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追光的一年,也是情懷的一年。前有《披荊斬棘的哥哥》,後有《追光吧哥哥》,香港演員在八零九零這代人心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中張衛健比之其他哥哥們,那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光”。

關于他的光頭造型還有一段這樣的故事:
早年張衛健拍《西遊記》後大獲成功,後來在開拍《西遊記》續集的時候,卻因片酬問題與制片人産生了分歧,不僅沒有争取到權益,還被嘲諷“你不粘上毛根本不值錢”。
于是續集孫悟空的形象就換了人。後來張衛健在香港無戲可拍,就跑到了台灣發展,憑借着《少年英雄方世玉》翻紅。
再次回到香港發展的時候,張衛健念念不忘當年那句“你不粘上毛不值錢”的嘲諷,索性就幹脆把頭剃光,想要證明自己就算沒有毛也能紅,也能賺錢。
張衛健是個多栖藝人,在影視劇、綜藝、唱歌方面都有亮眼的表現,我們就分别來回顧一下吧。
他演了很多角色,在這衆多的角色裡,哪個或哪幾個是你的最愛呢?
方世玉嗎?印象中李連傑、吳京都飾演過方世玉,李連傑版的方世玉調皮随性,吳京版的方世玉一身正氣,那麼張衛健版的方世玉呢?
《少年英雄方世玉》是一部喜劇武俠電視劇,張衛健飾演的方世玉既有李連傑版的調皮随性,也有吳京版的一身正氣。
除此之外,便是他口吐蓮花的本事。比如他說:朋友呢, 一定會分擔你的煩憂,分享你的喜悅,分掉你的财産。
又比如他說:我可是又會說又能看又能打,還成為堂堂少林弟子呢,你還想怎麼樣啊,難道要他生一個武松加上包青天的混合體是不是啊?
他和他媽苗翠花的對話總是非常搞笑,現在都還能想起那樣的畫面來。
方世玉有方世玉的特點,那麼韋小寶呢?如果論角色,金庸先生最喜歡的是周星馳版的韋小寶,論在觀衆心裡,那便是陳小春版的韋小寶更讨喜。
張衛健飾演的《小寶與康熙》是在這二人之後,但播出後沒想到收獲了一大批的觀衆喜歡,可見他飾演的韋小寶也成為了經典。
張衛健的很多角色總是能創造出很多經典台詞來,韋小寶也不例外。那句天下皆知,衆人模仿的台詞說出口的時候,總有種莫名的惬意湧上心頭:
除了這兩個角色,張衛健還演過齊天大聖孫悟空,那是他早期的作品,後來在大陸發展,演過張三豐、小魚兒、黃飛鴻等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演藝圈,張衛健的努力有目共睹,他像一束光,照亮了自己的前程。
最讓我覺得有突破性挑戰的便是張衛健參加了《我是演說家》。
《我是演說家》這檔節目主持人有魯豫、樂嘉、張衛健和劉嘉玲,第二季,劉嘉玲換成了華少。
樂嘉和華少、魯豫都是非常有經驗的主持人,他們口齒有多伶俐我們是見過的,是以不管是張衛健還是劉嘉玲,都多少讓人有些質疑,甚至是擔心。
但張衛健的表現太出乎人意料了,非常驚喜!
他站在台上,台風穩健,表達自信,當時還給自己起了個外号“叔中鮮”,意思是大叔中的小鮮肉。
這個外号倒是也很恰當,因為長着一張小于同齡人的臉,又有着年輕人一般的沖勁,可不是大叔中的“小鮮肉”嗎?
他在《我是演說家》裡講述了很多自己曾經的過往,也留下了很多勵志暖心的演說,他說“怕輸的人沒有資格赢”,還說“我們要一直不斷地去嘗試,去學習”,要“永遠心懷夢想”。
男人至死是少年!這樣的張衛健怎麼能讓人不喜歡呢?
他這束光不再僅僅停留在演藝圈,而是涉足多個領域,把自己的正能量傳遞給他人,照亮他人。
《追光吧哥哥》裡張衛健第一次出場演唱的是《身體健康》,這多少讓人有點意外。相比《披荊斬棘的哥哥》,很多出場唱得都是自己的成名曲或者能夠炸場的歌曲,而張衛健沒有走尋常路。
張衛健這個名字本來就代表着情懷,他沒有拿歌曲來加深這種感情,反而讓我覺得更加舒服。
唱歌本來就是一件想唱就唱的事,但我們也清楚唱歌有時候表達的也是自己的一種态度。
這是《小寶與康熙》的主題曲《一輩子一場夢》,由張衛健演唱,歌詞自在潇灑,讓我想起曾經有一個人說過的一句話:
有夢就去追吧,不要愣在原地,不用在乎别人怎麼說,沒有人會去知會你應該怎麼做。
張衛健是一道光,照到哪裡哪裡亮,他每次演唱的歌曲總能讓人産生共鳴,他唱《身體健康》也是在傳遞一份正能量,希望所有人在追逐前途的過程中保重身體。
其實張衛健還配過音,錄制過廣播劇,演過舞台音樂劇,也當過MV導演,很少有藝人像他一樣做這麼多事的。
正如他自己所說,人就一輩子,要不斷地去嘗試,去學習,他從不擔心自己輸了赢了,我們必須接受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張衛健就是自己的光,要追也是别人來追,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