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純真的僞裝

作者:空白雜志

雙十一那天,Prada 榮宅 2021 秋季展開幕,本次展覽以“牛皮紙包裹的月亮”為名,呈現 Nathalie Djurberg 和 Hans Berg 兩位藝術家組合從 2000 年到 2019 年創作的精選作品。

按照現場導覽參觀下來,“洋蔥”是整個場域的關鍵氛圍組,月亮沒有見到,怪異、荒誕的調情場景不少,整個觀展過程,就像置身于一個異想世界。

從榮宅一樓入口來到二樓,發現地闆上特意鋪設了地毯。地毯作為本次展覽的導覽路線,串聯起二樓展廳的裝置作品,并一直延伸到宴會廳。

擺放在二樓展廳的藝術裝置《澄澈》,作品本身是幾個巨大的旋轉花台,黏土捏出的花朵張揚地盛放着,它們盛放多久、凋謝與否全憑參觀者自行體會和想象。

純真的僞裝

榮宅二樓展覽現場 | 攝影:Alessandro Wang

來到宴會廳,整個廳被分割成多個展播動畫作品的透視曲面布景牆,布景牆層層圍繞起來的效果,就像一個巨大的“洋蔥”。

純真的僞裝

榮宅宴會廳展覽現場 | 攝影:Alessandro Wang

看回作為導覽路線的地毯,原來是被剝掉的”洋蔥皮”,如此抽絲剝繭的場域氛圍營造,實在是有趣。

純真的僞裝

榮宅展覽現場 | 攝影:Alessandro Wang

純真的僞裝

真實的剝洋蔥,人都會因為辣眼睛而流淚。當這個剝蔥流淚的邏輯被借用到榮宅,剝蔥的空間氛圍已經有了,流淚與否全憑參觀者自行感受,要麼有關愛情,要麼關聯欲望,相關展品給足想象。

黏土動畫作品《秋千》,畫面中的情節和場景,複刻自法國畫家弗拉戈納爾(Jean-Honoré Fragonard)的代表作《秋千》。

純真的僞裝

《秋千》片段

純真的僞裝
純真的僞裝

弗拉戈納爾油畫《秋千》

弗拉戈納爾的畫作中,男士伸手觸摸秋千上女士的衣服,試圖瞥見她的私密部位。穿着粉紅色長裙的女士坐在秋千上,她由于無與倫比的興奮而飛了起來,甚至踢掉了一隻鞋。

相比油畫的柔和色彩、青春體态、清淡色情,黏土動畫則非常直接地呈現了人物之間的緊張關系,角色的欲望沒有任何隐藏,荒誕誇張的形體交流足以讓人顧影自憐,或者是心生嫉妒。

同一展廳裡展出的《瀑布變奏》系列有聲定格動畫,畫面中如流水般不斷變幻的手繪圖案,配上 Hans Berg 打造的催眠式配樂,以一種抽象的方式展示着生命的能量和欲望。

純真的僞裝

《瀑布變奏》在榮宅展廳 | 攝影:Alessandro Wang

這樣的創作邏輯,在炭筆動畫《洪水》中也有表現,流動的洪水就如人内心的欲念猛獸,一路向前吞噬着一切,其結果到底是毀滅?還是重生?顯然每個參觀者都會有自己的考量。

黏土捏出的愛情,木炭描畫的欲望,不同的動畫形式展示了藝術家的多元創作才情,那些動态畫面就如同幽靈一般,不僅勾連起參觀者的内心漣漪,還與展廳自身功能産生了某種關聯。

比如榮宅宴會廳曾經作為榮氏家族宴請賓客的場所,活色生香、夜夜笙歌是其過去的功能屬性常态,而眼前動畫裡呈現的生命能量和欲望,尤其如迷宮一樣的“洋蔥”場域,讓當下觀展體驗與曆史情緒之間形成了跨越時空的對話和交流。

純真的僞裝
純真的僞裝

整個觀展過程結束,似乎并沒有看到月亮,展覽名“牛皮紙包裹的月亮”用意何在?

