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在讀《紅樓夢》時有沒有一種感覺:第一遍當故事來讀,讀多了便當曆史來讀。毛主席1964年8月在北戴河對幾位學者說了一番話:“《紅樓夢》我至少讀了五遍,我是把他當曆史讀的。開始當故事讀,後來當曆史讀。”

如果讀過幾遍《紅樓夢》,便會發現它确實與清代的曆史以及諸多制度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說,賈府中所使用的丫環奴仆的數量,就側面反映出了清宮的一些規制。
第二十九回,賈母帶領全家到清虛觀打醮,這事兒成了丫環們的特大喜訊,“那些丫頭們天天不得出門檻兒,聽了這話誰不要去,便是各人的主子懶待去,他也百般撺掇了去。”
“丫頭們天天不得出門檻兒”這個話洩露了天機。清代的王公貴族、官宦人家,乃至土财主,家家都有使喚的丫環,這些丫環都是有相對的人身自由的,有事還是可以出門的。唯獨清宮的宮女們,天天不得出門檻。
根據《内務府則例》的規定,宮女在服役期間是不得出宮門的。不僅如此,沒有主子的許可,連規定的服務區域也不能出。隻有到了每月的初二,在神武門西邊的城牆豁口,允許宮女隔着栅欄和家人說上幾句話,把宮裡的賞賜物品和月錢交給家人。
宮女不得出宮,要買針頭線腦一類的日常用品,也隻能找平時關系不錯的太監到街上代買。賈府的情況也是如此,大觀園的小姐和丫環們被束縛得很緊,不準離開府邸,買東西要由買辦代買,這在一般的王公貴族之家,顯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從丫環奴仆的數量上,也能說明賈府的等級高得離譜。第五回中,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到薄命司金陵十二钗的簿冊僅收錄十二人,不禁發問:“常聽人說金陵極大,怎麼隻十二個女子?如今單我們家裡上上下下,就有幾百女孩兒呢。”
後面的很多章節中,也有幾次提到賈府的人口數量,第五十二回中,麝月說:“家裡上千的人,你也跑來,我也跑來,我們認人問姓,還認不清呢!”。
這麼算來,賈府的丫環奴仆數量最少也得有五百人,這個數字是十分龐大的。按清制,和碩親王府中,有品級的職官,加上太監、丫環,以及看家護院的佐領下人和披甲人,也隻有數百人。而且,王府職官、披甲人等都是朝廷的編制,是可以來回調動的,真正屬于王府奴仆的,也不會超過上百人。
退一步說,就算有數百奴仆,清代王府的規模也就那麼大,空地也不多,如果到過恭王府的讀者,悉心體會一下,能安置下幾百個奴仆嗎?
顯然,清代京師中能容納這麼多奴仆的隻有一個地方——紫禁城。康熙四十九年,康熙帝谕大學士:“明季宮女至九千人,内監至十萬人,飯食不能遍及,日有餓死者。今則宮中不過四五百人而已。”康熙晚年還提供了一個更為準确的數字:宮内所用太監不過七百人,宮女不過五百人。
清宮中所用的宮女也不過五百人,試想一個公爵的府上,怎麼能和宮中相比呢?盡管曹雪芹在小說中并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丫環奴仆數字,但在賈府奴仆的編制序列中,還是可以得到一個大緻數字的。
比如第三回中給出了一個主子級别人物身邊的奴仆構成:“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個老嬷嬷;除貼身兩個丫環外,另有五六個灑掃房屋往來役使的小丫環。”不難算出來,賈府每個主子級人物需要十二三個奴仆服侍。
這個固定的配置,恰好也和後宮中的那些主子們相對應。清宮内廷是由一個個嚴格等差的小班子組成的。即一個後妃級人物及周圍的服務人員,人數也是從幾人到十幾人不等。
對于使用宮女、太監的數量,清宮是有明确規定的:皇後宮女10人,皇貴妃8人,貴妃6人,妃4人、嫔2人。也就是說,服侍迎春的丫環最少也是妃子等級了。
曹雪芹這是在借着賈府之名,實際上是在描繪清宮内廷的一些制度。這就是我們在讀小說時,往往有時分不清某個人物的具體定位,像賈母有時是個國公夫人,而有時又像是皇太後。
那麼曆史上真實的曹家到底有多少奴仆呢?遺憾的是曹家被查抄時沒有留下具體的清單,但被雍正同時抄家的還有蘇州織造李煦,他們家的情況和曹家大緻是一樣的。
根據雍正元年四月九日《總管内務府奏查抄李煦家産情形折》記載,内務府大臣彙報的查抄結果時說:查得李煦家産,估銀十二萬八千四百七十七兩餘,住房二百三十六間,奴仆八十二口,以及衣服、器具等物……
這個數字還是比較靠譜的,大緻推算,曹雪芹家被抄時,其奴仆人數也不會超過82口這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