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俄羅斯電子戰關鍵力量 美陸軍:對美國防安全威脅很大

作者:光明網

随着全球資訊技術不斷發展,現代戰争的重心逐漸向電子對抗戰偏移,原先以火力壓制、戰略支援、機動作戰為主的戰争方式正在朝着光電輻射、電磁幹擾、通信對抗等資訊作戰方式轉變。作為“多元立體戰”的關鍵力量,電子對抗戰憑借其“軟殺傷、硬控制、高技術”的新特點貫穿戰争全過程,成為軍事家們的戰略焦點。俄羅斯作為電子戰裝備發展大國,在電子對抗領域已經有了數十年的發展曆史,電子戰裝備層出不窮,其性能特點在戰場上得到檢驗。那麼俄軍目前電子戰裝備究竟達到何水準?俄方為什麼一直沒有放棄研發電子戰裝備?未來電子戰的發展趨勢又是怎樣一幅圖景?

回顧曆史,總結經驗——發展電子戰裝備迫在眉睫

從曆史中看發展:1944年6月,同盟國強登諾曼底。雖然希特勒雖早有準備,在諾曼底半島部署了40多部雷達,但英美兩國在作戰前利用電磁信号制造許多登陸假象,希特勒信以為真,将大量兵力調至相反方向,最後20萬英美聯軍順利登陸,成功開辟對德的第二戰場。再觀1982年6月9日在黎巴嫩貝卡谷上演的貝卡古空戰,以色列以無人駕駛飛機充當誘餌,戰鬥機、預警機、電子幹擾機等多種戰機協同作戰,僅耗時6分鐘就徹底摧毀叙利亞和蘇聯的19個薩姆飛彈陣地。随着電子化裝備不斷發展,電子空間聯合作戰方式不斷應用于各個戰場,世界各國逐漸清楚認識到電子戰在戰場上的恐怖威力,電子戰在現代化戰争的重要性已變得不容忽視。

盤點俄羅斯電子戰關鍵力量 美陸軍:對美國防安全威脅很大

俄軍人員操作電子戰裝備

從叙利亞危機中看發展: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托馬斯少将稱,叙利亞戰場已成為“這個星球上最激烈的電子戰環境”。自2011年叙利亞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和俄羅斯在電子戰領域展開激烈交鋒。就叙利亞防空部隊稱,2018年4月16日夜,其攔截了來自美國和以色列兩國約10枚飛彈,但事後證明其僅是遭遇電磁欺騙。叙利亞政府軍不僅白白浪費大量防空飛彈,同時也暴露許多軍事敏感資訊。

俄羅斯在叙利亞戰區也配屬了大量電子戰裝備,多次實施電子對抗以緻盲北約的電磁偵察和情報搜集系統,持續監視部隊駐紮地區周邊的電磁環境,阻礙敵方無人機資訊傳輸通道,以確定俄羅斯在叙機關不受潛在無線裝置電磁打擊。電磁打擊在作戰中的絕佳表現使電子對抗成為未來戰場上必不可少的強大力量和決定戰争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據此,未來各國勢必會加大對電子對抗裝備的研發力度,乃至組建專門的電子對抗戰部隊。

從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上看發展:2008年俄格沖突時,因電子戰作戰力量配合失誤,俄軍在開戰之初就受到一定損失。自那時起,俄軍對電子戰的認識有了明顯變化:電子戰不再僅是一種癱瘓敵方武器的手段,更是為奪取電磁空間優勢的“殺手锏”。在這樣的認識下,俄大力推動電子戰系統的發展。2017年9月,愛沙尼亞國際防務與安全中心釋出題為《俄羅斯電子戰能力2025》的研究報告,該報告在介紹俄羅斯電子戰的軍事思想、組織架構及其未來發展的同時,表明俄電子作戰的強大實力。這一點在2014年烏克蘭沖突中得以充分展現。俄資訊作戰的發展是對每一次失敗的總結,而推出相關計劃有目的地加強電子戰能力,則是現代科技發展所逼,國際安全威脅所迫。

