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州大學:高品質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作者:紫牛新聞

日前,參照國際化大學校園标準建設的蘇州大學未來校區首期正式啟用。該校區東臨京杭大運河,北依勝地生态公園,總占地面積1000畝。這是蘇州大學與吳江深化全面合作的重大項目,也是蘇州大學黨委将“我為群衆辦實事”貫穿黨史學習教育始終、穩步推進的校級重點實事項目。

蘇州大學:高品質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蘇州大學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統一部署,緊扣融合推進“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與“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 讓信仰為青春賦能

“同學們,你們與百年相遇,和時代同行,在未來的大學學習生活中,期望你們立大志、堅定理想信念,明大德、服務祖國人民,成大才、勇于探索真理,擔大任、自覺砥砺奮鬥!”9月初,在蘇州大學組織的2021級新生線上入學教育中,校黨委書記江湧以“弘揚光榮傳統 傳承紅色基因 努力成為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為題,向6000餘名滿懷憧憬的蘇大“萌新”們專題講授“大學第一課”。

10月25日,學校隆重舉行的2021級新生開學典禮,又以一場振奮人心的“萬人思政課”浸潤學生心靈。典禮上,校長熊思東一番胸懷“國之大者”、成就出彩人生的主題講話發人深省,教師代表、知名校友關于牢記使命擔當、練就過硬本領的諄諄教誨,無不引導着廣大青年切實将偉大号召轉化為奮勇前行的實際行動。現場,青年學生們“振我家邦,争做強國青年”的铮铮誓言響徹校園,奏響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最強音。

蘇州大學:高品質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一直以來,蘇州大學都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新生入學教育開始就融入不可或缺的思政教育。今年,适逢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當黨史學習教育點亮“新生第一課”,意義更深遠,分量更沉甸。

“七一”以來,聚焦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這一核心任務,蘇州大學黨委先後召開各類會議20餘次,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和黨史學習教育的最新重要講話、重要文章和重要訓示批示。校上司和處級以上上司幹部帶頭學黨史、講黨課、抓項目,示範帶動全校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累計開展集中專題宣講59場。

正逢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隆重召開,蘇州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日前專程前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農村、改革開放代表性視窗的常熟蔣巷村,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會。

黨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為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入腦入心,學校依托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網站、海棠花紅先鋒陣地、《百年信仰》專題劇情片等打造多矩陣黨史學習教育宣傳網絡。學校兩門微課視訊入選教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聯學聯講聯研活動思政課示範“金課”。

此外,各學院(部)、部門機關也結合自身特色下功夫、抓落實、求實效,形成各具特色的學習機制。其中,敬文書院依托敬文講堂,開設“與全國勞模對話”系列信仰公開課,邀請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等進課堂,講述百年黨史中新時代奮鬥者的故事,把學黨史和育新人有機結合。傳媒學院創新學習教育形式,将黨史學習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開展劇說黨史、圖說黨史、口播黨史的沉浸式學習,努力營造“人人學、時時學、處處學”的黨史學習教育氛圍。各研究所學生培養機關根據學科專業特色,設計了涵蓋“理想信念與價值追求”“黨史學習”等衆多闆塊的入學教育内容,全方位、立體化領航學生厚植家國情懷,努力成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先鋒力量。

汲取紅色力量 踐行使命擔當

用好紅色資源,才能在學思踐悟中築牢青年思想根基。不久前,由蘇州大學東吳劇社、蘇州大學東吳藝術團排演的原創話劇《丁香·丁香》通過大學生的生動演繹,诠釋了英烈校友丁香烈士為了理想信念而奮勇獻生的感人故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該作品入選“江蘇省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在畢業季連續公演兩場,掀起了理想信念教育的紅色高潮。

蘇州大學:高品質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青年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如何運用好百年黨史這部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來鑄牢青年學生的成長底色?蘇州大學着眼于以實踐活動為載體,推進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助力大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在社會實踐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真正上好“大思政”這門關鍵課。

今年暑期,蘇大體育學院“百年紅色影像記憶實踐團”實地探尋家鄉紅色基地,用相機記錄下一幀幀革命畫卷,以圖檔、音頻和影像為載體,把走訪所獲的素材精心制作成黨史宣講小視訊,并依托學院團學微信公衆号,帶領其他同學一起“線上”尋訪各地革命博物館,探尋紅色記憶。2020級運動訓練專業大學生丁玲茹表示,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通過尋訪紅色足迹深刻了解了中國共産黨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光榮與偉大,自己也在實踐中受益匪淺,彙聚了奮進力量。

