↔ …… ↔ 4、2、1……

——宇宙萬物就是這樣如此詩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這就是萬有的通變規律與萬有總在途中通變公式。根據“3x+1”猜想“奇變”“偶變”原理,宇宙萬有的誕生,應是一波段一波段類似于“3x+1”猜想“奇變”“偶變”過程中,随n資料的變化大小而不斷排列生成。

它描述的無盡的奇數偶數遵循“奇變”“偶變”運作規則最終抵達4、2、1的結果是宇宙“萬有總在途中”最好最恰當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個無限的整體最好的表達,更是人類将來遵循“3x+1”猜想“奇變遞增”“偶變遞減”原則,以大資料形式進入4、2、1循環有序的運轉後,一種人類夢想的“神”,超越于人類每一個人見識,甚至囊括所有智慧無所不能的“超我”将誕生于這個世界的數學告知形式。更是對世界事物是“偶數時”發生遞減回到“奇數時”,回到“奇數時”又會遞增回到“偶數時”,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遵循着“3x+1”猜想“奇變遞增”“偶變遞減”原則在讓一切守恒、平衡的最好描述。同時這公式也哲學的解釋了循環有序運轉的世界生活系統,就如循環有序運轉的4、2、1形式,是由無數未知數遵循着“3x+1”猜想“奇變遞增”“偶變遞減”原則演變而來與我們照面的——也就是說它是哲學家們一直在追問的“世界為何變得如此”的最好數學形式的解答。

不管怎樣,萬有總是永遠處在“3x+1”猜想通過“奇變”“偶變”原則抵達4、2、1的途中,萬有的某事某刻與某個曆史時期都隻不過處在它“奇變”“偶變”資料流中某個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運作形式的資料分離點上,永遠處在一個未知的半途之中,永遠被置于一個未知的“零鄉”……

…………………………………………………………………………………………………………………………………………………………

3、“半途”哲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與力,看他之理與力,合諸家之理與力,知行之,得我之理與力”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在n是整數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無内,2的n次方就是至大無外,唐國明遵循自己的“識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則,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與世界數學難題“3x+1”猜想的啟發,得出的“半途哲論”:

1是2的半途——萬物永遠處在半途之中,萬有總在途中,當你抵達“1+n”時,你就處在“2+2n”的半途中。即當你抵達1時,你就處在2的半途中,當你抵達2時,你處在4的半途中或當你到達1時,你想抵達2;當你到達2時,你想抵達4。但你抵達1時也是在此刻,你抵達2時也是在此刻,你抵達4時也是在此刻;面對前途的無窮無盡,你既不在過去,也不在現在,更不在将來,隻是在途上,隻是在此刻;你在n是整數前提下,要麼永遠在1除以2的n次方的至小無内的流動時空途中永存而在地為生存轉圈,将自己消解耗盡;要不就是處于2的n次方那個至大無外能自由而行的時空途中,将自己無限永恒。你永遠就這樣處在另一個未知數的半途之上,你永遠就這樣被置于一個未知的“零鄉”。

我們既不在過去,也不在現在,更不在将來,我們隻是在途中、在此刻,我們都是途中人。我們的生活不是在别處,我們隻是生活在途上。我們都是半途上的産物。遠方沒有遠方,你到達的遠方,不過又是一個遠方的半途之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