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甯、傅明等精英裁判回歸,中超第二階段不請洋哨

作者:足球報
馬甯、傅明等精英裁判回歸,中超第二階段不請洋哨

記者程善報道 如無意外,中超第二階段賽事将于12月12日重燃戰火,目前,相關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無論哪個階段,裁判工作都是重中之重。相對于第一階段,第二階段裁判陣容更加強大,馬甯、傅明等第一階段沒有執法中超的精英裁判回歸,而且,和此前幾個賽季不同的是,今年确定不會聘請洋哨。

馬甯、傅明等精英裁判回歸,中超第二階段不請洋哨

來自沈陽體院的國家級裁判于波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說,“很多中超賽場上發生的糾紛,有相當一部分是球員與主裁判對于規則了解上的認知差異造成的。”11月26日,中甲梅州賽區一場沖超關鍵戰中,昆山與三鎮的比賽中發生的一幕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當時,比賽已經進行到了補時階段,三鎮2比0領先,昆山替補上場的劉宇豪射門被三鎮門将吳飛緊緊抱住。吳飛将球壓在身下數秒後,起身将球放在腳下,但沒有馬上将球開出,此時,昆山球員在教練要求下逼搶吳飛的腳下球,慌亂中,吳飛用手再次将球抱起,主裁判何鑫哨聲響起,認定吳飛二次觸球違例,判禁區内間接任意球。吳飛不認同判罰,雙方起了争執。按照規則來看,這個判罰毫無問題,但吳飛似乎不太熟悉這一規則。

事實上,中超賽場此前也出現過這種情況。2018年,山東主場對陣人和,人和外援迪奧普射門,韓镕澤先是将球抱住,然後球二度落在禁區内,慌亂中,他再度将球抱起,也是二次觸球違例,隻不過,主裁判“漏判”了。

馬甯、傅明等精英裁判回歸,中超第二階段不請洋哨

不管主裁判出于什麼原因沒有判罰,可以确認的是,都會給球員造成困惑或者誤解,認為這種行為并不違例,那麼下次因為同樣的“動作”被判罰時,球員可能就會很生氣。

對于裁判管理部門來說,第二階段,要在統一尺度、普及規則的基礎上,加大力度,和裁判、俱樂部分别溝通。哪怕有一些是主裁判當時漏判了,裁判部門也會根據比賽情況做出跟蹤提醒,違例就是違例,無論裁判是否完整看到,畢竟,偶爾一個裁判看不到不代表每個裁判都看不到。

2018年,中超首次使用VAR,今年已是第4年,或許在一些細節捕捉上不夠完善。但漏判不等于規則存疑,必須準确掌握正确規則。

據悉,中足聯籌備組裁判管理部門已把疑似球員對規則了解有誤的動作記錄下來了,賽季結束後将和相關俱樂部進行溝通,對于一些重點規則,比如防守的過分力量了解、禁區内手球判罰的紅黃牌原則、門将的二次觸球違例原則等,要求俱樂部進一步加強學習。

馬甯、傅明等精英裁判回歸,中超第二階段不請洋哨
馬甯、傅明等精英裁判回歸,中超第二階段不請洋哨

由于疫情因素,今年将不會聘請洋哨,這是近11個賽季以來,中超首次沒有洋哨參與執法。不過,沒有執法第一階段中超的馬甯、傅明、沈寅豪,将在第二階段回歸。

本年度,有多名中國裁判受國際足聯、亞足聯委派前往海外執法,包括國際級裁判馬甯、傅明、張雷、沈寅豪,國際級助理裁判員王德馨、曹奕、施翔等,執法的賽事包括亞冠和世預賽40強賽、12強賽。

應該說,中國裁判還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用,其中,馬甯以主裁判身份,執法了4場亞冠,7場世預賽(其中12強賽4場),還以第四官員身份,參與執法了7場亞冠;傅明以主裁判身份,執法了2場亞冠,4場世預賽,還以第四官員身份,參與執法了3場亞冠,此外,傅明還以VAR裁判的身份,執法了多場亞冠和世預賽,這才是他的“主業”;沈寅豪執法了2場世預賽;張雷執法了1場世預賽。

