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綜合報道

秋殘林葉謝,金石多可見。澎湃新聞獲悉,11月27日,“叩刀問石——2021上海篆刻聯展”在海上印社藝術中心拉開帷幕。此次百餘位參展作者幾乎囊括了活躍在上海的各路印人,既有當代篆刻名家,也有後起之秀,展出的篆刻作品,有研習古玺印自出面貌的,有專事鳥蟲篆印一路,或承傳浙派工穩印路等多種形式,呈現海派篆刻的群體風貌。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展廳現場

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展覽由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指導,上海八家篆刻團體海上印社、百樂雅集、得澗書畫研究會、浦東篆刻創作研究會、上海中國書法院篆刻研究中心、海上小刀會、棠柏印社、寶靈印社聯合發起主辦。參展的112位作者,幾乎囊括了活躍在上海的各路印人,既有當代篆刻大家韓天衡、吳子建、童衍方、劉一聞、陳茗屋、陸康等,也有成名甚早的印界高手,更有近年出道的後期之秀,可以說是當今上海印人隊伍的一次大亮相。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韓天衡《一以貫之》(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吳頤人《大年不歉 明法為安》(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吳子健《無形》(附邊款)

中國篆刻藝術的曆史及其悠長,可以說與我們現在依舊在使用的漢字幾乎同時出現。但真正的中國篆刻藝術形式表現,大抵是經曆了古今三次高峰期,第一次高峰以戰國、秦漢為限,戰國時期各系的鈢印發達,形式多樣,既有典雅的貴族審美,也有私印的率真自由;秦漢印已到了文字統一為篆隸的背景下,故而秦漢印的形式具備了文字、印章的典範意義,後人學習篆刻,往往都以“秦漢印”為宗。元明清時期,以王冕以花乳石為印材,開拓了之前印材僅為金印銅玉的天地,文人印濫觞于此。因為,傳統文人的加入,進而使篆刻真正進入了一個相對獨立的藝術審美形式本體表現,尤其是文人印語的詩句化,閑章把玩成為其時文人的标配,提高了篆刻藝術的創作高度,名家輩出,成就了中國篆刻藝術的又一個高峰。曆史進入近現代,随着中國傳統詩書畫印文化藝術愈發成熟,篆刻藝術在晥派、浙派之後,湧現出趙之謙、吳昌碩等絕代高手,造就海派藝術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的重要地位,上海也成為中國近現代篆刻藝術的重鎮,海派印風幾乎代表了近現代篆刻藝術形式本體審美的表達。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陳茗屋《七十學詩》(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童衍方《踏石留印》(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劉一聞《海曲石臼劉一聞之印章》(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孫慰祖《拙工司馬》(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陸康《一身正氣》(附邊款)

曆史進入了新時期以來,随着老一輩篆刻名家的逐漸凋零,海上詩書畫印俱能的高手日見稀少,傳統海派藝術的影響力也在時間的流逝中弱化。然而,傳統文化的複興号召以及流淌在國人血液中的傳統文化因子,海派文化中的詩書畫印藝術表現,再次得到振興煥發,尤其是素來被世人稱許的海派篆刻藝術,更是有着穩定的隊伍和後起之秀。2012年夏,作為首次全面展示當代上海篆刻整體水準的篆刻展 “叩刀問石——上海篆刻邀請展”距今已近十年。令野在展覽序言中寫道:“十年很短,彈指一揮間,彷若鐵筆于石上锲劃,自有書痕。拂去舊塵吹淨,文字朱痕依舊。當然,歲月包漿同時幽亮。這就是中國篆刻藝術留給我們的文化意味和審美趣味。”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沈建國《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徐正濂《使賣字錢》(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茆帆《如意》(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孫守田《康阜》(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舒文揚《義勇軍進行曲》(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茅子良《共同富裕》(附邊款)

今年8月,在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支援下,上海海上印社、百樂雅集、得澗書畫研究會、浦東篆刻創作研究會、上海中國書法院篆刻研究中心、海上小刀會、棠柏印社、寶靈印社商議,聯手共建,為弘揚和發展海上篆刻藝術品牌出力,決定共同發起主辦“叩刀問石——2021上海篆刻聯展”, 在全面展示當今上海篆刻的整體水準的同時,思考上海篆刻的發展态勢和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篆刻的嬗變。

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展覽共展出112件印蛻內建并附拓款的印屏和99件篆刻原石作品,有研習古玺印自出面貌的,有專事鳥蟲篆印一路的的,或承傳浙派工穩印路的,或汲取明清流派印精粹的,以及寫意風格的,和以楚簡字型為藍本的簡牍風格的,還有以創作佛像為代表的肖像印的,印從書出,方寸之間,雄奇豪放,清逸雅正,空靈沉淵,形式多種極盡陰陽變化之能事,從中可見文脈的延續、師承的足迹、古風的影響、時代的烙印,呈現出了海派篆刻藝術審美本體表現的瑰麗之美,以及當代海派篆刻家在堅持藝術個性的同時,在風格多樣性上也展現了海納百川的優良傳統。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周景明《蓄物以求知》(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張憶鳴《竹解心虛即我師》(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江琨《意氣風發》(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葉如蘭《水天一色》(附邊款)

“叩刀問石”聯展:百餘印人呈現海上篆刻風貌

陸佳唯《精誠所至》(附邊款)

展覽将展至12月19日。

展覽地點:海上印社藝術中心(上海市蘭溪路138号)

責任編輯:陸林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