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證券全球首席政策分析師張憶東認為,中國新一輪“朱格拉周期”已經啟動,以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業為特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
其中,五大賽道有望穿越波動,維持多年的高光行情。
分别是低碳科技産業鍊、“萬物智聯”産業鍊、泛軍工産業鍊、半導體為代表的高端制造、生命科技。
“雙碳”新時代,五大賽道将迎來資本開支擴張期,成為本輪“朱格拉周期”中國股票行情的主角,媲美當年的“五朵金花行情”。
張憶東認為,碳中和是全球性産業大趨勢,今年以來,國家陸續釋出了“碳中和”“碳達峰”相關的意見和通知,總體思想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将碳達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方面,強調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構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深化能源和相關領域改革。
碳中和将為全球固定資産投資帶來巨大增量。未來十年,電力部門、清潔能源基礎設施、電動車、CCUS1、工業和交通運輸中氫的使用、高能效建築物和電器的投資将持續增加。

就像是美國90年代建構資訊高速公路推動了美國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國的算力優勢将是萬物智聯時代的高速公路。中國算力處于全球前列,且中國制造業規模全球最大,但中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程序相對較慢。中國的算力優勢、資料資源禀賦将助力制造業實作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動制造業走向智能制造的工業網際網路。
張憶東認為萬物智聯相關産業鍊比如數字經濟、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新基建是結合中長期産業更新、促進新型城鎮化和中短期穩增長的抓手。
張憶東認為“軍民融合”有望帶動制造業更新,相關的先進制造的産業鍊,專精特新“小巨人”有望受益。
國内晶圓廠對于核心供應鍊自主可控的需求日益增強,國産化速度将進一步提速,國内半導體裝置及材料廠商也在各個細分環節積極布局并實作突破。
根據興業證券電子團隊的判斷,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供需偏緊的情況下,國内晶圓廠/存儲廠進入資本開支高峰期,國内的晶圓廠/存儲廠在技術工藝上實作突破後,正進入加速擴産期,對應資本開支也進入爆發期,測算未來三年CAGR 30%以上增長;同時,目前環境下國内客戶紛紛加速推進國産化程序,裝置、材料廠商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十四五規劃綱要談到:“推動生物技術和資訊技術融合創新,加快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育種、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産業,做大做強生物經濟。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産業化應用,培育具有國際競争力的種業龍頭企業。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方式,建設智慧農業。”
張憶東認為生物科技、農業現代化有望迎來發展機遇,農業現代化可聚焦:農産品供給安全、生物育種産業化、農業科技。
張憶東分析,“五大賽道”的行業景氣度周期持續得到驗證,A股相關闆塊ROE穩步提升,其中半導體2021年中報的ROE TTM為11.1%,已經處于過去十年的高位。電力裝置新能源ROE創下過去5年新高,此外,通訊、國防軍工、生命科學ROE自2019年迎來中樞擡升的态勢。
而且五大賽道市值占比不斷提升,市值占比實作翻倍,但絕對水準并不高,截至2021年9月僅占12%;電力裝置及新能源和半導體是市值擴張的主力軍,但是計算機通訊、軍工的市值擴張相對落後。
來源:興業證券張憶東,标題:《找尋自信的力量——2022年中國權益市場(A+港股)年度投資政策》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下傳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