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癌症晚期到惡性良性腫瘤消失,聶衛平抗癌8年至今未複發,5件事是關鍵

作者:39健康網

在得知自己是癌症晚期時,有人會活得小心翼翼,害怕見不到明天,有人卻坦然接受,并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奇迹。

2013年上半年,61歲的“棋聖”聶衛平突然便血、體重暴瘦,經檢查被确診為直腸癌晚期。在當時,晚期直腸癌治愈效果并不理想,死亡率高達95%,确診意味着兇多吉少。

很快聶衛平就接受了現實,他認為“等死不是我的風格”,便拒絕了醫生給出的保守治療方案,積極抗癌。經過多次的手術和化療,聶衛平病情穩定。

從癌症晚期到惡性良性腫瘤消失,聶衛平抗癌8年至今未複發,5件事是關鍵

抗癌8年,他的身體沒有任何不适,也沒有複發迹象,醫學上已認定為臨床治愈。

抗癌勝利後,聶衛平多次公開分享自己成功“抗癌”的秘訣,總結下來有5點關鍵,分享給大家。

拒絕保守治療

在确診後,國内專家給聶衛平提供了兩個方案。一是保守治療,風險低,無法治愈;二是手術切除,風險大,随時可能發現意外。

“搏二兔,不得一兔。”他毅然選了後者,在他看來,抗癌就跟圍棋一樣,總要放手一搏,分出個勝負,而不是什麼也不做,就看造化。

心态要好,不能等死

聶衛平曾多次表示,自己能挺過手術和化療的煎熬,都是因為妻子的細心護理及兒女、朋友的陪伴,他們的關心和支援,讓自己有了恢複的動力。

從癌症晚期到惡性良性腫瘤消失,聶衛平抗癌8年至今未複發,5件事是關鍵

“除了醫生治療外,心态也很重要”。在棋場博弈多年,聶衛平早就在無數戰場上練就了“平常心”。

确診後,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冷靜對待疾病,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癌症在他眼裡不是“絕症”,而是一場”重感冒”。

定期體檢,息肉不要留

在接受手術後,聶衛平無論多忙,都會抽出時間到醫院進行複查。他表示,以前自己對身體檢查沒有概念,即使發現了息肉也沒有處理。

從癌症晚期到惡性良性腫瘤消失,聶衛平抗癌8年至今未複發,5件事是關鍵

這次的生死,讓他明白了檢查的重要性,一旦發現惡性息肉,應盡早切除,以防癌變。

戒螃蟹、戒煙酒

患癌前,聶衛平煙不離手,酒不離口,還很喜歡吃大閘蟹。螃蟹雖然和直腸癌沒有直接關系,但它屬于高蛋白,而過量的高蛋白可增加直腸癌發生的風險。

是以癌症手術後,這些喜好都碰不得,為了身體聶衛平放棄了大閘蟹,但對于酒還是沒有管控。後來醫生告誡他:想要多陪陪女兒,活多幾年,就要戒酒,酒精會增加癌症複發風險。

于是為了珍視自己的家人,他下定決心戒掉不良嗜好。

從癌症晚期到惡性良性腫瘤消失,聶衛平抗癌8年至今未複發,5件事是關鍵

改掉不良習慣

患癌前,聶衛平生活并不規律,有時坐在車上都在研究棋譜,一有點兒空就趕緊補覺。經常久坐、不運動外,而且長期保持着強壓的生活狀态,正是直腸癌的兩大誘發因素。

這些行為會導緻腸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給癌症有了可乘之機。

随着人們保健意識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很多疾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卻唯獨直腸癌在過去10年内不降反增,且還在以年均4%-5%的速度遞增!

從癌症晚期到惡性良性腫瘤消失,聶衛平抗癌8年至今未複發,5件事是關鍵

資料顯示,中國總人口隻占全球總人數的17%,但是直腸癌患者在全球的占比卻達到了31%。為什麼可防可治的結直腸癌,每年的資料卻隻增不減?

“三高一少”飲食:飲食是導緻直腸發生癌變的一大誘因,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的飲食特點,會刺激膽汁大量分泌,進而刺激腸道粘膜。

愛抽煙、喝酒:統計資料發現,吸煙人群患結直腸癌機率,是不吸煙人群的1.27倍。同樣,喜歡飲酒的人,患大腸癌的風險增加1.5倍。

各種壓力:學習、工作、生活等種種壓力,會使得人處于負能量的情緒中,容易産生焦慮、急躁、易怒、憂郁的心理。這些負面心理會降低人的免疫力,促使大量自由基生成,最終可能誘發細胞惡變。

從癌症晚期到惡性良性腫瘤消失,聶衛平抗癌8年至今未複發,5件事是關鍵

腸癌的發生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但它卻不是急性病。腸癌的過程一般是: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變,這個階段一般需要經曆10-15年。

與其他癌症相似,腸癌早期治愈率非常可觀,5年生存率高達90%,但發生轉移性的直腸癌5年生存率則大幅下降,僅為14%。

遺憾的是,我國大多數腸癌患者被發現時,已是腸癌晚期,這種現象主要與老百姓缺乏早篩意識有關。資料調研發現,97%的患者在患病前并沒有做過任何腸鏡篩查,往往是身體出現嚴重不适,才去醫院檢查。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胃腸外科馬欽醫生提醒,早期結直腸癌由于其癌症特性,并無明顯症狀,是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腸鏡檢查。隻要定期做腸鏡,早早把息肉摘除掉,就完全可以減少乃至避免得結直腸癌。

是以,當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大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痛腹脹不适、腹部腫塊時,需警惕是直腸癌的“預警”,盡早到醫院做一次腸鏡檢查。

從癌症晚期到惡性良性腫瘤消失,聶衛平抗癌8年至今未複發,5件事是關鍵

當然,除了注意定期體檢,也要從生活方式上幹預患癌的風險。

飲食上,應增加膳食纖維/全谷物/乳制品的攝入,促進腸道健康;

運動上,保持每周至少半小時的體育鍛煉,不僅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也有利于加強身體抵抗力,提高細胞活性。

任何人都有患癌的可能,聶衛平的成功抗癌經驗值得所有人學習。一旦患癌,最不該放棄的就是自己的“信心”和“勇氣”。

參考資料: [1] 《從晚期腸癌,到惡性良性腫瘤消失,聶衛平患癌8年無複發,4個經驗分享給你》.中國醫療網.2021-08-26 [2] 《四川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攀升,它或是原兇?華西馬欽: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是……》.成都商報四川名醫.2021-05-13 [3] 《結直腸癌發病率年年高!看到第三點,我立馬站起來了》.廣東衛生線上.2021-05-0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