盤點俄羅斯電子戰關鍵力量 美陸軍:對美國防安全威脅很大

俄軍電子戰裝備

庚續輝煌,再續新篇——盤點俄羅斯電子戰關鍵力量

如今,現代戰争的電磁環境日趨複雜,為應對周邊安全形勢和地緣政治環境惡化帶來的國家安全威脅,俄羅斯不斷推出與電磁相關的新型高科技武器和發展電子綜合作戰系統。

2020年2月美國《國家利益》報道稱,俄羅斯利用“貝利納”号電子戰系統成功毀壞美國部署在叙利亞地區的兩架最先進的戰機F-22和F-35的電子元件,使其失去方向,難以返航。另據報道,2020年10月15日,俄羅斯駐叙利亞部隊使用大功率電子戰系統成功燒毀美軍多架“阿帕奇”直升機内部的電子元件,緻使直升機猛然下墜,數名美國士兵受重傷。俄電子戰系統和裝備捷報頻傳。

俄羅斯現有的電子戰裝備和具有“非對稱”優勢的電子戰系統大大提高了其在電子領域的掌控力。就俄方公開的資料來看,俄方電子戰成果很可能使美國所擁有的高科技武器優勢喪失。接下來盤點幾款性能優異的俄電子戰系統和裝備。

1、“希比内(Khibiny)”電子戰系統被稱為驅逐艦的噩夢,它是一種安裝在飛機機翼末端,體積較小的魚雷狀容器,其作用是可以使裝載戰機免受所有現代化防空武器和敵方戰機的攻擊。在接到遭受飛彈攻擊預警後,“希比内”系統會啟動“雷達保護罩”覆寫飛機,改變飛彈航道,使其無法擊中飛機,目前列裝在“蘇-30”、“蘇-34”和“蘇-35”戰機上。

2、“莫斯科-1(Moskva-1)”是一種先進的雷達定位系統,于2015年3月列裝俄羅斯軍隊,能在極低和極高的溫度下正常工作,負責為“克拉蘇哈-4”提供半徑為400公裡的電子情況。此外,該系統還可以同時為9個受控電子戰系統和防空系統設定任務,進行攻擊或防禦。作為被動探測器,“莫斯科-1”系統可在無源定位模式下偵查目标,即在不暴露己方位置的情況下發現敵方雷達。不僅如此,“莫斯科-1”系統還能差別目标的類型,并準确無誤地判斷其屬于飛彈還是飛機。

3、“克拉蘇哈”(Krasukha)是一款俄制地面電子戰系統,可以對敵方預警機的雷達發出半徑達250公裡的幹擾輻射波,在這種強大的無線電壓制下,預警機無法制導精确武器,緻使已發射的飛彈會改變其指定的飛行任務,朝着虛假目标發動攻擊,進而確定俄電子系統的安全。作為一款性能優異的電子戰系統,“克拉蘇哈-4”曾被部署在俄駐叙利亞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期間,其成功阻攔反政府武裝的數十次攻擊,幫助俄方毀壞反政府武裝無人機230架以上。總體來看,“克拉蘇哈”電子戰系統作為一款陸基機動式電子戰系統,可以用來壓制和對抗預警機、無人機、地面雷達以及偵察衛星等空天地基探測系統,進而大大提高俄電子戰裝備的生存能力。“克拉蘇哈”電子戰系統逐漸成為俄電子戰的中堅力量。

