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國七雄之齊國

作者:喜歡研究曆史的大良子

齊國(前1046年—前221年)是中國曆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疆域位于現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南部。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子牙),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大國之一。

春秋時期,齊桓公首霸中原。

春秋末年,齊公族衰落,卿大夫互相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杼殺莊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慶封滅崔氏之族。慶封專齊政。次年,慶舍與栾、高(齊惠公之後)、陳(田)、鮑四族攻慶封,慶封奔吳。景公時,陳桓子施惠于民,民歸陳氏,陳氏因而強大。公元前532年,陳桓子聯合鮑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魯。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國氏、高氏(齊文公之後)立晏孺子,次年,陳僖子聯合鮑氏攻國氏、高氏,國夏、高張奔魯,遂殺晏孺子,立公子陽生為齊悼公。悼公在位四年,被殺,阚止為政。公元前481年,陳成子殺阚止,專齊政。公元前386年,陳成子玄孫太公和立為諸侯,遷齊康公于海上。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呂氏絕祀。

田齊妫姓國家,出于陳厲公之子陳完。陳與田古音相近,故古書往往作田。公元前672年,陳完入齊,事齊桓公。陳完傳五世至陳桓子,陳氏開始強大。以後陳氏逐漸兼并齊國的栾、高(齊惠公之後)和國、高(齊文公之後)以及鮑、阚等族,專齊政。田齊的國都仍在臨淄,疆域亦襲姜呂氏之舊。

田齊立國時,已經進入戰國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齊侯。太公和之孫桓公午在國都臨淄的稷下置學宮,“設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賢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認田和為齊侯。到威王、宣王時,稷下人才濟濟,成為東方學術文化的中心。齊威王任用鄒忌為相,改革政治,齊國遂強大。公元前353年,齊大敗魏軍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于馬陵。公元前334年,齊威王與魏惠王“會徐州相王”,正式稱王。威王晚年,相邦鄒忌與将軍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臨淄,求鄒忌,不勝,逃亡楚國。齊宣王時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勸說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衆”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領燕國。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戰國晚期,齊仍保持着強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齊聯合韓、魏攻楚,大敗之。公元前298-前296年,齊聯合韓、魏連年攻秦,入函谷關,迫秦求和。公元前288年,齊、秦并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号。次年,蘇秦、李兌合趙、齊、楚、魏、韓攻秦,罷于成臯。又次年,齊滅宋。公元前284年,燕以樂毅為上将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七十餘城。齊城不下者隻有莒和即墨。齊湣王逃入莒,被淖齒殺死。王孫賈與莒人殺淖齒,立湣王子法章為齊襄王。燕引兵東圍即墨,城中推舉田單為将。雙方相持達五年。公元前279年,田單組織反攻,用“火牛陣”大敗燕軍,收複失地。齊雖複國,但元氣大傷,無力再與秦抗衡。公元前221年,秦滅韓、魏、楚、燕、趙後,使将軍王贲從燕地南攻齊國,俘虜齊王建,齊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