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靈ATP年終總決賽:“史上最佳”與00後球員同場競技,8人瓜分725萬美元獎金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編輯:董興生

能容納15000名觀衆的意大利都靈帕拉·阿爾皮托體育館,本周迎來了2021賽季最後一項網球盛事。世界排名前八的男子網球選手正朝着冠軍積分以及獎杯發起沖擊,此外725萬美元的總獎金也在等待瓜分。

都靈ATP年終總決賽:“史上最佳”與00後球員同場競技,8人瓜分725萬美元獎金

2021都靈ATP年終總決賽海報 圖檔來源:ATP巡回賽官方微網誌

本周開賽的都靈ATP年終總決賽看點十足。現任男單世界第一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将力争第六次奪冠,追平由羅傑·費德勒所保持的奪冠紀錄,為其堪稱完美的2021賽季再添一項榮譽。其次00後球員第一次站上年終總決賽賽場,80、90、00三代球員也将首度同場競技。

ATP年終總決賽于今年移師意大利都靈,舉辦期為5年。在此之前,這項男子網壇重量級賽事在英國倫敦O2體育館舉辦了12年,這座能容納20000人的标志場館累計吸引了超280萬人次觀衆現場觀賽,全球累計轉播觸達觀衆超8.5億人次,賽事發出了7880萬美元總獎金(約合人民币5.03億元)。

按比賽級别,ATP年終總決賽排在四大滿貫之後,但要論參賽陣容的星光密集度,年終總決賽毫無疑問笑傲網壇。

職業網球是一項幾乎全年無休的運動,以周為機關,以城市為支點,職業網球運動員需要全球參賽。從墨爾本到巴黎,從溫布爾登到紐約,從上海到羅馬,每一站比賽都有相應的積分和獎金,而積分累計對應的世界排名是球員參加不同級别比賽的重要條件,也是能否入圍年終總決賽的唯一名額。

這項誕生于1970年的賽事,在51年舉辦史中,輪轉了15個城市。上海也曾在2002年、2005年—2008年舉辦過這一賽事。德約科維奇曾多次公開表示:“我個人非常建議ATP年終總決賽進行更積極的全球輪轉舉辦,這是加速擴大這項賽事和網球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方式。”

作為一項全球運動,職業網球賽事發展帶來的變化,不僅是舉辦城市更國際化以及觀衆基數的增長,還有水漲船高的獎金。

以年終總決賽為例,1970年,斯坦•史密斯赢下首屆冠軍的獎金是15000美元。而在都靈賽場,球員即使在三場小組賽全部落敗,也會拿到17.3萬美元的獎金。而每赢一場,則會額外拿到17.3萬美元。赢下半決賽和決賽還會拿得更多,五場比賽全勝奪冠累計可收獲231.6萬美金(約合人民币1479萬元)。即使坐冷闆凳不能上場的替補球員,也會拿到9.3萬美元。

都靈ATP年終總決賽:“史上最佳”與00後球員同場競技,8人瓜分725萬美元獎金

2021都靈ATP年終總決賽獎金配置設定 圖檔來源:ATP官網

不過全球性辦賽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也受挫嚴重,衆多賽事的門票收入銳減,這導緻近兩年的網球賽事都普遍下調了賽事獎金。去年在倫敦舉辦的年終總決賽取消了觀衆入場,直接導緻總獎金較2019年的900萬美元削減近四成。

縱觀體壇,職業化程度高的項目跟聚光燈都有緊密綁定。好萊塢的宴會上,NBA球星、網球運動員都是常客。在社交媒體影響力攀升的當下,體育賽事也不得不緊握住這一流量風口。

本屆年終總決賽,主辦方ATP(職業網球聯合會)就和國外社交紅人卡比·萊姆做了一次關聯。意大利人卡比在Tik Tok(海外版抖音)有上億粉絲,是世界第二位坐擁該粉絲量的紅人。作為網球迷,卡比主動聯系了ATP希望可以做一次互動,ATP欣然接受。

進入新千年後,男子網壇迎來了截至目前史上最偉大的黃金時代。羅傑·費德勒、拉斐爾·納達爾和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先後突圍并占據一席之地,共同創造了被媒體和球迷津津樂道的“三巨頭”時代,三人分别拿下20個大滿貫單打冠軍。三位史上最成功的男子網球運動員以及衆多優秀球手将這項運動推至競技水準的新台階,也讓職業網球走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據《2021世界網球調查報告》,全球網球總人口超8700萬人,網球俱樂部數量較2018年翻了一倍,超過11.55萬家。其中中國網球總人口約為2000萬人,位居世界第二,但在基礎設施方面,中國目前的網球場地世界占比隻有8.6%,和美國的37%差距明顯。

都靈ATP年終總決賽:“史上最佳”與00後球員同場競技,8人瓜分725萬美元獎金

全球網球發展概況 圖檔來源:《2021世界網球調查報告》

都靈ATP年終總決賽:“史上最佳”與00後球員同場競技,8人瓜分725萬美元獎金

中國網球場地占比 圖檔來源:《2021世界網球調查報告》

中國位居第二的網球人口基數,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中國黃金一代女子網球運動員在國際賽場的出色發揮。例如李娜在2011年法網奪冠後,落戶中國的網球賽事進一步增多,其中包括武漢網球公開賽這樣的進階别賽事。此外,網球場地、俱樂部數量明顯增多,網球開始成為更多人的運動選項。

但競技體育終有更疊,40歲的費德勒在今年溫網後再度接受膝蓋手術,遠離賽場,35歲的納達爾也因腳傷退出了大半個賽季。34歲的德約科維奇仍處于競技巅峰,但對于ATP而言,下一個“黃金時代”在哪的答案需要快速地找到。因為ATP的管理者已經看到了WTA(國際女子網球協會)在李娜、莎拉波娃等明星球員先後退役,大小威競技水準難回巅峰的“混亂”時代,對于觀衆基礎的動搖是多麼明顯。

不論是ATP還是WTA,網球運動正在經曆切實的新變化。從比賽規則的調整到營銷方式的轉變,這項百年運動都在積極适應新一批觀衆的口味以及需求,以期進一步擴大網球的全球影響力和市場規模。畢竟在中國,2000萬網球基數也僅占總人口的1.4%。巨大潛力的亞洲市場,是ATP和WTA都瞄準的“新大陸”。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