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廬陵新區:變化在眼前 幸福在身邊

作者:井岡山報融媒體

“小區内更幹淨了,小區外更有序了,鄰裡更和諧了……”近日,說起家門口的變化,家住廬陵新區恒大帝景小區的劉阿姨贊不絕口。

過去,劉阿姨早晨出門買菜,小區裡經常能看到小廣告,小區門口時有臨時商販在叫賣,影響通行。到了晚上,有些街邊餐飲店油煙嗆人,和同好們在市民廣場跳廣場舞,又常因為噪音擾民的問題被“嫌棄”。而今,廬陵新區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劉阿姨的這些困擾被一一解決。

廬陵新區創新開展“城管沉基層、服務到社群”常态長效管理試點工作,選派15名城管隊員24小時駐點崇文、鳳凰洲、尚德、尚義、解放橋5個社群,着力解決城市管理中“橫向不到邊、縱向不到底、責任有交叉”的突出問題。

細查,變“走馬觀花”為“明察秋毫”。該區改變以往“走馬觀花”的巡查方式,要求駐點隊員真正沉入“最一線”、了解“細微處”。同時,聚焦城市建設相對滞後的地方、城市管理相對薄弱的角落、城市發展隐患相對較多的領域優先巡查、重點巡查、多次巡查,確定城市管理問題“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早處置”。巡察中,對不文明行為勸導、對需處理的情況上報、對前期整改的地方督查、對整改不力的處置。

聯處,變“九龍治水”為“攥指成拳”。城市管理涵蓋領域廣、涉及部門多,大家立場不一、意見不同,“九龍治水”現象時有發生。試點中,廬陵新區緻力建構“大城管”格局,探索建立“統一指揮、分網格負責、協調關聯、處置高效”的城市綜合執法工作體系,将違法建設管理、環境衛生管理、住宅小區管理等9項工作内容全面下沉至駐點工作隊,變“多部門管理”為“一支隊伍管理”。推動城管隊員與街道、社群、物業服務企業、小區業主委員會等主體互聯互動,變“單兵作戰”為“集團作戰”,實作城市管理與社群治理“無縫對接”。截至10月中旬,共整治亂停亂放電動車2630輛,勸離流動攤販341起,清理小廣告834處,整治超店經營289起,整治違規臨街占道堆物或占道裝修162起。

嚴管,變“點單處理”為“主動服務”。建立《“城管沉基層,服務到社群”常态長效管理試點工作督查考核評分表》,将駐點隊員的日常管理及業績評定量化為對門前三包、店招廣告、亂停亂放等9項具體名額的完成考核。同時,要求駐點工作隊落實先上路巡查後上樓辦公、先巡查重難點後分析彙報、先抓關鍵少數後提意見建議的“三先三後”工作方法,不斷提升駐點隊員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變“接到投訴電話才處理”為“主動發現問題、提前解決問題”。

“我們現在被安排在銅鑼灣商業廣場跳廣場舞,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劉阿姨告訴記者,現在小區裡的居民,無論有何問題,都是直接找這些城管隊員反映,家門口的問題第一時間就能得到解決。變化就在眼前,幸福展現在身邊這一點一滴的生活裡。

文/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郭文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