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t.3219
明 七峰麒麟筆架
起拍價:30萬
長:19.8cm 寬:4.1cm 高:7.7cm 重量:573g
此筆價銅制,因呈多峰山形而名,上有七峰,中峰最高,兩邊側峰漸次之。中鋒一側采用高浮雕工藝,置一麒麟,麒麟圓目闊口,回顧而望,身上鱗甲密布,獸尾毛發刻畫細膩,前足镂空,生動寫實。另一側中鋒下水紋卷曲的浪花猶如驚濤驟起,一鯉魚于波濤之中探出魚首,似要躍出水面。整具筆山皮殼蒼松翠綠,瑞獸生動,古樸典雅,為一難得書房佳器。
麒麟與鯉魚皆為古人心中之祥瑞,《禮記》載:“麟為四靈之首,百獸之先”。麒麟性溫良,“不履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是以被認為是“仁獸”,“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或“王者至仁則書”。魚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種祥瑞的崇拜。《太平禦覽》曰:“伯魚之生,适用缋孔子魚者,嘉以為瑞”。《埤雅·釋魚》載:“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
Lot.3220
明 銅鎏金獅子熏爐
起拍價:50萬
高:20.8cm
熏爐顧名思義是熏香用的器皿,此爐為銅制,蓋上置一坐獅,獅子身體體強壯,四隻肌肉分明,端坐于蓮台之上,獅子昂首張口,怒目圓睜,雙耳後聳,鬃毛外張。胸前飾有鈴铛,利爪分張,右爪踏一繡球,左爪撐地。爐身蓮花式,由三層仰覆式蓮瓣構成,蓮瓣飽滿圓潤,蓮台下置五足,足間以祥雲圖案的加強筋相連,以增強穩定性。
Lot.3222
明 銅牛樽
起拍價:60萬
高:11cm 寬:18.5cm
這件銅牛尊就是古代重要禮器,除具有巧妙的構思外,還有優美的造型。牛作叉腿直立狀,張口低首,兩角弧内折,颔下皮肉牽連贅生,讓人感覺到它全身充滿力量。頸部寬大的斜方肌剛強健勁,後雙足直立穩步,前雙足抓地斜頂,表現出起步欲鬥的黃牛姿态。雄性黃牛脊椎圓隆較高,頭頂刻有凸起旋子變形,作為裝飾。使得整個頭部的細密刻畫與身體簡單概括的大形體形成強烈的對比,凸顯出即概又不失内容的高超處理方法。該牛兩耳聳立,雙目圓睜,尤其是嘴上唇口輪匝肌層層擠壓,顯得黃牛氣勢洶洶,動态又刻畫的雄健強勁,威儀穩重。
Lot.3223
元 銅鎏金赑屃紙鎮
起拍價:15萬
長:11.8cm 寬5.5cm 高:5.4cm 重量:325g
銅鎏金赑屃紙鎮,赑屃身上飾有海水紋。龍頭,龜身,四足。頭上有角,鬃毛飄逸披拂甲上,身後有麒麟尾,面容自然精美,雙目炯炯有神,神态莊重,體态矯健,頸微昂,四肢穩固,展現了赑屃閑适之态。
赑屃,本意為用力的樣子,如《張衡‧西京賦》:「桃林之塞,綴以二華,巨靈赑屃,高掌遠跖。」;龜類動物名,又名龜趺、霸下、填下,傳說為龍生九子之一,外貌似龜而好負重,有齒,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多為石碑、石柱之底台或牆頭裝飾,屬于靈禽祥獸。明焦竑《玉堂叢語‧文學》:「一曰赑屃,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
Lot.3225
辟邪銅硯滴
起拍價:25萬
高:7.5cm 高:12cm
硯滴,亦名水滴、書滴,為研墨時滴水入硯的文房用具。該器造型為一神獸口銜耳杯形象。獸頭前伸,身軀豐滿,腹部低垂,四肢撐地作躍躍欲起之狀,動勢極強。整器圓雕表現,由于其貯水功能,造形的重心偏低,與匍匐狀的動态巧妙結合,形成統一。身軀兩側帶有羽翼作平雕處理,帶有極強的裝飾功能。獸尾粗大卷曲,從中部分叉,兩端貼于臀部。腹中空,用以儲水。背有孔,口高于體表,以防水外溢。頭頂正中有一獨角,與背部注水口相連形成一氣呵成之勢。左側腹部有一小環,栓水柱用。包漿潤澤古雅,品相儲存極佳。 辟邪硯滴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屢屢見于曆代文獻記載。
Lot.3227
清乾隆 松鶴筆筒
起拍價:20萬
口徑:7.5cm 高:11cm