事實上,“牛皮紙包裹的月亮”這句話緻敬了英國詩人卡羅爾·安·達菲(Carol Ann Duffy)創作的詩歌《情人節》(Valentine)。

詩句中說到,洋蔥就是用牛皮紙包裹的月亮,是以整個觀展過程“就像愛”,被“細心地揭開”。藝術家 Nathalie Djurberg 對此表示,“洋蔥”使用永恒的天然材料進行裝置,創造了一個非常有機的空間,觀衆可能會在其中迷失,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新事物。

的确,現場的一系列作品,不管是張揚愛情,還是明示欲望,它們或多或少都能讓每一位參觀者窺見各自不同的愛情經曆和生命體驗。

裝置作品《花飛》,黏土人被巨大蝴蝶抓住飛在空中,到底是為了表現正在奔現的愛情?還是被控制的情欲?那隻蝴蝶,是純真的天使?還是僞裝的惡魔?

它的展示方式更有趣,該作品被單獨展示在榮宅靠近陽台的房間裡,門窗緊閉,參觀者隻能透過玻璃窗觀賞它。如此處理,作品本身的創作意圖得到進一步發酵,情欲被鎖死、被窺探,像不像如今被我們存放在手機裡卻被偷窺的隐私?

純真的僞裝
純真的僞裝

《花飛》

巨大的旋轉花台作品《澄澈》,黏土捏出的花朵張揚地盛放着,就如同每一場高調的愛情,以及毫不掩飾的欲望。它們看起來純真美好,轉念一想,下一秒可能就要枯萎了。走近花朵,到底是該竊喜此時此刻的明豔?還是哀歎即将發生的凋謝?

純真的僞裝
純真的僞裝

從 2004 年開始,Nathalie Djurberg 和 Hans Berg 以雙人藝術組合的形式進行創作,在 Prada 榮宅展出的作品,Djurberg 基于粘土動畫的原創影像風格,Berg 為其影片和裝置創作配樂,兩人天作之合的分工協作,通過視訊、動畫、裝置、雕塑等作品,深入探索人類欲望和動物本能。

無論是童話人物、動物或者怪物,兩人作品中呈現出來的甜蜜、怪異或荒誕,就如夢中的景象,或者潛意識裡的異想。

純真的僞裝

藝術家 Nathalie Djurberg(右) 和 Hans Berg(左) | 攝影:Wynrich Zlomke

純真的僞裝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藝術評論人楊北辰表示,“怪物統禦着 Djurberg 與 Berg 的世界。這是一個狂歡節般的世界,具備着癫狂的節奏,觀者于其中需要面對各種富于挑戰性的畫面與叙事,卻又并不真的感到陌生。在這個暗黑童話的平行世界中,充滿了離經叛道的動物、形态各異的妖魔以及面目不清的人類,這些非正常的存在物勾連着諸多當代議題:從性别的流動性到身份的多重性,從欲望的資本化到無所不在的肉體與情感的暴力。”

很顯然,這很烏托邦。

那麼,脫離社會關系和資本支撐的烏托邦會走向何方?或者根本就是一廂情願?

不妨看本次展覽最讓人意外的一件作品《熊》,它是怪物般的存在,看起來像狼或者狗。它之是以面目猙獰、醜陋至極,在于其自身的貪婪屬性。根據藝術家的描述,它以人類的貪婪為食,展示了生命的混沌狀态,以及性别的流動性和多重性。

純真的僞裝

《熊》 | 攝影:Alessandro Wang

這件主要由橡皮泥捏出的作品,其不好辨識且難以描述的僞裝特征,會讓人聯想到酷兒群體和邊緣人群的身份脆弱性,以及他們對社會權利配置設定不公的抗争與辯護。

更近一步,作品所強調的僞裝,還可以了解為人類用來表達自我個性的衣裝。通常我們都會給衣裝賦予很多美好的意義,反過來了解,衣裝被賦予的意義恰好襯托了我們自身的不完美。

衆所周知,人類之是以僞裝,是為了在建構社會關系的過程中,不被淘汰或被邊緣化。不管結果是成魔、成妖或成神,僞裝都有一個純真的源頭,因為愛情,或者為了生存。

到底誰錯了呢?似乎誰都沒有錯。

當然了,不管出于何種目的,以及結果如何,僞裝都有其浪漫的部分。就像榮宅二樓展廳裡那幾個旋轉不停的巨大花台,生活永遠不會停滞不前,我們看得見和看不見的變化正在發生,不妨停下腳步欣賞眼前的一切。

還有那個自始至終都沒出現的月亮,它真的隻是洋蔥的代指?或者完全不存在?仔細想來,整個榮宅展覽現場所呈現的,不正是我們看不見的、神秘的“月亮的暗面”。

撰文: 毗圮@

圖檔來源:Prada、Wikipedi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