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石學: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前身

作者:辛瓜地考古論史

一百年前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發掘被視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究其原因是他通過現代科學的方法擺脫了故紙堆,在地下找到了史書中沒有記載的史前文化。

金石學: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前身

瑞典學者安特生

雖然中國現代考古學隻有一百年,但是考古這個詞至少有近千年的曆史,這個詞最早可以追到北宋時期著名金石學家呂大臨所著的《考古圖》一書,這本書所記載的内容便是金石學。

金石學: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前身

《考古圖》

顧名思義,金石學,就是研究金石的學問。其中,金,指的是吉金,也就是青銅器;而石,指的就是石刻碑碣。總體來說,金石學是一門以古代青銅器與石刻等文物之上的文字為研究對象的學問。這個和我們目前搞文字的,古文獻以及一部分搞古代史的研究方法及方向類似。金石者,往古人類之遺文,凡甲骨刻辭、彜器款識、碑版銘志及一切金石、竹木、磚瓦等之有文字者,皆遺文也。——馬衡《中國金石學概論》

金石學: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前身

帶有銘文的大盂鼎

對于古器物上的興趣和研究自古都有。早在春秋時期,就有孔夫子實物考證曆史的事迹。寫《史記》的司馬遷也四處探訪文物古迹的自述。漢宣帝時,“好古文字”的張敞曾考釋過美陽所獲屍臣鼎;而唐代,文人們對秦石鼓上文字的考釋等,都是金石研究的執行個體。

金石學: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前身

秦石鼓文

金石學正式确立且大發展時期,還要到兩宋時期,北宋王朝為了保證政權的穩固,重文輕武,鼓勵經學。而金石之學的研究不僅可以證經補史,而且有助于複原古禮,自然為當時的學者所看重。

金石學: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前身

劉松年《博古圖》

在北宋中期,“金石學”有了較大的人發展。歐陽修的學生曾鞏在《金石錄》中,正式提出“金石”一詞。文壇領袖歐陽修《集古錄》、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金石錄》、呂大臨《考古圖》等為代表的一批著作出爐,使得金石門類逐漸形成一種專門的學問。特别是北宋時期印刷術的發明,使得金石學的著作得到一定的傳播。

金石學: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前身

李清照和趙明誠

在經曆過元明時期的沉寂後,金石研究在清代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康熙時期,清人開始極力提倡儒家經典之學。以顧炎武等為代表的學者強調“通經緻用”,重視古禮。為此,與考據學密切相關的金石學便随着這一風氣的興盛而蔚為大觀。這個時期,最具影響的當屬顧炎武的《金石文字考》、阮元《積古齋鐘鼎彜器款識》、錢大昕《潛研堂金石文字跋尾》等。特别是乾隆時期王鳴盛為錢大昕《潛研堂金石文跋尾》作的序文中,“金石學”作為一門學科正式登場:“自古及今金石學名家有歐陽修、趙明誠至顧炎武、朱彜尊等七人……遂為古今金石學之冠。”

金石學: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前身

《金石錄》

傳統的金石學與現代考古學的交集是甲骨文。光緒年間,一位叫王懿榮的文官去菜市口的中藥鋪買藥,無意中,一味叫龍骨的藥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看似平平無奇的骨片上面,似是有刀刻類型的圖案。擁有深厚金石學功力的他,認為甲骨上的字應該是比小篆更早的古文字。之後他開始系統收集甲骨文。在他之後又先後有著名的學者羅振玉和王國維收集甲骨文且有重要著作。特别是位列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賓先生最早開啟了安陽殷墟的發掘。

金石學: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前身

甲骨文

回到最初的話題,為什麼我國傳統的金石學沒發展成為現代考古學呢?要知道最初發掘殷墟的董作賓先生主要還是挖甲骨。而真正采用科學發掘方法的是後來留洋回來的李濟和梁思永。李濟曾說:“金石學與考古學正如古代的煉丹術之與(于)化學的關系”,采藥學之于現代植物學的關系。”是以一般搞三代的多少還覺得金石學和現代考古學有點關系,但是搞史前的則完全覺得考古學就是舶來品。如今争議已經蓋棺定論了,中國考古學能在1921年誕生,這是冥冥之中的緣分啊!

金石學: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前身

海昏侯墓發掘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