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藝評論|《導演請指教》:不隻是導演生态放大鏡

作者:文彙網
文藝評論|《導演請指教》:不隻是導演生态放大鏡

近來被影迷圈讨論最多的綜藝節目,非《導演請指教》莫屬。

這檔綜藝大緻可分三個環節:一是“真人秀”,我們能看到導演拍片前的準備,如何選演員、被演員選,以及拍攝中的一系列操作;二是“首映”,即作品在觀衆面前呈現;三是“映後交流”,是對作品的讨論與回報,導演之間的PK,導演和制片人之間的彼此抉擇。借此方式,節目搭建和還原了電影産業完整的小生态,帶着真實的内在驅動,車輪滾滾,向前推進。

總體來看,觀看《導演請指教》如同窺探一面鏡中之鏡。觀衆的聲音一方面來自伴随節目誕生的一系列短片,另一方面也來自對整檔節目樣貌的指指點點。是以,節目的樣态就決定了其呈現過程必然充滿多元度的互動沖撞。在我看來,衆聲喧嘩、争議連連是意料中的事。

文藝評論|《導演請指教》:不隻是導演生态放大鏡

有人質疑,節目中這樣對導演、對拍片各環節的展現“是否有必要”——就像錢鐘書說的,雞蛋好吃,有必要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嗎?作為一個電影行業的從業者,我覺得節目的嘗試還是很有意義的。

首先,電影是表演的藝術,更是導演的藝術。

著名演員梅麗爾·斯特裡普總是對她在一部電影裡的表演惴惴不安,但她總是慶幸:不管怎樣,導演才是那個對整部電影負責的人。的确如此,導演介入的通常是一部電影誕生的全流程。表演不好,那是導演選角和調教演員的失誤;劇作不好,是導演對劇情走向的把握不利;聲效不好,是導演的活兒不夠細密;攝影不好,是導演和攝影師溝通失誤……法國新浪潮的代表人物特呂弗更是早就将導演提升到“電影作者”的地位。

文藝評論|《導演請指教》:不隻是導演生态放大鏡

《導演請指教》中16位競技者大多隻是事業剛起步的導演。相對于他們較為陌生的臉龐,嘉賓席上卻有不少熟悉的演員。鏡頭掃過時能看到,演員們臉上寫滿了期待。此時你就能了解制片人席上郝蕾說的“導演有很多,但是好導演很缺”——即便功成名就的演員也來捧新人的場,因為他們很清楚導演有多核心。其中孕育的機會和可能性,正是演員孜孜以求的。

進而,對于導演的工作是什麼,為什麼電影是導演的藝術,節目也做了充分展現。

在第一個環節,從選角到拍攝,可以看到導演在選擇與被選時的尴尬,以及人選的錯位和不确定性。新人導演很少有作品能說服演員,演員們對如何選擇也缺乏參考。此時就很考驗導演的說服力及人格魅力了。節目裡展現并強調,這種能力必須是導演的标配。

文藝評論|《導演請指教》:不隻是導演生态放大鏡

籌備時間短,真正的拍攝期也就兩三天。各種狀況頻出,也是導演必須解決的局面。節目中,相國強劇組和曾贈劇組都面臨拍攝現場下雨的狀況,王晹提到兩位演員同框時間短、檔期協調難的問題,德格娜則要妥善協調主演的拍攝時間、安撫演員情緒……

有青年導演在台上解釋拍攝現場發生的狀況,以至于造成的無奈及成片的不如意之處,台上制片人立刻打斷說:這是一檔競技類節目,每個人面對公平條件,拒絕抱怨和開脫。有人對這樣的設定産生了質疑,認為如此倉促的條件,不見得就是好電影誕生的土壤。但理性來說,電影囿于商業化操作環境,受制于人員、物資、自然環境等各種嚴苛條件,确是不争的事實。即使“等雲到”的黑澤明,也一樣受資本嚴格掣肘。

文藝評論|《導演請指教》:不隻是導演生态放大鏡

電影創作者應對的條件永遠都非理想化。而導演,永遠是鐐铐中的舞者。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将缺憾鑄成藝術的一部分,就是他們的使命。拍攝影史經典《公民凱恩》的大導演奧遜·威爾斯說:“導演就是處理各種事故的人。”導演必須具有強大的統籌能力、随機應變的能力,能處理好各種人事關系,并在突發事故和條件限制中,保護自己的想法,并靠強大的意志力實作它們。《導演請指教》中,導演們面對的種種創作限制,綜合來講,我認為并沒有比現實的情況更誇張。

