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研會現場。
紅網時刻11月19日訊(記者 潘錦 通訊員 朱明松)無旅遊拳頭産品、無核心旅遊區域、無專業人才,“三無”的現狀讓長沙浏陽市官橋鎮蘇故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程争林頭疼不已,這也是長沙商貿旅遊職院旅遊規劃團隊近5個月來一直在思考和破解的難題。
近日,在該校黨委副書記李晖教授帶領下,長沙商貿旅遊職院《蘇故村全域旅遊規劃》編制團隊一行10人又踏上了赴官橋鎮蘇故村的調研之路,這是自今年6月校村建立幫扶關系後,該校的“規劃”編制團隊第四次到實地開展調研。
蘇故村地處浏陽市西南、官橋鎮東南部,面積23.4平方公裡。該村無工業産業,農業資源相對貧乏,2010年被認定為省級貧困村,2015年摘貧脫帽後,村委确定了依靠綠水青山的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的思路,建設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山水蘇故 幸福慢村”。
“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來旅遊休閑的爆棚,遊客日均超過1000多人,但我們的客房隻有150多個床位,就餐供應量不足,停車難,很難留住客人。”程争林說,由于基礎設施落後,管理跟不上,旅遊規劃不系統不科學,經常導緻遊客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為避免再次發生類似情況,科學的鄉村旅遊規劃勢在必行。
調研會上,長沙商貿旅遊職院“規劃”編制團隊和鎮政府主要上司及蘇故村村委負責人研讨交流,聽取了村、鎮主要上司對規劃的意見與建議。
“做好旅遊規劃,挖掘曆史典故,講好官橋故事,提升文化底蘊。”官橋鎮黨委副書記張世敦認為,該校規劃編制團隊提出的“一心一帶三區十項目”的總體布局、逐漸打造出“慢遊、慢韻、慢趣、慢品”系列主題産品的定位精準,非常貼近蘇故村的實際,“四大品牌”的提法也很到位。
占地面積約5000畝的浏陽市職教城将落戶官橋鎮,如何為這近10萬師生員工提供優質的旅遊服務?這是規劃編制團隊面臨的新課題。
李晖說:“下一步,學校将進一步加快推進相關規劃的編制,更加精準地把握國家、省市關于鄉村振興的政策和形勢,抓關鍵、找舉措,加強深度調研,為蘇故村旅遊業發展出謀劃策,做好服務。同時,在編制規劃時要系統考慮如何解決用水的沖突、用地的沖突、用錢的沖突以及文化和文化人的沖突,對标3A景區的建設标準補短闆強弱項。”
推進此項規劃編制工作是長沙商貿旅遊職院作為浏陽市官橋鎮蘇故村駐村幫扶後盾機關結合蘇故村現實需求而開展的重點幫扶舉措,在逐漸落實物資幫扶、智力幫扶的基礎上,對照《長沙市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市規劃綱要(2021-2025)》要求,按“搭建校地深度合作平台,集結精幹力量,精準對接幫扶,實地調研在先,規劃編制先行,長期長效幫扶”的基本工作思路,成立由校外規劃專家、優質規劃編制公司、村鎮上司、校内專家共同組成的鄉村振興“智囊團”,通過深挖該村旅遊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精準定位、合理布局,謀劃好蘇故鄉村旅遊發展路徑與前景,引導并推進蘇故村村域旅遊建設。
鄉村振興、教育先行。李晖表示,作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和“雙高計劃”建設校,長沙商貿旅遊職院把服務鄉村振興國家戰略作為學校辦學的職責所在。學校定位“立足長沙,服務三湘(湘菜、湘商、湘旅)”,緊密結合學校辦學特色,近年來主動承接了對新疆、西藏,以及湖南懷化和湘西鳳凰等地的教育扶貧工作,取得了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