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領域無戰事?當然不是,一場暗潮正在湧動。
11月17日,搜尋市場“老大”百度釋出了第三季度财報,百度核心業務收入為247億元,其中網絡營銷收入為195億元,占到總收入的70.8%,托管頁業務同比增長43%。也即搜尋廣告帶來的營收仍是百度的營收主力,且是穩定增長的點。
近十年,相繼湧現出阿裡的神馬搜尋、微信搜一搜、360搜尋以及頭條搜尋等産品,可以發現,搜尋一直是網際網路公司不曾放棄的方向,意圖颠覆百度的勢力一直存在。
而近半年來湧現的新勢力,則更具颠覆的實力。阿裡成立智能搜尋事業群,騰訊全資收購搜狗,再加上跨界入局的短視訊平台,10月份位元組跳動将頭條搜尋并入抖音,快手主推視訊搜尋,讓平靜已久的搜尋賽道再掀波瀾。
Tech星球獨家獲悉,抖音和快手已經在App和網頁版外部測試獨立的搜尋入口。具體的形式則是,抖音和快手将各自的搜尋以小元件的模式展示在手機桌面上,使用者可以通過手機桌面上的搜尋入口進行通路。
圖為抖音搜尋、快手搜尋、百度搜尋和頭條搜尋小元件
可以發現,“抖音搜尋”和“快手搜尋”與“百度搜尋”在手機桌面上的小元件形式上并沒有太大差別,這也意味着,抖音快手兩家短視訊平台通過在外部拓展搜尋入口,以期擷取更大的流量轉化,并在模式上向百度搜尋看齊,毫無疑問,兩家在搜尋方向上的腳步正在加快。
如今,“互通互聯”背景下,百度能夠直接搜尋京東、抖音等網站的産品和内容等,融合與競争的戲碼不斷上演。一場圍繞管道、技術、市場、營銷、産品等各個領域展開的搜尋大戰,或不可避免。
随着國内網際網路使用者的流量見頂,短視訊平台也受到了影響,抖音和快手國内兩大短視訊平台在使用者數量和使用時長方面,增長乏力的苗頭已經逐漸顯現。抖音月活相比去年6月,僅有2000萬的增長,而快手2021年第二季平均日活躍使用者數降了210萬人,平均月活躍使用者數則降了1360萬。
如何擷取新的增長,成為一道擺在“抖快”面前的課題。
從去年開始,“抖快”做出了業務上的改變,相繼嘗試了一些新的擷取流量方式,例如抖音提出社交玩法,将抖音社交打造成使用者的一種生活娛樂方式,快手則在短劇上嘗試,扶持更多的創作者,通過内容擷取新的流量。但這種長周期和高成本的獲客模式,對于網際網路的快速打法而言,并不是最高效的方式。
作為以内容見長的兩個産品,附加的新業務或功能更多的對平台的流量加持,而穩定、有效觸達的流量入口依然是“搜尋”。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今年上半年,“抖快”相繼公布了各自搜尋的資料。位元組跳動CEO張楠透露,抖音視訊搜尋月活使用者已超5.5億,“接來下的一年,抖音将加大對搜尋的投入力度”。快手搜尋負責人李岩則在快手光合創作者大會透露,快手搜尋的月活躍使用者已超2.5億。
毋庸置疑,“搜尋”已成為抖快的一大發力方向。
“抖快”的搜尋有别于百度搜尋,主要展現在結果的表達上有别于百度的圖文内容,“抖快”更注重于視訊内容的搜尋,也被稱為“視訊搜尋”,通過視訊形式來獲得搜尋結果,視訊化呈現雖然說更直覺、更形象與生動。
圖為位元組跳動的搜尋産品矩陣
“抖快”做搜尋是必要的一步,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平台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内容,從這些内容的搜尋中,抖快也掌握了大量的資料、算法資訊,現在去做搜尋是對原有内容的複用和擴張。