學以緻用,是将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專業實踐的更好升華。蘇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百名學子看百企”實踐團隊先後走進多家企業開展實地調研,結合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及企業自身發展曆程進行理論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成果進基層進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實踐還為國家級一流大學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改革創新采集了鮮活教學案例。“通過實踐,不僅增強了我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發展實際問題和新時代企業黨建前沿問題的了解,更增強了青年學子的使命感和責任感。”2019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碩士研究所學生王雪有感而發。

據悉,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蘇大先後組建537支實踐團隊,89支青年紅色宣講團,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融入理論宣講,将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共建聯學,将傳承紅色基因融入實際行動,并依托各地紅色資源,深入鄉鎮街道、社群、學校宣講“黨史”“四史”,開展了“百年輝煌青年說”理論宣講、二十一學院(部)黨史聯學、“聯學共建青進基層”等多樣主題特色活動。

蘇州大學:高品質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正是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汲取力量,今年暑期,蘇大“助禾計劃”實踐團在河南新鄉開展支教實踐過程中雖突遇河南特大暴雨,隊員們迅速化身防汛救災小隊,積極協助受災居民安置工作,并與線上課程同步穿插,講述防汛逃生知識、生理健康課程和特殊時期心理輔導,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使命和擔當。

協同關聯為師生辦實事、解難題

11月17日,一場踐行立德樹人使命的開放式主題黨日活動在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防護學院火熱舉辦。會上舉行了首批18位德政導師與學生的“共悟共建”結對儀式,大家圍坐一堂,就放醫傳承“兩彈一星”奉獻精神、年輕科學家的成才之路等話題進行了充分交流。同學們踴躍提問,教師們盡心答疑解惑,大家都稱,這是一次面對面、心貼心的深度對話。

該學院同心同德育新人的積極舉措隻是蘇大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優秀人才的一個縮影。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學校黨委常委會研究成立20個工作專班,結合貫徹學校第六次發展戰略研讨會和“十四五”規劃,積極謀劃實施了一批重點工程、重大項目。

以“一站式”學生社群綜合管理模式改革為例,在德政導師制建設、書院制改革等工作基礎上,學校圍繞打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後一公裡”,以“鑄魂逐夢”工程為統攬,實施了輔導員“1+N”領航計劃、“五育融合”計劃、“8+N”融通計劃、“成長陪伴”計劃等“四大計劃”,融合推進一流大學和卓越研究所學生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推動上司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務力量下沉學生中間,統籌解決學生宿舍條件更新改造、新文科新工科新醫科建設、學生社群黨建等重點工作。

蘇州大學:高品質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目前,各學院(部)已為2021級全體大學新生配齊“導師”和“導生”,一支“德政導師、學業導師、生活導師”為一體的陪伴隊伍全面“上崗”。蘇大也入選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群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機關。

為了全力保障學生高品質充分就業,學校今年還将“推進更充分更高品質就業計劃”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衆辦實事”重點實事項目,全校就業工作實作“一盤棋”,将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直接納入所有機關部門和學院學部的年終考核。通過舉辦線上線下綜合招聘會15場、專場宣講會297場,提供崗位4萬餘個,畢業生報考西部計劃、蘇北計劃等項目人數較去年實作翻番。

着眼解決師生“急難愁盼”問題,蘇大推出以數字化、鏡像化、智能化的“雲中蘇大”App為載體,設計研發“公開議案”菜單欄目,為師生提供反映資訊的管道,并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組織實施“關愛教職工幸福感計劃”。截至目前,均由校上司領辦的15項校級重點實施項目已有7件辦結,其餘項目也在收尾階段。

在進一步摸排訴求、摸排項目的基礎上,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保障改善民生、服務高品質發展等6個方面内容,學校已征集到融合推進“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與“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新項目70個、黨史學習教育長效機制建設項目62個。

蘇州大學:高品質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一系列改革發展的新變化讓師生切實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新氣象,也為學校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在教育部首輪“雙一輪”建設績效評價中,蘇州大學被評為第一檔次——建設成效“顯著”。蘇大黨委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号,并受到黨中央表彰,在第二十七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作交流發言。

“學校紮紮實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提升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也凝聚起推進學校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力。下一階段,我們還将繼續在學懂弄通上再下功夫,在融合推進上再下功夫,在鞏固拓展上再下功夫,以高品質黨史學習教育推動學校更高品質的發展。”蘇州大學黨委書記江湧堅定地說。

蘇州大學:高品質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顧秋萍 通訊員:姚臻 楊舒婷

校對 蘇雲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