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西洗衣工麥瓊芳,靠一把扁擔養活87個孩子,走出20多位清北學子

作者:Asher1995

她是感動百色十大人物之一,她用一根扁擔挑起了八十七個孩子的未來,她就是廣西省百色市的名人麥瓊芳,人稱“扁擔媽媽”。麥瓊芳的事迹感動了許多人。

麥瓊芳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洗衣工,她沒有念過多少書,也沒有什麼大文化。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女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在麥瓊芳撫養的八十七個孩子中,有二十個孩子考入了清華北大。人們不禁感到震驚,一名洗衣工是如何培養出20位清華北大學子的呢?

廣西洗衣工麥瓊芳,靠一把扁擔養活87個孩子,走出20多位清北學子

其實“扁擔媽媽”麥瓊芳最偉大的地方就是她心懷大愛,她有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她用善良的心對待每一個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走進麥瓊芳的故事,感受她的慈悲與善良。是什麼的契機,讓麥瓊芳成為了衆多孩子的麥媽媽呢。

“扁擔媽媽”麥瓊芳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有這樣一位偉大的女性,她是自治區的道德模範,她被人親切地稱作“扁擔媽媽”,她就是麥瓊芳,資助了八十七個孩子上學的“麥媽媽”。

在麥瓊芳的一生中,到目前為止,她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奉獻愛心上,她不圖任何回報,是世間少有的善良無私的人。遇到有困難的人,很多人都能做到出手相幫,但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幫助他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廣西洗衣工麥瓊芳,靠一把扁擔養活87個孩子,走出20多位清北學子

麥瓊芳三十多年裡,始終在做着一件事情,那就是撫養,資助有困難的孩子,以及贍養老人。麥瓊芳并不是什麼有錢人,她的能力其實也很有限。

麥瓊芳,1960年出生于廣西百色市。從小麥瓊芳的家境就很貧困,她沒有讀書的機會,是以很早就出社會謀生了。麥瓊芳知道自己沒有文化隻能從最底層做起,但是她對于生活積極樂觀,沒有灰心過。

麥瓊芳做過許多工作,最後在百色市人民醫院做了一名正式的洗衣工。工作雖然非常辛苦,但是也能夠維持基本的溫飽。在醫院工作期間,麥瓊芳結識了一個瑤族婦女。

廣西洗衣工麥瓊芳,靠一把扁擔養活87個孩子,走出20多位清北學子

這個瑤族婦女來自田林縣利周瑤族鄉平洋屯,她獨自一人去了麥瓊芳工作的醫院看病,在住院期間,她無人照料。好心的麥瓊芳經常去給這個瑤族婦女送飯,一有時間就去照顧她。

住院一個月後,這位瑤族婦女痊愈出院,這一個月裡她與麥瓊芳之間的情感越來越親密。瑤族婦女對于麥瓊芳十分感激,她邀請麥瓊芳去她們的村子看一看逛一逛。

也正是因為麥瓊芳去了平洋屯,讓她見到了那裡的人們比她的生活還要貧困艱難。那種貧困的景象帶給麥瓊芳很大的震撼。

廣西洗衣工麥瓊芳,靠一把扁擔養活87個孩子,走出20多位清北學子

在這個貧困山區裡,許多人都缺少衣物和糧食。當時正值寒冬,麥瓊芳看到村裡的人連禦寒的衣物都沒有,那種的景象讓同樣是貧困家庭出身的麥瓊芳都覺得受不了。

培養出20位清華北大學子

那一次去往平洋屯的經曆給麥瓊芳帶來了很大的沖擊,村民們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讓她很是心疼。麥瓊芳在回去以後,并沒有對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們置之不理。

她先是在自己的家中找了一些不穿的衣服和鞋子給平洋屯的村民送去。最開始麥瓊芳也沒有想那麼多,她就想着先憑借着一己之力,解一下村民們的燃眉之急。

廣西洗衣工麥瓊芳,靠一把扁擔養活87個孩子,走出20多位清北學子

去平洋屯的山路十分難走,而且還要翻山越嶺,去一次差不多就需要幾個小時。麥瓊芳把所有衣物裝進麻袋裡,然後用一根扁擔挑着,走到村裡。

這一路的艱辛對于一個女人來說,在體力上都是一種很大的考驗,更何況麥瓊芳還要挑着重重的扁擔。但是就是從那一次起,麥瓊芳把資助貧困山區和貧困學子,當成了一輩子的事。

麥瓊芳天生就是一個心善的人,她不光要讓貧困山區的村民們能夠穿得暖,她也見不得考上大學的孩子,因為拿不出學費而辍學。

廣西洗衣工麥瓊芳,靠一把扁擔養活87個孩子,走出20多位清北學子

也是在平洋屯,麥瓊芳遇見了這樣一個孩子。他和奶奶相依為命,手裡攥着錄取通知書,淚流滿面。他實在是交不起學費了,眼看着讀書的機會就要這樣失去了。

那一刻麥瓊芳心如刀割。那個孩子是她資助的第一個孩子,她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幫他交了學費。從那以後,麥瓊芳就開始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以及無人照料的孩子和老人。

