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編譯 今天是世界廁所日 今年的主題是“重視廁所”全球75億多人 有36億人沒廁所可用

作者:華商報
編譯 今天是世界廁所日 今年的主題是“重視廁所”全球75億多人 有36億人沒廁所可用

11月19日是世界廁所日,今年的主題是“重視廁所”。人的一生中約有3年的時光是在廁所裡度過的,可全球75億多人,有36億人沒有廁所可用……

>>資料

20億人使用被糞便污染的飲用水源

每天700名五歲以下兒童死于腹瀉

為了讓更多人關注貧窮、落後地區的衛生問題,自2013年開始,聯合國将每年的11月19日定為“世界廁所日”。

2021年世界廁所日的主題是“重視廁所”。據聯合國資料,全球36億人至今沒有廁所可用,至少有20億人使用被糞便污染的飲用水源。每一天,有超過700名五歲以下兒童死于與不安全飲水、不安全衛生設施以及不良衛生條件有關的腹瀉。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廁所能夠拯救生命、增強性别平等、促進全社會的進步。在廁所和衛生設施上每投資1美元,就會有多達5美元的回報,包括節省醫療費用、改善健康、提高生産力、促進教育、增強就業。值此世界廁所日,讓我們信守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的承諾,采取行動應對全球衛生危機,到2030年人人享有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

>>印度

5年蓋了1億間廁所

不少群眾還是喜歡露天便溺

2015年,全球約9.5億人是在露天便溺,其中印度人就有約5.69億。印度每年有14萬年齡不足5歲兒童死于腹瀉。

由于缺少廁所,不少印度女性隻能在黎明或者黃昏到僻靜的荒郊野外友善。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料,印度每22分鐘就會發生一起強奸案,50%的強奸案都發生于女性在野外如廁之時。

2017年“世界廁所日”的報告顯示,印度約7.32億人無廁所可用(約占印度人口56%),相當于歐洲人口的總和。如果這些沒有廁所的印度人排成一隊的話,可以繞地球整整四圈。

印度總理莫迪在2014年上任後發起了“清潔運動”,從世界銀行貸款15億美元,目标是在2019年徹底消除戶外便溺的陋習。2019年10月,莫迪發表公開演說:“我們在5年内蓋了超過1億間廁所,完全消滅了印度在戶外便溺的陋習!”

為了鼓勵群眾上廁所,印度政府利用電視、報紙、廣告牌等曝光那些露天如廁的群眾;城市地區還會派出專門的水車,發現有人随地大小便立即使用高壓水槍猛沖;有的地方還規定群眾每上一次廁所便獎勵1盧比;一些地方政府規定公職人員和政府官員如果沒有和家裡廁所的合影照片,就扣除工資,甚至免職。印度政府甚至還打出了“無廁所無妻子”的口号,如果婚禮上新娘新郎在自家廁所合影拍照,政府還有額外的獎勵……

據《衛報》報道,印度政府為自建廁所的家庭補貼75%的建造成本,可這些建好的廁所,有的變成了儲藏室,有的變成了小商鋪,有的用于堆放谷物、還有的則養滿了家畜。

2019年12月,美媒卻爆出仍有4.5億印度群眾在露天便溺。專家表示,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許多印度教徒将潔淨視為聖物,視廁所為不潔之地,因而對家用廁所避而遠之。印度的廁所基本上都是公廁。由于種姓制度影響,打掃廁所被認為是隻有低種姓賤民才做的事情,導緻公廁清潔工職位長期空缺。久而久之,政府投建的公廁也被荒廢下來。

>>美國

群眾飽受公廁短缺之苦

流浪漢無奈隻能穿上紙尿褲

今年3月,《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名為《美國,一個沒有小便自由的國度》的報道,立刻引發網絡熱議,引起了廣大美國群眾的共鳴。

文章表示,令美國最顔面盡失的基建失敗是缺乏公共廁所,呼籲拜登總統出台解決膀胱和腸道之急的基建計劃。

在文章中,美國幽默作家阿爾特·布赫瓦爾德公開在紐約曼哈頓瘋狂尋找廁所的事,他接連被辦公樓、書店和旅館拒絕,最終沖進了酒吧,卻被要求喝一杯酒才能用廁所。

文章還稱,美國政府發現營運公共廁所的維護成本很高,有時還容易成為吸毒和賣淫場所,這些讓公廁普遍短缺的問題更為嚴重。缺乏公廁令美國的城市失去了宜居性,露天排便已成為對公共衛生的威脅。

美國為何公廁奇少?馬裡蘭大學教授班克斯表示,由政府營運的免費公廁或廉價公廁已經很難找到了,而且自從“9·11”恐襲發生以來,政府機構内的廁所幾乎都不對外開放了。而在餐館和酒吧等地,“廁所僅供顧客使用”的辨別意味着人們想上廁所就必須進店消費,這就給窮人帶來了困擾。

班克斯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有流動廁所也全部上了鎖,那些餐廳、咖啡廳等相關場地也不接納如廁者。是以,流浪漢、快遞員和需要長期在外的上班族都面臨着無處上廁所的尴尬境地。有的流浪漢隻能随身攜帶紙尿褲或者是貓砂盆,但大多數流浪漢隻能選擇露天解決。

報道稱,有850萬居民的紐約市總共僅有1103間公廁,隻有2間是全天候開放。1700個公園僅700個有廁所,468個地鐵站中隻有48個洗手間。

為何紐約市政府不多建些公廁呢?分析稱,紐約治安差,公共廁所很容易成為吸毒和賣淫場所。2015年,紐約警察抓獲了1.7萬名在公廁違法犯罪的人。資料顯示,紐約每年可抓獲2萬到3萬個随地大小便的不法分子。

>>日本

上廁所等于健康檢查

可通過排洩物跟蹤健康狀态

在“廁所革命”方面,日本可謂是個成功案例。

在日本,無論是在飯店、商場,還是在地鐵車站或街邊小飯館,廁所的牆壁、地磚和衛生潔具等都锃亮潔淨,也沒有馬桶漏水或廁所門插銷壞了等問題。這一切,源自上世紀80年代在日本興起的“公廁革命”,把公共廁所看作自己的“臉面”,在各觀光景點設定了一些外觀特殊的廁所,幹淨清潔是标配。

近年來,日本還注重開發便于殘障人士和其他有特殊需要的人群使用的廁所,新一代高科技廁所走進日常生活。

報道稱,日本新發明一種智能公廁,上廁所等于健康檢查,設有分析糞便和尿的系統,可通過排洩物跟蹤健康狀态。 華商報記者 郭霁 編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