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席曾親自點名,調此人到紅一軍團:若他沒犧牲,元帥座次要重排

作者:史源曆史專欄

1955年評出的開國元帥共有十位,但在我軍曆史上有過赫赫戰功和建立人民軍隊功勞的元勳人物,自然不止十位。其中有不少人都在戰争程序當中犧牲了,有一位主席最喜愛的戰将,如果不是在1931年陣亡,那麼55年的開國元帥中勢必會有他的一個位置,此人就是“紅軍四骁将”之一的黃公略。

主席曾親自點名,調此人到紅一軍團:若他沒犧牲,元帥座次要重排

黃公略是人民軍隊建立初期,極少數的科班軍事人才,有過黃埔背景,還在湘軍當過副團級的幹部、參加過北伐戰争。黃公略更是先後參加過廣州起義和平江起義,占據了我黨早期八大起義中的兩個。這種革命經曆在紅軍進階将領當中是很罕見的。他和滕代遠,都是彭總早期在人民軍隊中最好的戰友。

主席曾親自點名,調此人到紅一軍團:若他沒犧牲,元帥座次要重排

1928年,黃公略和彭總、滕代遠一起上司發動了平江起義,後來彭總和滕代遠帶領起義的一、三縱隊上了井岡山,與中央紅軍主力彙合,而黃公略作為軍事才能和彭總平齊的主要将領,指揮第二縱隊的官兵留在湘鄂贛地區建立根據地,成為紅軍早期一支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後來黃公略所部又與彭總的隊伍合編為紅五軍,黃公略出任副軍長。

主席曾親自點名,調此人到紅一軍團:若他沒犧牲,元帥座次要重排

由于軍事才能過人,黃公略被主席看好,點名提拔為紅三軍(前期稱為紅六軍)的軍長,成為紅一軍團的重要指揮員。他和後來的林帥以及伍中豪、彭總并列為紅軍四骁将之一,四骁将當中沒犧牲的,1955年都成了元帥,而且排位很高。此時的黃公略是一個什麼地位呢?中央紅軍在1930年左右有三支主力部隊:紅三軍、紅四軍和紅五軍。紅四軍的軍長是林帥,紅五軍的軍長是彭總。紅三軍由黃公略統領,陳老總當時是黃公略的平級搭檔,擔任紅三軍政治委員,後來也成了元帥。

主席曾親自點名,調此人到紅一軍團:若他沒犧牲,元帥座次要重排

是以從早期資曆和軍事貢獻來看,黃公略如果堅持到建國後,是妥妥的元帥候選人之一,若沒有過早犧牲,開國元帥的人選和排位勢必會有所變動,一半以上的元帥不及黃公略的早期地位。不僅如此,黃攻略的經曆很特殊,他是中央紅軍裡面少數跨越了紅三軍團和紅一軍團的早期重要将領,因軍事才能得到主席的看重而安排調動,是非常難得的。紅軍曆史上第一次活捉國軍師長以上級别高官(張輝瓒),就是黃公略立下了大功。

主席曾親自點名,調此人到紅一軍團:若他沒犧牲,元帥座次要重排

老蔣十分忌憚黃公略的能力。中央紅軍被稱為“朱毛紅軍”,其實國民黨軍又把紅軍指揮核心稱為“朱毛彭黃”,那個“黃”就是指黃公略。1930年,老蔣曾經設法抓捕過黃公略的妻子和女兒,在武漢引誘他叛變。但是黃公略做了一個很多人難以了解的決定,他聲明“一刀兩斷”,堅持自己的革命信仰,不惜以家庭為代價,這件事令紅軍高層感歎不已。不過事後,黃攻略的妻女得以脫險,為他保留了骨血。黃公略唯一的女兒黃歲新女士,直到2019年才去世。

主席曾親自點名,調此人到紅一軍團:若他沒犧牲,元帥座次要重排

1931年9月15日,黃公略率部追擊國民黨軍主力部隊,但在方石嶺一帶被敵人開槍擊中,不幸英年早逝,去世時隻有三十三歲。他在生前得到過主席的極高評價,主席擅長詩詞創作,黃公略是主席第一位寫詞稱頌的紅軍進階将領:“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而在十大元帥當中,羅帥去世時主席也曾經寫過挽詩:“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主席對待愛将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處,這也從一個側面看出黃攻略在人民軍隊當中的崇高地位,絕對是元帥級别的人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