4、“圖-214R”偵察機目前是俄羅斯空天部隊列裝的最先進的偵察機。2020年3月,俄羅斯與土耳其在叙利亞的軍事沖突日益激化,兩國對立也越來越明顯。為回應土耳其的挑釁行為,俄軍加大了其在叙利亞地區的軍事輸出,并将“圖-214R”偵察機秘密派往伊德利蔔,執行偵察任務,發揮重大作用。裝備了電子情報傳感器、PTK-MPK-411多頻率雷達系統和“片段”高分辨率光電系統的“圖-214R”偵察機,能看穿地下數十米。在俄與土耳其的叙利亞沖突中,該偵察機憑借其優異的探測地下工事和紅外偵查的能力使叙利亞反政府武裝力量的僞裝徹底失去用處。此外,“圖-214R”偵察機還可進行大規模電子情報和信号情報收集、掃描地面目标和探測飛彈發射等任務。同時,圖-214R偵察機的雷達系統可以截獲飛機雷達和其他無線電信号、監聽衛星和手機通話,是俄進行電子戰的一大利器。

增強實力,制衡美國——發展電子領域獲得非對稱優勢

自2014年以來,美國和北約對俄進行圍堵和擠壓,采取了許多經濟制裁手段,緻使俄羅斯的經濟建設遭受嚴重打擊,軍隊經費大幅削減。為回應美國和北約帶來的安全威脅,俄方提出“非對稱軍事發展戰略”,由數量規模型向品質效應轉變,創造非對稱軍事優勢。該戰略成功緩解了美國和北約帶來的壓力,并在關鍵領域——電子對抗戰狠狠回擊了美北約的迅猛攻勢。

2021年7月,普京簽發新版俄羅斯《國家安全戰略》,重新确定俄國家利益、國家戰略優先方向和國家安全保障措施等。其中,在軍事方面,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強調将發展“非對稱”措施作為本國戰略發展重點,以應對外國威脅俄羅斯領土及主權完整的不當行為。在此之前,俄羅斯曾将電子戰裝備列入“非對稱軍事發展戰略”之中,并且電子戰裝備的發展增大俄軍事裝備出口量,大大促進俄經濟建設。随着智能化戰争、資訊化戰争在全球打響,電子對抗戰逐漸成為制勝現代戰場的重要手段。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又一次将推進電子戰裝備建設列為俄戰略重要發展方向。據該檔案表示:“如今,一些不友好的國家正試圖利用俄羅斯存在的社會經濟問題,煽動分裂,對我進行政治打擊,但俄羅斯成功讓全世界看到了自身經濟的韌性,展示出應對外部制裁壓力的能力。”發展電子戰裝備是發展軍事“非對稱優勢”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抗衡美國的有效手段之一。

此外,2019年,美國《國家利益》雜志曾刊登一篇美國陸軍對俄軍武器裝備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俄軍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數量雖與美軍有很大差異,但俄“非對稱能力”發展十分迅速,對美國國防安全有很大威脅。是以,繼續發展非對稱電子對抗力量成為俄制衡美國的關鍵戰略,這也是俄羅斯一直沒有放棄發展電子戰裝備的一大原因。

如今,智能化發展正在加速推進電子戰進入新領域,未來戰争勢必會朝着更深領域、更廣空間、更強技術的電子戰發展,電子戰場作為繼海陸空天四維戰場之後的第五維戰場,戰略地位日漸提高。正如普京在新版國家武器裝備發展綱要中所說:“未來俄羅斯武器裝備應使用高超音速和認知技術,重點研究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高超音速武器,以及最新情報、導航、通信和控制系統。”是以發展電子戰裝備、創造電子戰與現代戰争綜合體以及實作電子戰智能化正逐漸成為決定俄羅斯武裝力量的未來形象和作戰潛力的重要因素。

未來,電子戰在戰争中的分量一定會越來越重,加快發展電子對抗技術成為奪取戰場主動權的“關鍵之舉”。強大的電子戰能力不僅有利于保護本國軍事機關,同時也可以作為非對稱力量在國與國的試探較量中為己方赢取優勢。電子戰的能力強弱勢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戰争的勝負,發展電子對抗技術已成為當務之急。

來源: 環球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