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淩晨,重達12790噸的京唐城際鐵路上跨津秦高鐵上行聯絡線特大橋T構連續梁,在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成功轉體,曆時50分鐘。

京唐城際鐵路上跨津秦高鐵上行聯絡線特大橋T構連續梁在轉體前。(中國中鐵電氣化局供圖)
京唐城際鐵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終到河北既有唐山站,正線線路全長148.7公裡,全線最高設計時速350公裡。通車後,将打造北京至唐山的快速交通走廊,進一步加強京津冀之間的聯系,對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月18日,中國中鐵電氣化局技術人員在大橋轉體前檢驗儀器裝置。(趙亮 攝)
由中國中鐵電氣化局負責施工的這座轉體橋,轉體段長度177.5米,橋面寬7.4米,高30米,轉動角度25度。由于橋梁處在一段半徑為1400米的曲線上,是一座“曲線橋”;橋梁的重心并不在支撐橋梁的橋墩上,而是與橋墩有37.1厘米的偏移,又是一座“偏心橋”。“曲線”和“偏心”為這次橋梁轉體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同時,由于橋梁兩端距離津秦高鐵正線不足2米,為確定高鐵的運作安全,施工機關創新采用了“挂籃懸澆+超大節段支架現澆”法進行施工和轉體,達到了施工安全及工期要求。
11月19日淩晨,中國中鐵電氣化局技術人員在監控轉體橋段動态資料。(趙亮 攝)
中國中鐵電氣化局京唐項目經理彭雁兵說,針對轉體橋“曲線”“偏心”的複雜特點,工程技術人員利用BIM技術展開技術攻關,通過建立模型,全過程模拟轉體,精準計算出重心偏移度,確定了轉體過程中梁體的平衡及穩定。在施工過程中采用了轉體橋姿态調整資訊化系統,實時監控梁體姿态、平面軌迹等資料,把球鉸的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級,確定了安全、平穩、精确定位。
來源:新華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