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指揮家曹鵬做客《大家說》:唯求淡樸獻真愛,俯首甘為交響牛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夏奕甯

“在台下,我是96歲,但是上了台之後,我就是69歲,而當我指揮年輕人的時候,我就是6+9歲。”11月25日,96歲高齡的國家一級指揮家曹鵬做客高端文化講壇《大家說》第二季,甫一開場,便用風趣幽默的方式拆解屬于他年齡的秘密,引起陣陣喝彩:“我的健康得益于和四個在一起——和音樂在一起,和親愛的家庭在一起,和年輕人在一起,和公益慈善在一起!”

指揮家曹鵬做客《大家說》:唯求淡樸獻真愛,俯首甘為交響牛

《大家說》講壇現場

“讓世界通過音樂了解中國,是我的責任”

1925年12月,曹鵬出生在江蘇江陰一個世代書香之家。9歲時,他代表學校參加江陰縣舉辦的“抗日禁煙”歌詠比賽榮獲第一名,音樂才能被學校老師發掘,從此得到重點培養,一步一步開啟了音樂人生。

提到他的家鄉江陰,曹鵬的言語中滿是熱愛:“江陰是曆史名城,又叫做忠義之邦,江陰人性格剛毅、勇敢、善良,好客,傳承至今。”

1944年2月,曹鵬和同學秘密到達遊擊根據地,加入新四軍,并将名字由原來的“曹燦蕰”改為“曹鵬”。在抗日戰争以及後來的解放戰争中,他榮獲二等功二次,普通功多次,在1946年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

然而直到全國解放,他的黨員身份才對外公開,“在解放區,我們的生活形勢非常複雜,特務、漢奸很多。有時碰到群衆詢問,我們都不會正面回答,總是草草應付過去。”在他的回憶裡,他所生活的那個年代非常艱苦,但是大家的精神面貌總是很勇敢堅強的。

1945年8月,日軍投降後,曹鵬先進入華中建設大學學習,并在此期間結識了後來成為他夫人的惠玲,而後進入山東大學文藝系學習指揮。1949年,他來到上海,加入上海電影制片廠,并和呂其明共同籌建了“上海電影制片廠交響樂隊(現為“上海愛樂樂團”)。1954年,莫斯科音樂學院來中國招生,曹鵬憑借自己的實力獲得了文化部留學深造的名額,并于1955年赴莫斯科學習,師從著名指揮家金茲布爾克,一待就是6年。

身在海外,曹鵬和很多留學生一樣都心系祖國。1958年,作曲家陳鋼、何占豪創作出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1959年5月作品首演于上海蘭心大戲院,一炮而紅。曹鵬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了有關《梁祝》的新聞,非常高興,立刻寫信給妻子惠玲,讓她寄來《梁祝》的曲譜。那本剛剛在上海出版發行的《梁祝》總譜,許多年後連作曲家本人都沒有了,曹鵬一直悉心儲存着。

1960年10月5日,在莫斯科工會大廈圓柱大廳,全蘇廣播交響樂團、九位歌劇獨唱演員、一個大合唱團演繹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賀綠汀的《晚會》和馬思聰的《蒙古舞曲》、歌劇 《草原之歌》等。這是我國曆史上首次在海外舉行中國交響樂作品專場音樂會,擔任指揮的正是中國留學生曹鵬,他也是以成為把《梁祝》等中國作品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這場音樂會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之後曹鵬畢業歸國,在上海交響樂團擔任指揮,正式開啟了作為一名音樂指揮家的光輝歲月。懷抱着深沉的家國情懷,曹鵬帶領樂團前往世界各國進行通路演出,讓中國的音樂徜徉在異國他鄉。“讓世界通過音樂了解中國,是中國指揮家應有的責任。”曹鵬說。

指揮家曹鵬做客《大家說》:唯求淡樸獻真愛,俯首甘為交響牛

曹鵬

“提高中華民族的音樂素養,是我真正的追求”

如果說音樂事業的成功,代表了曹鵬作為指揮家的深厚修養和卓越追求,那麼多年來,他對公共事業的熱忱和奉獻,則展現出其作為藝術家寶貴的人道主義精神。

1995年,時年70歲的曹鵬正式離休,他又自覺挑起了普及和傳播音樂的重任。這在當時并不是一件易事,但曹鵬始終相信,“一個民族,如果不提高藝術素養,那就沒有未來。有音樂的人生不迷惘,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音樂素質,是我真正的追求。”

2005年,曹鵬自費組建了上海城市交響樂團,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家非職業交響樂團,成立十多年間已舉辦了數百場交響樂演出,讓交響樂這一音樂形式深入走進了廣大人民。上海城市交響樂團後來被上海市政府授予“推進學習型團體先進機關”的光榮稱号,而曹鵬也被譽為“普及交響樂的功臣”。

在這份肯定與感召下,“上海學生交響樂團”“上海城市青少年交響樂團”、上海醫務工會的管樂團和國樂團……越來越多的音樂團體相繼成立,将曹鵬對音樂普及事業的信念發揚光大。他始終堅信,音樂精神就是文化精神,“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文化興國家興,文化強國家強。”

曹鵬的女兒曹小夏記得,在生活中就碰到過不少受到過父親音樂教育的人,“有人告訴我,他在複旦大學讀書時,碰到曹鵬來開講座,給聽衆播放音樂。當時相輝堂擠滿了人,好多人趴在窗戶上面聆聽,他就是趴窗戶上的其中一人。”這讓曹小夏更加感到父親的追求很有意義,“作為子女,我們對父母的孝順,一方面是關心他們生活,另一方面是傳承他們的精神,幫助他們完成心願。”

指揮家曹鵬做客《大家說》:唯求淡樸獻真愛,俯首甘為交響牛

現場合影

在曹鵬的引領下,一家人都為社會公益事業投入心血。2008年,在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的支援下,曹鵬和曹小夏為自閉症兒童成立“天使知音沙龍”,通過學習音樂、演奏樂器來開啟自閉症兒童的心靈,讓很多家庭重新感受到了幸福和希望。曹鵬也成為了很多人的“曹爺爺”,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有時會突然抱住他,祝福他活到120 歲。曹鵬很感動:“這是我最大的安慰和福分。”

曹鵬的指揮風格穩重、清晰而有氣魄,處理作品細緻、深刻而富有激情,這似乎也是曹鵬其人的真實寫照。如今的他,依然耳聰目明、思維靈活、神采奕奕,風度和活力感染了《大家說》的所有觀衆。

從年少時期作為将士的英勇奮戰,到壯年時期作為指揮家的精益求精和,再到如今作為公益事業家的深沉大愛……不變的,是曹鵬對音樂、藝術、文化力量矢志不渝的信仰。就在幾天前,他還開了一場音樂會,依靠拐杖和旁人的攙扶,顫顫巍巍地再度登台。放眼全球,如此高齡還站在指揮台上,除了曹鵬也别無二人了。

“莫道吾今九十六,揮音播樂身未朽。惟求淡樸獻真愛,俯首甘為交響牛。”他說,指揮這件事,他想努力做到100歲。

《大家說》第二季是由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中共闵行區委宣傳部、上海國際文化學會聯合主辦的高端文化講壇,将邀請來自音樂、舞蹈、建築、配音、國畫、國學、醫學、時政等領域的代表人物分享演講,展現生命與人文之美,點亮上海的城市軟實力。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栾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