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宿松縣隘口鄉:金絲皇菊鋪就金色緻富路

作者:宿松釋出

   時下,正值金絲皇菊采摘高峰期。隘口鄉古山茶場生态農莊金絲皇菊種植基地,成片的菊花競相開放,由婦女和老人組成的采摘隊伍在花海中忙個不停。

宿松縣隘口鄉:金絲皇菊鋪就金色緻富路

  “基地每隔三四天,都要組織100多名勞工集中采摘一次菊花,每次集中采摘,都能出産1萬斤以上的新鮮菊花。”鄧正則是古山茶場生态農莊金絲皇菊種植基地負責人,今年10月底以來,他和家人天天忙碌于金絲皇菊種植基地與金絲皇菊加工廠之間,組織勞工采摘菊花、運輸菊花、分揀菊花、烘幹菊花、包裝菊花……成為每天工作的全部内容。

宿松縣隘口鄉:金絲皇菊鋪就金色緻富路

  “别看現在這裡這麼美,以前這裡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山荒地,根本産生不了什麼經濟效益。”指着泛着金光的金絲皇菊種植基地,以及綠意盎然的生态茶園,鄧正則一臉自豪。

  據了解,為了盤活家鄉閑置的荒山荒地資源,2016年,在外地創業成功的鄧正則,積極響應家鄉黨委政府号召,毅然回到隘口鄉古山村,将閑置的75畝古山茶場,以及150畝荒地流轉下來,依托豐富的茶樹資源,發展林下養雞。在林下養雞獲得成功後,為了帶動當地更多村民就業,2019年,他從外地引進優質金絲皇菊品種,興建了金絲皇菊種植基地。

宿松縣隘口鄉:金絲皇菊鋪就金色緻富路

  “為什麼選擇種植金絲皇菊?”“一是它的經濟效益高,畝産值能達到5萬元以上;二是它的用工量大,從采摘到加工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可以解決很多農村人口的就業問題;再就是帶動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每天到這裡觀光、旅遊的遊客絡繹不絕。”去年,鄧正則在基地裡種植了13畝金絲皇菊,純收入達30萬元。興許是嘗到了種植帶來的甜頭,今年他在基地裡一共種植了25畝金絲皇菊。金燦燦的金絲皇菊,不僅拓寬了鄧正則的事業發展之路,也拓寬了周邊村民的就業門路。今年60多歲的老人朱金蘭是隘口鄉古山村人,每天早上送孫子到學校後,9點鐘來到菊花基地開始工作,下午四點多收工,回家接孫子放學,一天也有個七八十元的收入。

  “這裡一年四季都有活幹,春季忙采茶,夏季忙田間管理,秋季忙采菊,一天幹幾個小時,啥也不耽誤,活兒一點也不累,大家都喜歡到這裡做工。”朱金蘭笑着說。在古山村,共有60名像朱金蘭一樣的村民,通過長年在古山茶場生态農莊做工,每年都能掙到一萬多元的經濟收入。

宿松縣隘口鄉:金絲皇菊鋪就金色緻富路

  “采菊古河畔,悠然見賬山。”在金絲皇菊種植基地左邊,是一條叫長溪河的古老河流,河水清澈見底,經年不息;在金絲皇菊種植基地右邊,是一座叫賬山的山坡,山坡上植被茂密、風景宜人。鄧正則說,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他對古山茶場生态農莊的未來發展更加充滿信心。

  隘口鄉鄉長陳大勝表示,鄉村振興,産業振興是基礎;隘口鄉将緊緊圍繞古山茶場生态農莊,大力推進農國樂園、綠色花園、産業果園建設,促進更多村民增産增收,同時将種養産業與鄉村旅遊業深度融合,賦能鄉村振興。(宿松縣融媒體通訊員 孫春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