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讓美好發生”2021深企社會責任大會在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大廈舉辦。立足改革開放先行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粵港澳大灣區,關注第三次配置設定和共同富裕等時代命題,今年大會由南方都市報社聯合深圳市工商聯(總商會)、人民政協報·文化傳媒、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深圳市慈善會共同主辦,由南都·深圳大件事傳媒、責任雲研究院承辦,廣東省南方經濟研究院、深圳市創新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特别協辦。
活動現場,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姜建軍,南方都市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深圳大件事傳媒董事長陳文定,深圳市工商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謝振文,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深圳市政協常委房濤,全國道德模範、中建科工華南大區總工程師陸建新等上司嘉賓莅臨現場。
姜建軍高度肯定了大會的舉辦,他表示,南方都市報積極發揮媒體的橋梁作用,集衆智、聚群力,聯合多方力量共同關注善心善行,彙聚“商業向善”的力量,通過表彰先進、樹立典範,為更多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提供了可供借鑒參考的樣本案例。
——深圳市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姜建軍
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服務社會、回饋社會
近年來,深圳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不斷提高服務社會、回饋社會的意識,無論是在搶險救災的一線,還是在日常的公益慈善行動中,都湧現着一大批深圳企業的身影。據統計,疫情期間深圳企業認捐資金總數超過30億元。今年7月河南遭遇暴雨災害,深企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捐出5億多元的物資,并利用自身産品、技術、運力等優勢積極協助當地政府搶險救災,展現了深圳企業無私無畏、心系全國的責任擔當。
在響應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國家戰略上,深圳企業更是沖鋒在前。一大批企業紮根老少邊窮地區,通過産業扶貧、醫療扶貧、消費扶貧、公益扶貧、教育扶貧等方式,先行示範探索出“長效+精準”的扶貧之路。深圳企業始終不忘“先富帶後富”的初心使命。這些美好瞬間,恰好應和了本次大會“讓美好發生”的主題。
姜建軍在緻辭中表示,企業作為重要的“社會公民”,也是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主體。在新時代背景下,企業要堅持義利并舉,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要更加注重社會效益、生态效益的提升,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真誠回饋社會。“期待在政府、媒體、行業等各界合力推動下,深圳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上不斷創新發展,先行示範,更好地服務大局、服務城市、服務産業、服務民生。”
本次活動聯合主辦方深圳市工商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謝振文在緻辭中表示,企業家的使命,首先是辦好企業,為社會創造财富,這是讓美好發生的根本前提。民營企業要通過高品質發展助力夯實共同富裕物質基礎,通過推動高品質就業助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通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三次配置設定。
謝振文表示,目前,深圳正在積極建立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兩個健康”先行區,深圳市工商聯将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引導、服務好廣大民營經濟人士,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切實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困難問題,真正把工商聯打造成為值得信賴、可以依靠、感受溫暖的“民營經濟人士之家”,引導廣大民營經濟人士把握好國家、社會和企業的關系,履行好新形勢下企業肩負的社會責任,為實作共同富裕作出新的貢獻。
積極發揮媒體橋梁作用,連結多方形成合力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辦方代表,南方都市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深圳大件事傳媒董事長陳文定在緻辭中表示,目前,深圳肩負着“雙區”建設的曆史使命,也呼籲企業積極主動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作為大會的主辦方之一,南方都市報近年來通過智媒轉型,躬身入局,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換一種方式承擔媒體的社會責任和國家使命。
“值此南都入駐深圳21周年之際,我們聯合多方力量,切實發揮好媒體的橋梁作用,集衆智、聚群力,共同推動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自覺肩負起家國使命,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讓美好發生”,陳文定表示。
大會現場彙集了業内外知名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等進行内容分享,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報告釋出、獎項頒發等形式,聚焦社會責任,深入探讨企業如何獲得發展競争力的同時,實作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價值。
主題演講、主題分享:共同富裕,善念善行
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深圳市政協常委房濤帶來了《第三次配置設定和共同富裕的“深圳探索”》的主題演講。8月17日,中央财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提出,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建構初次配置設定、再配置設定、三次配置設定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自“共同富裕”提出以來,進一步豐富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内涵,而在推動共同富裕的程序中,房濤建議,在政府層面,要立法協商,民生幸福,助推政府營商營善環境軟實力;企業要商業向善、義利兼顧、基業長青;社會層面要塑造志願服務精神,調劑社會自治資源,長治久安。
具體到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擔當方面,深圳市百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淩國強帶來主題分享《善念善行,以慈善之力助力鄉村振興》。至今紮根深圳近20年,百外教育是百合集團最為大衆熟悉的闆塊,獨立辦學後百外教育連續8年排名深圳中考第一。教育成績取得的背後,是社會責任的使命擔當。
淩國強表示,作為深圳本土成長發展起來的企業,百外集團的團隊定調并不是賺很多錢,而是想做很多事。把父親遺産拿出來去梅州蓋了一個鎮的中心國小,再到貴州開辦一所十二年制的校區,再到江西羅福嶂捐了3000萬蓋一個會址,把教育帶進鄉村背後,集團一直希望傳承的是好的社會理念。“利他先行”,作為百合教育的校訓關鍵詞,強調是培養後輩胸懷,爾後才有“厚德載物”的結果。而這些深入學子心中的校訓,也會讓教育發揮更多社會效益。
圓桌論壇:深企社會責任新實踐
時代在變,但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初心使命不變。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雙碳”理念、“共同富裕”等時代命題,也在深刻影響和改變着企業社會責任的内涵和形式。在大會的圓桌論壇環節,責任雲研究院執行院長張陽光、卓越集團公益基金負責人肖興萍、恒裕集團董事長龔海鵬、鑫榮懋果業科技集團副總裁張建兵共同論道新時代命題下的深企社會責任新實踐。
