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間正道是滄桑》首演 張志堅、張桐等實力班底演繹恢弘史詩

作者:北青熱點

12月1日晚,由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聯手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共同制作并推出的原創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在北京保利劇院拉開大幕。在将近4個小時的時間裡,包括張志堅、張桐等實力派明星在内的演員們集體展現了從上世紀20年代到新中國成立這段複雜的曆史,個人情感、家國情懷交織在一起,讓這出戲頗為厚重、動人。

《人間正道是滄桑》首演 張志堅、張桐等實力班底演繹恢弘史詩

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改編自12年前的同名熱播劇,當年這部電視劇收獲了極高的口碑,是觀衆心中的紅色經典。此次,張志堅、黃品沅、石文中等電視劇原班人馬與張桐、牛飄、施京明等明星演員陣容在話劇舞台重新集結,令話劇版《人間正道是滄桑》自釋出起就備受矚目。

與12年前的電視劇相比,話劇版中的董建昌承擔了故事的主要視角。他既是局内人,又像一個旁觀者。對人物深刻的了解和過硬的演技讓張志堅對這個角色駕輕就熟,演活了這個足智多變、深謀遠慮、順勢而為的董建昌。從同一個家庭走出的三個孩子:立華、立仁、立青,性格各有不同,但都懷有一腔熱血,有自己的目标與追求。到底什麼樣的路才是“正道”?身在曆史中,人們無法預測未來。而三個人不同的選擇和呈現出的命運,令人唏噓,更令人深思。

作為一部革命曆史題材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用藝術的手段展示了多個革命與戰争場景,燃點不斷。從北伐革命到南昌起義,從土地革命戰争到抗日戰争、解放戰争,直到新中國成立,舉凡廣州起義、南昌起義、4.12事變、井岡山反圍剿、萬裡長征、西安事變、盧溝橋事變、皖南事變、重慶談判、以及三大戰役、湖南和平解放等等,這些事件在作品中通過人物的命運串聯起來。

《人間正道是滄桑》首演 張志堅、張桐等實力班底演繹恢弘史詩

除了燃點與淚點交織的劇情以外,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還盡可能地保留了電視劇裡的經典台詞,如董建昌的“一根頭發絲能拉動八匹軍馬”,楊立青的“我們不是來交朋友的,多年以前我們已經是朋友了”等金句都在當晚的話劇舞台上響起,這對于曾經看過電視劇的觀衆來說無不充滿驚喜。

電視劇中孫紅雷飾演的楊立青深入人心,因在《覺醒年代》中扮演李大钊而走紅的張桐此次飾演楊家的“老三”楊立青。一直在影視劇中打拼的張桐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今年6月接到的《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部戲,“我是電視劇虔誠的粉絲,接演話劇是給自己一個練兵的機會。”

至于練得如何,張桐謙虛表示,“我一直演影視劇,畢竟不是專業的話劇演員,每次排練都在學習、偷師,但是話劇舞台的要求特别高,我隻是在幾位前輩的後面爬行,争取别落得太遠。”張桐認為演話劇需要做出的調整不少,“這是個打碎自己再重新上學的過程”。今年他還出演了另一部話劇《直播開國大典》,演了兩部話劇,對張桐來說收獲不小,“逐漸熟悉了舞台,絆的跟頭比以前少了”。

《人間正道是滄桑》首演 張志堅、張桐等實力班底演繹恢弘史詩

在張桐看來,《人間正道是滄桑》具備厚重的曆史沉澱感。為了配合整個劇目厚重的曆史感,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的舞台美學也呈現出一種滄桑氣質。舞台上,一塊直徑13米的轉台如同曆史的年輪一般,每一次的旋轉都遷移着劇中的場景,讓劇情銜接緊湊。配合三塊可上可下的投影幕布,烘托背景、渲染氣氛。尤其是瞿恩就義等一些重要場景中,旋轉舞台将每一位當事者的表情和姿态展示得淋漓盡緻,幕布上順流而下的血漬給觀衆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戲劇沖突撲面而來。當全劇終了,“人間正道是滄桑”七個大字徐徐落下,演員于轉台之上伴随着磅礴大氣的音樂繞場一周,給觀衆留下久久的震撼感與無盡的回味。

作為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的聯合出品方之一,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劇院公司)聯手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推出的這部原創革命曆史題材作品意圖打造同類型舞台作品的新标杆。此前,該劇受全國疫情防控措施影響,取消了原定于7月28-8月1日在北京的演出。為確定後續北京的觀衆能夠在安全、安心的觀演環境中欣賞到這部紅色經典,劇院公司與各方積極溝通協調、排除萬難,促成了此次北京站演出的順利進行,也在2021年的末尾完成了這份建黨百年之際的誠摯賀禮。

首演過後,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将在北京保利劇院持續演出至12月5日。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田婉婷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崔峻

編輯/崔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