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5元梳子賣到650元,被罵智商稅仍年賺3億,進軍歐美卻不被認可

作者:野武士财經

對于已經結婚的人而言,家中肯定是要有一張屬于妻子的梳妝台的,而梳子也是家裡的必備品之一,那你知道世界上最貴的梳子價值多少錢嗎?

目前最貴的梳子賣價高達65200元人民币,隻不過也不用驚訝,畢竟這把梳子主要材質都是金銀珠寶。

但是,在中國卻有一家公司,一把梳子,即便價格如此之高,但每年的雙11中,這家公司的産品還能取得在梳子品類銷量中占30%的成績。

要知道,我們平常逛兩元店,一把梳子最多也就五塊錢,因為原材料價格足夠低,且沒有什麼加工難度,是以這種生活用品很難賣出高價錢,即便是全球奢侈品巨頭們,也沒有把梳子開發成奢侈品。

而有一家家企業,最貴的一把木梳子居然價格高達上萬元,這家企業到底有什麼來頭?

把5元梳子賣到650元,被罵智商稅仍年賺3億,進軍歐美卻不被認可

這家企業就是譚木匠,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品牌。譚木匠老闆農民出身,曾經在農村國小代課,18歲一次池塘炸魚的經曆讓他失去了右手,他曾流浪全國,靠畫畫賺錢為生,但他現在卻将譚木匠做成了上市公司。

并且譚木匠這家公司營收相當穩定,連續四年都實作了3個億左右的營收,并且在今年的雙11電商節中,譚木匠最火爆的單品賣出了上萬個。

一個幾百塊的木梳子,是正常梳子價格的十倍或者百倍,為何還能讓人們争相購買,這個品牌到底有何故事?

這就不得不提到譚傳華三個兩元錢的故事了。

救命的兩元錢

譚傳華出生在重慶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當時的譚傳因為右手受傷無法做農活,心有不甘的他離開了家鄉,開始外出闖蕩生活。

最他最困難的那段時間,譚傳華4天都沒吃上一頓飯,最後還是一位昆明站的路人看譚傳華不容易,給了他兩元錢,讓他為自己畫一幅畫。

發現商機的兩元錢

後來譚傳華漂泊到深圳後,譚傳華看到了一場木雕工藝品展銷會,想着是自己的老本行,譚傳華走了進去,他在一番了解後,得知木梳子是最好賣的,在外漂泊已久的譚傳華買了一把梳子,認真琢磨之後,信心滿滿地踏上了回家的火車。

譚傳華從這把木梳子裡看到了商機,在他看來,手工梳子工藝也不複雜,他完全可以勝任,并且還有廣闊的前景,是以他也準備着手從這裡翻盤。

很快,創業場地也找好了,是一個垮掉的養豬場廠房。

兩元錢的第一桶金

隻不過賣梳子并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第一次做出産品後,譚傳華招聘了四個小工出去叫賣,當時每個小工都背了一個大背簍梳子,但是忙活了一天之後,隻有一個小工賺了2塊錢,并且這一單交易還是一位老人看提着籃子沿街叫賣的勞工挺辛苦,才買了1把。

把5元梳子賣到650元,被罵智商稅仍年賺3億,進軍歐美卻不被認可

雖然隻賺了兩元,但譚傳華還是把這兩元錢裝訂進相框,挂在了自己辦公桌旁,他後來回憶說,這是他的第一桶金,也給予了他更多的信心。

當時市面上各類梳子數不勝數,譚傳華又是初入這行,最開始連品牌都沒有,後來跟風取的名字也跟許多廠家梳子名重合,導緻無法拓展銷量,譚傳華為了與其他梳子有區分度,他最終定下了譚木匠這個名字。

有了品牌名之後,譚傳華也注重梳子品質,當時工廠剛剛有了一些訂單,卻發現一批木梳出現了品質問題,本來有一個合作夥伴想以2元一把的價格全部收走,隻不過在當時還沒怎麼賺錢的譚傳華看來,這樣把問題産品賣出去了就是在砸自己招牌,是以他當着所有員工的面,一把火點燃了這15萬把梳子。

但是有許多員工落淚,畢竟這一燒,意味着之前幾個月的努力全部都白費了。

隻不過經過這麼一次事情之後,譚木匠的生意終于有了起色,但是新的問題也接踵而來。

按标價賣的梳子

關于梳子的定價,市場上一直飽受争議,有的人覺得即便是手工木梳,也不值這個錢,賣這麼貴的價錢還不讓講價,這老闆就是在賺黑心錢。同時内部員工也建議譚傳華可以賣便宜點,畢竟這樣肯定可以有更好的銷量,但譚傳華卻始終堅持按照标價賣,絕不講價。

這個不降價的政策在當時的确是不太符合當時的消費理念,畢竟當時國内已經有許多工廠開始做類似的産品,并且因為競争激烈,同行基本都把價格壓得很低,而一把不能講價的梳子,很容易被市場同類物品取代。

隻不過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譚木匠沒有降低價格卷入價格戰反倒讓它有了準确的市場定位,再加上譚傳華提出的梳子終身免費維修的理念,在消費者當中開始有了一定的口碑。

慢慢的,這種手工制作又帶有一種傳承意味的木梳子,開始與市面上的便宜梳子有了差別度。

同時,譚木匠這家企業還有個最為特殊之處在于員工中的殘障人士占比,譚木匠的殘障人士員工占據了總員工數量的38.8%,這一名額遠遠高于國家要求的1.5%。

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他們甯願交錢了事,也不願意雇傭太多殘障人士,畢竟對于注重生産效益的企業看來,殘障人士員工的生産力是無法滿足企業需求的。

把5元梳子賣到650元,被罵智商稅仍年賺3億,進軍歐美卻不被認可

譚傳華在采訪中也坦言,他自身就是殘障人士,是以他願意幫助殘障人士,而企業中部分殘障人士員工也承擔了木梳制作的工作,他們創作的木梳,一樣的漂亮可靠。

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後,譚木匠還把市場拓展到了海外,首先在加拿大多倫多成立了旗艦店,之後在美國紐約法拉盛區也成立了旗艦店,此後又在日本東京都橫濱市中心開設了旗艦店,專門銷售各式木梳、木鏡、手珠、發刷等産品。

譚木匠還入駐了美國亞馬遜、日本亞馬遜、ebay、Lazada等電商平台,甚至成立了美國官網直銷。原本譚木匠認為已經把産品在中國打造成了高端品牌,可以走向國際市場,無奈在海外市場的業務并不順利,譚木匠的财報使用了尴尬二字形容海外業務。

譚木匠這個品牌雖然至今并沒有成為什麼國際大牌,但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農民,憑借一把小小的木梳,從一個破舊的養豬場發展到億萬身家,這其中的辛酸與不易,也許還有很多很多。

寫在最後

你用過譚木匠家制造的梳子嗎,你覺得譚木匠的價格到底算不算智商稅呢?

譚木匠把梳子做成了奢侈品,在國内獲得了不錯的口碑,您覺得為何得不到國外消費者認可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