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請指教》把觀衆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導演們拉到了評判席,和選秀選手一樣,面臨淘汰和晉級,讓人十分新鮮。節目内從制片人到專業鑒影組,很多人十分專業,言之有物,倒是讓觀衆見識到不少精彩的辯論會。隻是,某些影評人十分雙标,有的把導演評得一無是處,有的現場批哭導演,倒是有些過了。

最新一期的錢甯黃導演就經曆了這樣一次被痛批的過程。錢甯黃本身是學動畫的,他導演的相關作品也得過獎。本次他和著名主持人蔡康永進行1V1作品對抗,最後以204:210失敗,坐上待定席。兩人的作品“上座率”倒是都不算差,兩人相比,“上座率”也相差不大,但是在評價階段,兩人的待遇就大不相同了。
錢甯黃的作品《奧斯卡最佳短片》拍得十分大膽,一位導演寫了十年的劇本,卻被節目組改、被帶資的演員改,最後拍成一個僞紀錄片。這部片子裡面内涵了很多人,從節目組到資方到演員,雖然大家都知道,但是這樣直白地說出來的卻沒什麼人。是以陳祉希都贊敢拍錢甯黃短片的黃明昊實在太有勇氣了,能這樣自黑。
不過或許也隻有黃明昊敢這樣,誰有可能被遷怒,他卻不會。因為這是他拍的第一部作品,以前他戲都沒拍過,又怎麼會有轉型、幹涉劇本等劣行呢?陳祉希CUE黃明昊說他敢自黑,其實也是在說錢甯黃太大膽。而另一邊的專業鑒影組的危笑同樣CUE到黃明昊,卻是為了痛批錢甯黃。
在主持人請專業鑒影組評價時,第一個王旭東就來者不善,先諷刺了錢甯黃的片名,覺得他可以去參加空想電影節,“鼓勵”他要“加油”,還稱自己這“錘”還是輕的。後面的危笑用“憤怒”來表示他的觀景感受,甚至用大段大段的理由反對其他人“真誠”、是“文藝片”的評價,似乎錢甯黃的作品就是一無是處,不該有任何表揚。
他還給錢甯黃扣了一個大帽子,稱他隻是用影片作為道具來發洩自己的情緒,給年齡小的觀衆不好的引導。他還對錢甯黃有着一連串的質問,其中問到錢甯黃喜歡片中的哪個角色,是否支援片中導演的愛情觀。他是為了工作犧牲愛情,還是為了愛情犧牲了“心愛的黃明昊先生”。
這些話就倒是讓人摸不着頭腦了,先不說片中人物的三觀是否不正到有負面影響,就說影片裡出現的任何人物的三觀,難道都得代表導演的三觀,就不能是批判的、反諷的?再看他CUE到黃明昊的話,不管是片中還是現實中,“黃明昊先生”都不可能加上“心愛的”定語吧,這樣的說法,是否也暴露了危笑其實也是帶着情緒來評價的?
“上座率”相差不大的兩個作品,對蔡康永的評價十分委婉,叫好居多,對錢甯黃卻如此痛批,不知道還以為兩個作品是有多天差地别。鑒影組對錢甯黃說話陰陽怪氣,帶着莫名情緒,實在不是以探讨為目的的正常評價。這讓人懷疑,錢甯黃的到底是戳到誰的痛處?各位小夥伴,你們對這件事情又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