通過搜尋,抖快可以将大量的視訊精準的提供給使用者,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效率。其次,搜尋也能與業務進行連接配接,例如電商與搜尋結合後,形成“搜尋電商”,使用者可以直接通過搜尋關鍵詞跳轉到帶貨視訊的界面,為商家提供展示入口。
目前,抖音正朝着“搜尋電商”發力。此前,抖音測試了名為“搜一搜”的功能,使用者可在評論區進行關鍵句或詞語的搜尋,搜尋結果則可以展示與該句相近的視訊内容,不少電商創作者也參與其中,通過在熱門視訊的評論區中,留有與自己帶貨視訊内容相近的文字,可讓其他使用者對該文字使用搜一搜功能後,定位到自己的帶貨視訊處,成為一個免費的帶貨入口。
此外,抖音也不局限視訊内容,搜尋結果中也帶有頭條百科、頭條文章等圖文内容,補全其的搜尋展示内容,滿足部分喜愛看圖文内容的使用者。
而快手搜尋的定位則更加明晰,強調“用生活回答每一種生活”。可簡單了解成,通過視訊搜尋的精準結果,去解決使用者解對日常生活中的疑惑,定位更像是視訊版的小紅書。
另外,抖快也在近日都推出了站外搜尋小元件,不難看出他們希望将搜尋延伸至生态外,在外部建立新的觸達視窗,以此更容易聚焦于内容互動以及娛樂化内容帶來的流量價值。
抖快在視訊搜尋上加碼的同時,近段時間,作為圖文搜尋時代的老玩家BAT也沒閑着。
面對新勢力咄咄逼人的态勢,百度搜尋率先做出調整,開始收錄抖音、快手的視訊内容。
對于百度自身而言,百度收錄抖音、快手的視訊内容,也是互聯互通的階段性成果。現如今的百度,在抓取的内容上相比以前有所減少,而随着頭條号等新平台的崛起,創作者也不再局限于在百度上進行内容分發,百度通過收錄這些短視訊内容,将極大的豐富自身的内容度。
百度或将依靠視訊内容,打造“視訊+圖文”的資訊流,進一步鞏固自身在站外搜尋的頭部地位。但對于百度旗下的好看視訊而言,因為“抖快”的擠占,會有着一定的影響,如何平衡自家業務和第三方平台,将是百度搜尋接下來需要解決的一大方向。
在商業變現上,百度搜尋開啟了新模式,以智能小程式,發動“連結資訊”到“連結服務”的大跨越。搜尋服務将實作線上線下商業的關聯,這無疑具有更廣闊的商業價值。
阿裡在神馬搜尋業務上初嘗敗仗後,推出了誇克搜尋,誇克搜尋雖然不及百度搜尋,但依靠自己的極簡、智能等特性,赢得了一部分使用者。
今年上半年,阿裡在創新業務事業群的基礎上成立智能資訊事業群,主要聚焦資訊服務方向的智能化創新。作為其核心産品誇克,成為了阿裡切入智能資訊領域的關鍵組成部分,此次的架構調整也被外界解讀為,從工具産品到服務平台的全面提速。
目前,誇克搜尋已經連接配接UC、書旗、醫鹿等不同領域的資源,謀求豐富和完善App本身的内容生态,并精準滿足使用者在具體場景下的需求,誇克搜尋成為了阿裡生态的一個超級使用者入口。資料顯示,過去一年多,誇克App活躍使用者量增長5倍,搜尋量增長6倍,誇克成發展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搜尋服務平台。
随着騰訊正式将搜狗收入麾下,騰訊也如願整合搜狗的搜尋資源,如今搜狗已經成為了騰訊外部管道的重要搜尋入口,成為QQ浏覽器、微信的指定搜尋工具。從放棄搜尋到收購搜狗的7年時間中,騰訊明白搜尋是其不可獲缺的短闆。
