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身邊的“榜樣”:成績是“表”,素養是“裡”

“品人文之美,探科學之妙。”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思思。

都說:強扭的瓜不甜。

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興趣加持,學習不僅不會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孩子也很難從中取得進步與成就感。

早在很久前,楊绛先生就給出了自己答案,思思深以為然。

“好的教育”首先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教育,讓他們潛移默化。這方面榜樣的作用很重要,言傳不如身教。

誠然,好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在興趣的指引下實作自主學習,拓展視野,尋求不斷地自我完善,進而形成關鍵能力與核心素養。

具備這樣習慣與學習品質的孩子,多數是可以稱得上“榜樣”的人。其實,好的榜樣有時候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學着透過表象看本質,決不能隻關注榜樣取得的成績,更要學習并鍛煉,他們身上所擁有的解決問題的底層能力。

身邊的“榜樣”:成績是“表”,素養是“裡”

想要決勝千裡必須得靠努力,但有些時候,光靠努力是不夠的!今天,思思就給大家介紹幾位“身邊的榜樣”,聽聽他們好成績背後的關鍵原因,究竟是什麼?

興趣就像可再生的“多巴胺”,可以讓孩子得到可循環的快樂。這種快樂又會讓孩子更享受過程,自主探索。是以,想要快樂學習,首要的任務就是激發學習興趣。

清源現在已經就讀于自己心儀的學府。回看過去,他發現即使再忙,有一件事兒他始終堅持做——練鋼琴,從8歲堅持到現在。他說:“我覺得彈鋼琴挺有意思,有興趣也學得快。拿到成績後,這種開心就刺激了我學習的欲望,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是以讓學習鋼琴更有趣了。”

不止是個人愛好,在學習中,清源也會從興趣出發,激勵自己主動學習。比如學習英語背單詞,清源會借助自己喜歡的電影《哈利波特》來記憶,通過有趣的情境來記憶單詞,不僅可以提升詞彙量與表達能力,英語成績也越來越好。

身邊的“榜樣”:成績是“表”,素養是“裡”

圖 | 清源的單詞筆記

有時候會很枯燥,這時“學習小組”就起到了關鍵作用。在記憶一些生澀難懂的古文時,清源爸爸就和孩子約定組成“學習小組”,一起記憶。以一種幽默有趣的方式記憶,在互動交流中,清源找到了學習古文的一些小技巧,也沒有原來那麼排斥了,願意更多地去嘗試,而清源與爸爸也受益于這種小組學習的方式,和孩子相處起來更像好朋友。

身邊的“榜樣”:成績是“表”,素養是“裡”

圖 | 清源的書架

當找到興趣時,自主學習便成為了一種覺悟,而不是一種要求。是以,當孩子們提不起興趣來,不妨停下來,和孩子一起尋找。

能力遷移,

讓知識為孩子更好地服務

習慣和行為其實最能反映一個人的能力與思維方式。這種能力與思維方式是怎麼形成的呢?非常簡單:不斷地學習與實踐。

如何讓知識與能力更好地服務于學習和生活呢?思思認為家楠是很好的榜樣。家楠是2021年浙江省的一名聯考考生,現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在父母眼中,家楠是一個有條理且注重邏輯的孩子,擅長資訊搜集與歸納整理。進入高中學習,能夠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資料與資訊也是一種能力,家楠非常重視資料分門别類的整理,放進不同的資料袋,以便自己能夠快速取用。

身邊的“榜樣”:成績是“表”,素養是“裡”

這種效率思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楠學習資訊學那段時間的探索與鑽研。他從初一開始接觸資訊學,初二開始正式學習程式設計,直至高一拿下資訊學競賽的省一等獎。能夠拿到這樣的成績,可想而知在這三年裡家楠付出了很多,收獲也不小。

這期間,大量地學習與實踐,不僅鍛煉了家楠的資訊收集、處理能力,同時一個team能夠拿到好成績,更考驗團隊小組合作與表達能力,将自己好的想法傳遞給小夥伴,進而思考如何為一個複雜問題找到相對最優解,這也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家楠的邏輯思維能力。

家楠不僅擁有關鍵能力,還擅長運用和遷移這些能力,讓其真正服務于自己的學習與生活。

拓展視野,

突破固有思維限制

認知受制于眼界,認知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與格局。開闊眼界,對于一個正在海量吸收知識的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它能夠幫助孩子提升認知,還能在關鍵時刻幫助他們快速突破學習的瓶頸期。

國文并不是嘉璐的優勢學科,但今年她考出了理想的好成績。嘉璐說,大量地閱讀幫助自己打開了視野,也讓自己順利地突破了國文學習的瓶頸期。“我初一下學期時出現了國文學習的瓶頸期,成績下滑比較厲害。初一的暑假我每天會安排三個多小時的閱讀時間,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閱讀,盡可能的避免他人的管理和要求,以自己為中心來學習國文,那個假期我讀完了14本書,瓶頸期很快就突破了。”

身邊的“榜樣”:成績是“表”,素養是“裡”

圖 | 嘉璐的國文筆記

高頻大量的閱讀輸入,使得嘉璐的閱讀速度和了解能力随之提升。閱讀能力作為我們的一項底層能力,它本身有跨學科的屬性。閱讀能力助力嘉璐突破了國文的瓶頸期,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她也能夠憑借這項能力,快速完成資訊輸入,抓取關鍵資訊,比如數學題目的審題環節,比以前更輕松了。

身邊的“榜樣”:成績是“表”,素養是“裡”

圖 | 嘉璐的閱讀書單

就在今年,嘉璐也順利進入自己理想的高中,也許這就是厚積薄發的力量。有時候,我們感到力不從心,很大程度上是被固有思維束縛住了,而打開視野就是在幫助孩子打破思維的牆,幫他們不斷積累,實作厚積薄發。

身邊的“榜樣”:成績是“表”,素養是“裡”

思思記得曾采訪過這樣一個孩子,于是便有了這段對白:

“你有偶像嗎?” “我的偶像就是我身邊的人,比如我們班的第一名,我就要向他看齊,看他是怎麼總考第一的?”

看似這個孩子是想追趕“榜樣”的名次,但他卻是在悄悄地模仿和學習榜樣的學習方法和思考方式,研究第一名的“内功心法”。

他一直在追趕榜樣的光芒,而最終這位“追光者”盧同學,在2021年以優異的成績,圓夢國防科技大學。榜樣就在身邊,朝着榜樣的方向前進,直至自己的夢想也開花結果。

思思始終相信,這群孩子正在點亮另一群孩子的熱情與夢想,而學而思素養希望能夠将這種“榜樣的力量”延續下去,幫助他們打開世界,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