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熱下寒,虛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藥,滋陰補液,引火歸元

作者:夾縫中的遠志草

不得不說,上火是一種非常差的體驗,有些人一上火就拿一些清熱藥來敗敗火,

起初,上火的症狀的确會有所緩解,可是,沒過多久,上火的問題又會卷土重來,

上熱下寒,虛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藥,滋陰補液,引火歸元

不僅如此,身體也會越來越寒,吃一點冰的涼的就容易腹瀉,腳底心一年四季也都是涼的。

上熱下寒,虛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藥,滋陰補液,引火歸元

你說再用清熱藥吧,已經體寒,再用隻會雪上加霜;

那用點溫陽藥吧,又恐火上澆油,讓上火症狀愈演愈烈。

看似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其實吧,并非上火難治,而是從一開始治療方向就錯了。

因為你上的火不是實火而是虛火。

那什麼是實火,什麼又是虛火呢?

上熱下寒,虛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藥,滋陰補液,引火歸元

還得從中醫的核心理論聊起——陰陽理論聊起。

中醫認為,健康的人體就是陰陽平衡的狀态。

上熱下寒,虛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藥,滋陰補液,引火歸元

我們假設,健康的人體,陰有100分,陽也有100分。

某一天,你的陽突然升高到了150分,而陰仍然維持在100分,這時候的上火就是實火,我們該用清熱藥降降火,讓陽重回100分。

但如果有一天你的陽維持在100分,而陰降到了50分,這個時候50分的陰無法制約100分的陽,多餘的陽就會像脫缰的野馬在你體内撒歡,此時的上火就是虛火,若是貿貿然用了清熱藥,隻會把原來陰虛的狀态變成陰陽兩虛。是以正确的做法就該是滋陰,把50分的陰提升回100分,使得陰陽再次平衡。

是以總的來說,虛火并非是體内的火多出來了,而是水少了,多出來的火自然就會到處折騰。

上熱下寒,虛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藥,滋陰補液,引火歸元

既然病因已經找到了,治療的思路也就來了,滋補陰液,以水制火,若同時還能将上焦的熱往下引,那就更棒了。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個滋陰補液,引火歸元的方子——引火湯,出自清代名醫陳士铎的《辨證錄》。

引火湯:熟地、麥冬、五味子、巴戟天、茯苓。

小小五味藥材,卻暗藏玄機,我們不妨簡單的來過一遍,

我們說的虛火,主要是因為陰液不足,導緻虛陽上越,

是以治療虛火,首當滋陰補液,要論滋陰,則首推熟地。

熟地黃為生地黃酒炖或酒蒸後所得,其味甘厚,性微溫,質地柔潤,主入肝、腎經,

功善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為補肝腎陰血之要藥。

《本草綱目》:"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 《本草從新》:"滋腎水,封填骨髓,利血脈,補益真陰……一切肝腎陰虧,虛損百病,為壯水之主藥。"
上熱下寒,虛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藥,滋陰補液,引火歸元

熟地黃

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質地滋潤,具有養陰生津之效,

不論是陰虛有熱,還是溫病熱邪傷及其陰所緻之症,都可以用麥冬來改善,

可以說,麥冬就如同一場甘霖,澆滅了虛浮而上的火,直接改善虛火症狀。

此外啊,麥冬主入肺經,肺五行屬金,補肺金而意在滋腎水,金水相生之意。

《藥性論》:"治熱毒,止煩渴。" 《本草衍義》:"治心肺虛熱。" 《珍珠囊》:"治肺中伏火,生脈保神。"
上熱下寒,虛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藥,滋陰補液,引火歸元

麥冬

五味子是一味神奇的藥材,正如其名,五味俱全,然,酸性最甚。

中醫講啊,酸能收能澀。

用上一味五味子,不僅有生津之用,更有斂陰之效,

五味子就像是金鐘罩一般,把熟地、麥冬補的陰液盡可能的鎖在體内,減少流失,可謂是有補有守。

《本草通玄》:"固精,斂汗。"
上熱下寒,虛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藥,滋陰補液,引火歸元

五味子

巴戟天甘辛微溫,入腎、肝經,為補肝腎、益精血之良藥。

上熱下寒,虛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藥,滋陰補液,引火歸元

巴戟天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不是陰虛嗎,為何還要補陽呢?

熟地、麥冬、五味子滋陰補液,而巴戟天之溫性恰恰與其呈水火既濟之勢,蓋水性趨下,體内之虛火也不得不随水勢下趨,

方中又添了一味茯苓,茯苓甘淡性平,無寒熱之偏,有利尿之效,為虛火之向導,協巴戟天引火歸元,水火同趨,而共安于腎宮,頗有琴瑟和諧之意。

上熱下寒,虛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藥,滋陰補液,引火歸元

茯苓

此外啊,上熱下寒本就因水之不足,而火乃沸騰所緻,巴戟天甘溫質潤,溫潤不燥,引火歸元之時,并無損耗陰液之虞。

是以,一味巴戟天在這裡用的可謂是恰到好處。

上熱下寒,虛火上炎?送你五味中藥,滋陰補液,引火歸元

什麼樣的人适合用引火湯呢?

1、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上火的人,不管你是咽痛、牙痛,還是口腔潰瘍,甚至是失眠、頭暈、耳鳴等等,都可以看作是虛火上炎。那為什麼要特别強調春天呢?因為春天是陽氣生發的季節,陽氣要從裡往外走,陰本來就不足,沒有辦法把僅有的虛陽涵養住,這就好比放風筝一樣,你手裡沒有力氣,那風筝就越飛越高,到後面,完全不受控制了。

2、牙龈出血、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等,隻要是反反複複,老不好的,那就是虛火在你體内折騰,也可以用引火湯。

3、上焦熱,下焦寒,頭面部老上火,但是下肢又一直是冰涼冰涼的,尤其是腳和膝蓋。平時吃一點涼的冰的,肚子就不舒服。主要是因為陽氣都往上走了,下焦的陽氣本就不足,再吃寒涼的東西隻會讓人雪上加霜,上火的症狀也會加重。

4、或者照着鏡子看看自己的舌苔,舌質紅,舌苔特别薄或者沒有舌苔的人群,那大機率就是陰虛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