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共産黨百年瞬間」賀敬之與《南泥灣》的誕生

作者: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24日消息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台共同推出特别報道《中國共産黨百年瞬間》。本期推出:賀敬之與《南泥灣》的誕生。

抗日戰争進入相持階段後,日僞軍加緊了對我敵後根據地的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對此,毛澤東發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号召,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了以南泥灣為主的大生産運動。經過三年奮戰,在缺乏生産資金和生産工具的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把南泥灣變成了“陝北的好江南”。

1943年新春佳節,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秧歌隊需要編排一組節目,慰問陝甘甯邊區“生産模範”第三五九旅的全體官兵。魯藝新秧歌運動工作委員會負責人安博找到詩人賀敬之,請他創作一首關于南泥灣的歌曲。

19歲的賀敬之被三五九旅廣大官兵開展大生産運動的熱情所感動,一氣呵成,接到任務的當天便寫出了《南泥灣》的歌詞。寫完歌詞,賀敬之找到當時魯藝的同學馬可來幫忙譜曲,馬可用陝北民歌的調式為它譜了曲。

賀敬之:三五九旅是模範,咱們走上前,鮮花送模範,感覺自己這顆心和自己的思想感情,跟這些山、水、土地,跟這些老百姓都混在了一塊,高興得不知道怎麼回事了。

賀敬之1924年出生于山東棗莊,15歲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0年,他硬是靠步行一路走到了心中的革命聖地延安,随後在魯迅藝術學院學習。賀敬之說,延安就像母親一樣,給了他無窮的力量。

賀敬之:延安對我來講,就是我的第二生命。我到延安的時候,不滿16歲,我的自然生命,也是小米飯把我養大的,我也是喝延河水長大的。延安決定了我的一生,我的人生道路、藝術道路,是以我把延安稱作母親。

《南泥灣》很快在廣大邊區和大後方傳唱開來,深深地鼓舞了正在抗戰中的全國軍民。1964年,《南泥灣》入選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從此,《南泥灣》更加廣為流傳,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也被帶到了祖國的四面八方。

監制:高岩

策劃:武俊山 李謙

主筆:王藝 季蘇平

播講:長悅

統籌:朱星曉 王澤華

制作:周天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