當然,騰訊還有另一搜尋品牌微信“搜一搜”。最新資料顯示,微信“搜一搜”月活使用者已達到5億,當相比于抖音搜尋的5.5億月活仍有所差距,對于還在高速發展的微信搜一搜而言,搜狗已經成為了其在微信生态外的重要展示視窗,未來兩者如何深度打通,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可以看到各家并未放緩腳步,而是通過逐漸完善自身的搜尋業務體系,加強競争力。抖快發展搜尋的優勢在于内容的展現形式為視訊,有别于主流的圖文展示,可以形成差異化競争,而且視訊對實用性、操作技巧、生活類的内容有更直覺展示,能夠調動生态内的使用者去進行搜尋,并通過搜尋連接配接生态内的各業務。
但抖快的搜尋也存在着缺陷,由于離不開平台,導緻其閱聽人範圍有所局限,相反其他搜尋開始在生态之外進行大面積布局,可以對外部的流量進行實時攫取,這将拉大新老玩家的距離。
搜尋小元件的出現,雖然可以打開抖快對外部搜尋的流量觸達,但這還遠遠不夠,而且在利用搜尋連接配接各業務的方向上仍未全面展開,離“搜尋連接配接一切”的目标還有不少距離,短時間内,對于頭部搜尋平台還不能構成直面挑戰。
如今搜尋似乎有再打二次戰争的趨勢,核心原因則是搜尋對内是連接配接一切産品、内容的利器,對外則是連接配接資訊、服務的基礎設施。
資訊收集不難了解,即利用爬蟲技術從各大網站爬取使用者想要的資訊,此時的搜尋入口,成為了流量的重要來源。
競價廣告則是第一代搜尋的主要營收模式,這個市場有多大呢?據艾媒咨詢釋出的《2020上半年中國移動搜尋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移動搜尋使用者規模有望達到7.54億人。其中,網民通過移動搜尋擷取資訊的占比達到69.6%,搜尋引擎成為網民擷取資訊的首要入口,并迅速赢得廣告主青睐。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廣告主在搜尋引擎營銷上的投放意願占比已高達89.8%。
而如今百度、抖音、微信入局的第二代搜尋,其實也是張一鳴的搜尋執念再現。創業前,張一鳴曾在陳華(現唱吧CEO)和吳世春(梅花創投創始人)聯合創業的酷訊擔任CTO。隻是命苦的酷訊,和當時的搜狗、360搜尋等都沒有打敗百度。
核心原因是酷訊是定位生活類搜尋,比如機票搜尋、酒店搜尋、火車票搜尋、工作招聘搜尋等等。但這個項目誕生的過早,整個行業的技術和生态都不完善。2021年,小程式、視訊化搜尋技術等諸多能力的完善,搜尋終于迎來了第二春。
其中,位元組跳動的調整和笃定最為明顯,張一鳴将今日頭條、西瓜視訊、搜尋、百科以及國内垂直服務業務并入抖音,該闆塊負責國内資訊和服務業務的整體發展。可以看出位元組在整合自家的資訊業務,打造一個集“流量+現金”的大型收割機器。
Tech星球曾了解到,很多企業同時是位元組跳動和百度兩家的廣告代理商,位元組的搜尋業務體量雖然小,但覆寫的業務特别廣,有能力蠶食百度等搜尋企業的目标客戶。一份行業流傳的截圖也顯示,抖音不少關鍵詞的搜尋量,已經超過了百度。
市場格局或正在起變化,當然在搜尋這條賽道中,目前仍然是一超多強的格局,“一超”是百度,多強則是騰訊搜狗、抖音搜尋等後起新秀。而張小龍在2019年微信Pro公開課上,也不止一次的重點強調微信搜一搜的重要性。随着抖快的加入,帶來了新的視訊搜尋玩法,這種格局或發生改變。
無論是PC時代還是移動互聯時代,或是現在的短視訊時代,搜尋從圖文搜尋在到視訊搜尋的變換,但其始終未變的是其作為網際網路第一大流量入口和超強變現能力的地位。
随着新玩家的加入,本就激烈競争的搜尋賽道将變得越來越擁擠,但面對其帶來的巨大商業潛力和流量加持的誘惑,各方勢必會加大投入力度,開啟新的搜尋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