說到底,好的作品,才是這檔節目的硬通貨。

文藝評論|《導演請指教》:不隻是導演生态放大鏡

《導演請指教》的第一個競技階段,是對經典IP的改編。改編,實際是一種再創造。以第二期節目為例,好片子明顯受到了更多禮遇,也提升了整個節目的網絡熱度。

曾贈導演的短片《愛情》受到了格外熱議。改編短片和原作《大話西遊》在場景、電影片段、台詞上呼應着。比如原作中“下雨收衣服”,到了改編短片中成了“我來收衣服”,這樣的劇作腦洞令人會心一笑。電影的鏡像之間,也有諸多讨巧的借用和呼應。比如紫霞流淚的特寫鏡頭,在電影中成為年輕人心靈相吸的有力一筆,令男主對女主動心一刻具有說服力。更大的情感呼應或許更來自曾贈導演說的,對原片結尾遺憾的彌補、那個關于“走”還是“留”的抉擇。

文藝評論|《導演請指教》:不隻是導演生态放大鏡

《愛情》是一次非常巧妙的IP改編,故事較完整,鏡頭語言也相對成熟。張雪迎、張晚意兩位演員在鏡頭之下得到了好的發揮。并且短片帶着女性導演敏銳的觸覺,帶着失戀的感傷及治愈的力量。是以它在節目裡既獲得了好口碑,也獲得了好的上座率。

相較而言,德格娜的《回到伯勒根河》更文藝,在節目中引發争議。在我看來這部短片還是非常不錯的。盡管現場有制片人說它處理的方式不夠新穎,但我認為它在短小的篇幅裡,利用三位女性代表的三代人,在很普通的場景、簡單日常的對話中,傳達出了糾結的情感和豐富的意蘊。其中有對城市和故鄉不同的感情、記憶,也隐隐牽出尋根、死亡、信仰等主題。德格娜改編的IP是謝飛導演的《黑駿馬》,她将原片兩段畫面剪在短片的開頭和結尾,在節目中也是一項争議。在我看來,這種視覺的沖撞并不違和。德格娜在處理民族題材上的手法和品位,在短片中初現一隅,我個人認為她的作品完全具備進入國際主流電影節短片單元(繼而擴充成長片)的能力。對她的後續作品,我充滿期待。

文藝評論|《導演請指教》:不隻是導演生态放大鏡

節目中還有23歲的甯元元在拍攝《五行書院》時表現出的鮮明個性,以及吳鎮宇拍攝《記》時表現出的如他演技一般的鬼馬,等等。

在一檔展現導演風采的真人秀競技類節目中,有個核心問題非常值得讨論:究其根本,什麼樣的導演,才是一名好導演?

姜文導演曾有“四種導演”的描述:第一種有話講,還講得利索,是很牛的導演;第二種,有話講、很真誠,但講得磕磕絆絆,也是不錯的導演;第三種,沒話講,但講得利索,這就有點騙人了,但起碼能讨好觀衆;第四種,沒話講,也講不利索,這種就沒人陪着玩了。

文藝評論|《導演請指教》:不隻是導演生态放大鏡

仔細辨識姜文導演的話,他所強調的,是一個導演首先必須擁有強大自我,要有内心真正想表達的東西,然後才是娴熟的手法和技藝。就像在探讨德格娜作品時,與她同台的吳鎮宇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年輕導演關注生活,有什麼不對嗎?很多人不關注生活,隻關注觀衆。”那些隻專注于迎合觀衆的人,打造的隻能是二流作品。好的導演都帶着自己的個人風格和表達欲,哪怕是一個别人的本子到了自己手裡,他都能使作品染上自己的色彩。

節目中的各種話題營造着富有迷影精神的輿論場。這也是它值得電影從業者們關注的原因。

文藝評論|《導演請指教》:不隻是導演生态放大鏡

是以,抛開網上略顯喧嚣浮躁的讨論,作為電影相關從業者,我認為《導演請指教》還是一檔很有意義的節目。特别是對電影行業,在如今深受疫情影響略顯艱難的産業生态中,我想制作方借由綜藝外衣呈現電影行業真實生态之外,其深意更在扶植創作、培育新人,完善産業鍊。《導演請指教》的目标絕不隻是一檔任人評說的綜藝節目,它指向着當代青年導演和主流流媒體平台未來巨大包容的無限潛能。

從這個意義上看,《導演請指教》在下一盤一石多鳥的大棋。希望今天網絡讨論的熱度,能最終換來一部部紮實豐盈的作品。正是基于這個原因,讓我們懷揣憧憬,繼續關注與期待。

文藝評論|《導演請指教》:不隻是導演生态放大鏡

作者:沙丹(資深影評人、電影節策展人)

編輯:周敏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