麥瓊芳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洗衣工,她的錢都是自己付出艱辛的勞動賺來的,随着她收養孩子越來越多,她面臨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

廣西洗衣工麥瓊芳,靠一把扁擔養活87個孩子,走出20多位清北學子

但是無論麥瓊芳過得有多難,她都沒有想過要放棄幫助這些孩子。她的家就是這些孩子的家,那些孩子喊麥瓊芳一聲媽媽,這就讓她覺得很滿足。

在麥瓊芳撫養的八十七個孩子中,走出了二十位清華北大學子,這是多麼令人難以置信。麥瓊芳沒有什麼文化,她靠做體力勞動來賺錢撫養這些孩子,能有二十個孩子考入清華北大,确實是很不容易的。

這也是麥瓊芳最驕傲的事情,這些孩子能這麼争氣,她倍感欣慰。

廣西洗衣工麥瓊芳,靠一把扁擔養活87個孩子,走出20多位清北學子

大愛無疆

在麥瓊芳撫養的八十七個孩子裡,隻有一個是她親生的,但是這些孩子都喊她媽媽。她有一個大家庭,她用無私的愛支撐起了這個大家庭。

麥瓊芳要撫養這些孩子,又要資助他們上學,光靠一份微薄的收入是遠遠不夠的。于是她一個人又打了好幾份零工,雖然很累,也有很多人覺得她沒有這個必要,把自己弄得如此艱難,但是她是真正的菩薩心腸。

這些孩子們都十分懂事,他們尊敬這位麥媽媽,不管走到哪裡都沒有忘記她。或許大家會疑惑,一名洗衣工是如何培養出二十位清華北大學子的呢?

廣西洗衣工麥瓊芳,靠一把扁擔養活87個孩子,走出20多位清北學子

早早辍學出社會的麥瓊芳沒有太高的文化,但是她十分重視孩子們的教育,隻要能考上大學,她就想盡辦法去資助他們。這也算是填補她心中的遺憾。

在這些孩子中,學習成績好的會主動輔導其他的孩子,麥瓊芳主要是教他們為人處事,孩子們學業上的問題,麥瓊芳能力有限,主要是孩子互幫互助,互相輔導。

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社會,像麥瓊芳這樣真正做到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人并不多。有許多人經濟能力在麥瓊芳之上,但是他們也難得有麥瓊芳這樣的大方。

廣西洗衣工麥瓊芳,靠一把扁擔養活87個孩子,走出20多位清北學子

在幾十年裡,麥瓊芳不知道挑壞了多少扁擔。在平洋屯周邊的貧困山村,幾乎都留下了麥瓊芳的足迹。堅持做一件善事或許是一時興起,堅持做一輩子善事,是大愛無疆。

麥瓊芳在自己平凡的人生中做着不平凡的事,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诠釋着什麼是善良,什麼是大愛。每個人的追求都不一樣,在麥瓊芳看來,她的人生因為幫助他人而得到圓滿。

在經過媒體的報道以後,麥瓊芳“火”了起來,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她,有越來越多的人也向她伸出了援手。麥瓊芳數十年如一日,盡己所能的幫助那些貧困學生和孤寡老人。不管身份怎樣轉變,她依舊是不忘初心。

廣西洗衣工麥瓊芳,靠一把扁擔養活87個孩子,走出20多位清北學子

小結: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善良,一個人給予另一個人的真正發自肺腑的溫暖,就不可能有精神的美。”麥瓊芳幫助他人的善舉,持續了三十多年。

作為一名普通的洗衣工,“扁擔媽媽”麥瓊芳撫養了八十七個孩子,其中有二十位清華北大的學子。如果你問麥瓊芳圖的是什麼,她圖的就是每一個孩子學業有成。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裡,麥瓊芳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她沒有高學曆高文化,更沒有巨額财富,但是她做到了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在麥瓊芳身上,我們看到了何為真正的善良,何為大愛。麥瓊芳做到了真正的不求回報的去幫助他人,她帶給人們很大的精神力量。麥瓊芳是這個時代裡為數不多的,真正的好人。隻要人人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将變成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