此筆筒為銅制,采用高浮雕工藝,将松竹梅及兩隻仙鶴鑄于筒體之上,松樹高大,樹幹密布鱗皴瘿節,松葉茂盛綿延,修竹節節而生,直沖而上,又旁生一梅,虬枝圍抱巨杆,梅花盛開,附麗而生。有兩鶴活動于松枝間,一鶴昂首于樹身之上,另一鶴站于下方引頸而望。紋飾造型生動而不失趣味,為一難得書房佳品。筆筒底部鑄款“大清乾隆年制”。
此件筆筒紋飾寓意吉祥。松、竹淩寒,歲晏不凋;梅花傲骨,鬥雪開放:故世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又常用以比喻濁世之中,傲岸特立的君子之交。松竹梅傲骨迎風,挺霜而立,精神可嘉!松象征常青不老竹象征君子之道、梅象征冰清玉潔,寒冬臘月仍能常青,鶴經載:鶴者,陽鳥也,大喉以吐故,修頸以納新,長引頸高亢而歌,代表了喻濁世之中,傲岸特立的君子之氣。又有松者經冬不凋,鶴者天壽不可量的記載,故松鶴又代表了延年益壽而被文人所喜愛。
Lot.3230
明 鎏金九曲忍冬花紋銀盤(一對)
直徑:18.3cm 高:3.5cm 重量:444克/442克
這副忍冬花紋九曲鎏金銀盤外形為粟特金銀器制作工藝捶揲而成,具有顯著的突棱及曲線,盤腹的裝飾紋樣是唐代常用的忍冬紋。盤呈九曲葵瓣形,盤體較淺,腹壁微曲呈弧形,下部内收,底部為矮圈足。外腹九條分瓣内凹線略淺,在盤内形成九條凸起的棱線,使盤體呈九曲瓣。盤内腹沿分瓣棱線布置九株花草。盤内底心有一花蕊,之間圍繞忍冬花結并以魚子紋填底。盤外壁光素無紋。盤内外紋飾鎏金。盤底刻有銘文「南影堂禮□一十一兩」。
影堂是指寺廟道觀供奉神佛或陳設尊師真影、祖先圖像的廳堂之所。唐代詩人李遠的《聞明上人逝寄友人》中有言:「他時若更相随去,祗是含酸對影堂」。印度高僧達摩遠渡中土在嵩山西麓五乳峰的石洞中面壁九年。當他離開石洞的時候,坐禅對面的那塊石頭上,留下了他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皺紋,隐約可見,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畫像。人們把這塊石頭稱為「達摩面壁影石」,後來就把供佛像的廳堂叫影堂。由銘文可知此副九曲忍冬紋銀盤應為古時置于佛堂之中供養禮佛之用。
Lot.3231
明 銀錾刻執壺及溫碗
高:18.2cm重量:551g(酒壺)
高:11.3cm 口徑:18.9cm 重量:385g(溫酒器)
此套溫酒壺為銀制,由執壺(注子)、注碗組合而成,溫酒時将注子置于碗中,以碗中熱水溫之。執壺為斂口,溜肩,圓鼓鼓,最寬處位于壺身中部下方,慢慢内收,下置淺圈足。一側置彎曲的短流,另一側置曲柄。壺蓋微鼓,整體捶揲為荷葉形,頂置圓環由一銀鍊與曲柄相連。壺身壺身滿飾纏枝花卉紋,口沿處環飾疊壓的荷葉紋,肩部飾纏枝紋并以魚子紋填底,鼓腹處對應注碗葵瓣分置六區,每區刻畫纏枝花卉等團,豔麗非常。注碗平面呈六曲葵瓣形,碗體較深,腹壁微曲呈弧形,下部内收,底部為矮圈足。使碗體呈五曲瓣。碗外壁腹沿分瓣棱線以連珠紋分出六區,每區錾刻有雙魚、雙雁,纏枝花卉等紋飾。
,時長01:42
Lot.3232 錾刻人物故事銀茶具
Lot.3232
明 錾刻人物故事銀茶具(一組五件)
起拍價:80萬
茶盤長:41.4cm 2136g 主壺:高:22cm 1495g
罐子:19.7cm/16.5cm/16.5cm 重量:1583g/932g/945g
此套銀器共5件,有一壺、三蓋罐、一大盤。壺、罐整體形制統一,雖為國外所用器物,紋飾卻以中國傳統的紋樣裝飾,别具一格。茶壺圓蓋,盤龍鈕,龍圓睛長髯,龍角蒼勁。壺把手為竹節狀,龍形流,龍張口昂首,形象生動。壺身采用錘揲工藝,以浮雕形式表現人物故事畫面,人物布局巧妙,形神兼備,亭台樓閣精緻華美。壺腹飾花卉紋,圈足略外撇,四童手托壺底,互相顧盼,憨态可掬。三蓋罐一大兩小,罐身、罐蓋與壺身、壺蓋造型、紋飾相似。銀盤周邊用錘揲工藝以浮雕形式展現人物故事圖卷,盤心錾刻高山流水紋飾。儲存完整,品相極佳,其精美程度令人贊歎,堪稱一組銀制神品,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收藏價值。
銀戳:銀壺英文款識“KHC”為廣州十三行著名廠家其昌公司。銀盤中文款識“培記”為關聯銷售商
「物華天寶-中國古代藝術撷珍」
預展時間
Preview Time
11月28日-30日 | 10am-6pm
拍賣時間
Auction Time
12月1日 | 18:30pm
拍賣地點
北京四季酒店 五層A廳
(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