責任雲研究院執行院長張陽光表示,随着時代的進步,對于企業如何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企業社會責任概念、内涵的不斷演變,外界更多的是期待企業能夠主動作為,創造更多的價值,與世界各界共享發展成果。據她觀察,目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已經從簡單的捐資贈物發展到早規劃、成體系、規範化地制定行動方案。同時企業也越來越關注如何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其中。
卓越集團公益基金負責人肖興萍表示卓越集團的慈善公益也經曆了幾個階段的變化,從捐錢到涉及覆寫多領域的公益基金,到把公益項目和員工活動結合,路徑的更新有助于帶動全員觀念的改變、慈善公益才能帶來更多社會效益。
恒裕集團董事長龔海鵬表示,目前在建項目結合“雙碳”節能的新内涵,運用綠色材料鋁模,并同步進行更多節能方面的研究。
鑫榮懋果業科技集團副總裁張建兵表示,鑫榮懋作為全國最大的水果企業,所做的事情本身就更貼近鄉村、貼近農民,結合當下消費更新下果農産品滞銷的現狀,鑫榮懋從根上盤點分析,以優化種植技術及組織管理模式,助推創富共富。
《2020-2021年深企社會責任發展報告》正式釋出
百家深企社會責任新實踐,傳播深圳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深圳經驗”
為深入了解深圳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現狀,梳理特征、總結經驗、提出建議,引導企業更加系統科學、持續高效地履行社會責任,促進企業可持續營運和經濟高品質發展。南方都市報聯合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組成聯合課題組,在今年的大會上重磅釋出了《2020-2021年深企社會責任發展報告》,展現深圳企業在社會事務中的獨特力量和責任擔當,向外輸出深圳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深圳經驗”。
報告從深圳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合資企業中篩選出100家具有較強代表性和引領性的企業作為分析對象,從責任管理、市場責任、社會責任、環境責任四大方面綜合研究,評價其社會責任發展現狀,形成《2020-2021年深企社會責任發展報告》。
在報告的釋出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鐘宏武介紹,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是實作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其中深圳在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深圳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前10名分别是騰訊、華僑城、平安保險、深圳能源、華潤萬家、華潤瓦斯、華為技術、深業集團、中國廣核、華潤創業。
報告有六大研究發現,其中,深圳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平均得分是54.49分,39家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達到80分以上的五星級水準,在全國是領先的;深圳國有企業四大責任闆塊指數整體好于民營企業,二者都更傾向于披露市場責任,在環境責任披露方面均有待提升;同時,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深圳企業積極響應政府号召,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産“兩手抓、兩不誤”,為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中,48%的企業披露了抗擊疫情投入,46%的企業披露支援所在地區抗擊疫情的具體舉措。
報告還提出了具體可行建議,責任治理是企業開展社會責任工作的組織基礎,沒有高層上司支援、具體部門的協調推進,社會責任工作隻能是紙上談兵。研究發現,33%的深圳企業高層支援和推動社會責任工作,39%的企業搭建社會責任管理架構,為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提供了決策體系群組織保障,實作社會責任體系化發展。
不過,超六成深圳企業對于社會責任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并不高,高層管理人員的帶頭作用未能得到應有展現。建議加強高層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影響力,促進社會責任管理架構有序建立。此外,報告還在資訊披露、扶貧管理體系、節能減排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和可供參考的案例舉措。
獎項頒布
八項大獎揭曉“2021深企社會責任标杆”
在大會舉辦前期,為了深入調研、科學評判,大會特别成立了“王牌調研團”,成員包括: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講席教授李鳳亮,南方都市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深圳大件事傳媒董事長陳文定,深圳市工商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謝振文,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創新與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南方雜志社黨委副書記、副社長石雄東,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深圳市政協常委房濤,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深商總會執行會長、深圳市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專家林慧,深圳市品質協會執行會長李榕,中國社會科學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鐘宏武,南方都市報編委王瑩。
在上百家的報名企業中,評審調研委員會先後走進了中集集團、康泰生物、深創投、百合集團等企業,調研企業發展及社會責任履行狀況。王瑩表示,10餘場系列深調研,關注不同領域、不同類型企業,以一種更高層次公共價值觀的深圳視角,尋找“讓美好發生”的力量。
★年度綠色發展标杆企業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
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
東海航空有限公司
★年度公益創新模範企業
深圳鍊家房地産經紀有限公司
香港希瑪國際眼科醫療集團(中國)有限公司
霧芯科技
遠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深圳全棉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霖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
★年度戰疫救災先鋒企業
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禾正醫院
國藥集團一緻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華潤萬家有限公司
深圳萬順叫車雲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深圳麥可韋爾科技有限公司
★年度鄉村振興典範企業
卓越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攜創進階技工學校
深圳市百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
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年度csr卓越貢獻企業
鑫榮懋果業科技集團
深圳市高新投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
深業集團
★社會責任創新人物
土巴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彬
鑫榮懋果業科技集團總裁張劍
華聯發展集團董事董炳根
廣東省永道生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鐘立钊
★最具家風傳承創二代
深圳市恒裕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海鵬
銀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葉家嘉
深圳市恩歌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李霖鋒
深圳國瓷永豐源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劉東豪
★年度責任人物緻敬大獎
深圳市百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淩國強
01、02版統籌:南都記者 程洋 采寫:南都記者 陳盈珊 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