從賽後回報來看,無論任務多少,比賽性質如何,中國裁判普遍受到了好評,尤其是馬甯。今年11月1日至5日,馬甯、施翔受邀參加了在多哈舉行的世界杯候選精英裁判員研讨會,這被視為世界杯裁判選派的“風向标”,圈内人士表示,馬甯有希望以主裁判身份執法卡達世界杯。

馬甯、傅明等精英裁判回歸,中超第二階段不請洋哨

由于疫情,中國裁判為完成執法任務,不得不多次進行國際旅行。由于手續審批原因,馬甯等人未能搭上國家隊的包機,而是輾轉轉機,直到11月23日才傳回國内進行隔離。隔離結束後,他們可能短暫休息幾天後,就要參與執法中超。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沒有參與執法第一階段中超,但在執法國際比賽間隙,馬甯執法了兩場中甲比賽,一場是淄博1比1新疆,一場是浙江5比4客家。

馬甯、傅明等人回歸,顯然會讓第二階段的裁判選派工作稍稍寬松一些,但由于中甲延遲,兩級聯賽有賽程部分重疊,導緻對裁判的需求量加大。

從馬甯等人在國外的執法來看,中國不是沒有好裁判,而且,過往一些洋哨的執法,也并非完美無瑕,隻是,有時候各俱樂部因為各自原因,“不相信”本土裁判。

馬甯、傅明等精英裁判回歸,中超第二階段不請洋哨
馬甯、傅明等精英裁判回歸,中超第二階段不請洋哨

2021賽季,無論是對俱樂部,還是聯賽管理者來說,都是難熬的一年。能夠堅持下來的俱樂部都很不容易,至少,他們沒有像蘇甯那樣說散就散。

本賽季,中足聯籌備組在與不同層面的人士打交道時,都秉承着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的原則。在裁判管理方面,中足聯籌備組和入圍中超執法的裁判們反複強調,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謹慎和冷靜,在希望獲得球員尊重的同時,也必須尊重球員、尊重俱樂部。事實上,相對于往年,球員的情緒可能比往年更緊張甚至脆弱。

對于可能面臨的困難,裁判們要有一個心理預期,不能說因為同情球員被拖欠薪水,就無原則地包容甚至放縱一些行為,重點放在尊重球員、尊重比賽上。尊重比賽,就是要認真執法;尊重球員,就是用審慎的态度對待每一次判罰,因為哪怕球員當時不了解,冷靜下來知道規則後應該也能想通。

艱難時刻,裁判不能松懈,并且要展現出一種更高層次的敬業精神,這是一種有利于中國足球整體形象的行為,從管理層角度來說,對這一點必須有清醒認識并且去推動。

馬甯、傅明等精英裁判回歸,中超第二階段不請洋哨

目前的現狀是,中國裁判的水準很難和中國足球的整體水準完全切割開來,也許,第二階段還會有人拿着放大鏡去看裁判身上的問題,是以,中足聯籌備組和各俱樂部一直保持積極溝通,希望屆時給裁判們一個相對寬松一些的執法環境。

俱樂部層面,中足聯籌備組已經把不同賽區、不同組别的球隊拉進了相對應的微信群,對于第一階段裁判的執法情況,也分别做了一些調研,不偏袒任何一方,但最大限度希望各俱樂部了解裁判,尊重裁判。

雖然2019年的時候,中國足協推出了“職業裁判制度”,馬甯、傅明、張雷成為中國足壇首批職業裁判,但實際上,他們和原機關并未“脫鈎”,至于其他的裁判,更是如此,是以,無論是執法國内比賽還是國際比賽,他們都是“兼職”狀态。

第二階段開始後,各裁判所在的機關應該都會很忙,不會是同一批裁判全程在同一賽區執法,很有可能是分輪輪換。

馬甯、傅明等精英裁判回歸,中超第二階段不請洋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