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虎撲 DionGlover
原帖作者動筆于2013年4月29日,完成于2013年5月5日
此文為随筆,随寫随想,自由放蕩,不知所雲,亦不論流言之所出,筆者隻将筆者所知全盤貼出,供衆老三蜜賞玩,品鑒…
鑒于此版《三國演義》無論是劇本抑或正劇都是分為五個部分,是以筆者亦将按劇本順序更新…

1. 五部總體比較,第一部筆者竊以為是整個94版拍攝品質最高的一部,同時也是劇本篇幅最長的一部,劇集有兩個執行導演承擔拍攝任務,從第一集桃園三結義到第七集鳳儀亭的導演為蔡曉晴,第八集三讓徐州至第二十三集大破袁紹的導演為沈好放。
2. 蔡曉晴導演在拍攝三國演義之前從未拍攝過任何題材的古裝電視劇,不過在拍完三國演義之後,他終于在2000年拍出了自己夢想了一輩子的古裝電視劇《文成公主》,也就是當時在央視黃金檔播出的曹穎張光北版…
3. 沈好放是中日混血,在80年代日本導演佐藤純彌拍攝的《敦煌》劇組擔任通譯(部分坊間傳說是副導演,但日方電影在副導演一欄并未打上沈的名字);沈在拍完敦煌之後回到國内,與蔡導一樣,都在央視電視劇制作中心供職,兩個導演對演員挑選的共同嗜好是都喜歡用人藝,北影廠和八一廠的演員。
4. 第一集桃園三結義開始有數組背景介紹鏡頭,從漢和帝開始,至漢靈帝結束,最開始有一組梁冀喂質帝毒藥的鏡頭,那實際上是有展開拍攝的,不過後來剪掉了,成片已不可找…
5. 第一部片頭鏡頭取景自當時建立好的涿州三國城,内景則在涿州搭建的攝影棚内拍攝...
6. 于黃巾起義加入了一部分作者的改編,去掉了原著太平道剛開始傳教張角遇仙人等等的故事,而加上了官xx逼xx民xx反,民不得不反之類的表述起義成因的畫外音…順便說一句,本劇畫外音為八一廠國寶級朗誦家吳俊全先生全程錄制,至于吳先生的代表作,不用我多說,去看大決戰吧…
7. 劉備的扮演者孫彥軍老師在出演本劇之前剛拍完電影《刺殺汪精衛》,他主演汪精衛…
8. 二爺陸樹銘在拍攝本劇之前剛演完《古今大戰秦俑情》的秦王...後來在大話西遊裡又演過牛魔王
9. 三爺李靖飛是河北話劇團的一名名氣不大的演員,即便演過三爺之後,也未脫離話劇崗位,而是潛心演戲,他讓我有點印象的角色還有《血色浪漫》裡頭的錘子(就是耍了甯偉的騙子),二爺三爺都算是外地借調來的演員,屬編制外,皇叔算是編制内的央視演員,但拍完三國就南下了…三人在96年被孫光明導演叫到一起,又整了部《孫武》,裡面皇叔演孫武,二爺演伍子胥,三爺演夫概…
10. 原先看藝術人生三國再聚首皇叔孫彥軍爆料說,當年拍桃園三結義是在河北涿州農村拍攝,那時候夥食不好,桃園三匪吃不飽,老大帶着老二老三去農民地裡偷棒子,結果被發現,老二老三逃之夭夭,老大付的錢…
11. 《這一拜》是劉歡為本劇唱的第一首歌,也是王建做的第一首詞,均為一蹴而就…
12. 為啥說第一部拍的最好呢,因為他精緻,每一把旗幟上都有出場将軍的官名以及虎紋,這個到了第三部和第五部就看不到了…
13. 劉備和群雄平黃巾的活躍表現基本通過一組戰場的長鏡頭呈現…這一部分基本省略掉了半回的劇情,不過後面卻加上了路遇盧植的一場戲,盧植被押在囚車之中,編劇通過盧植的嘴道出了黃巾平定之後朝廷的背景…不過這一場戲并未出現在後來的84集版中,而隻見于19集的縮編版…
14. 出演督郵的狄鳳城老先生沒有挺到播出的那一天就去世了,是以他的名字是94三國首播片尾演職人員裡唯一加框的…
15. 安喜縣老丈的扮演者郭家慶在第一部群雄逐鹿的後面還會扮演孫乾還有路遇二爺的普淨,郭老也算橫跨兩大名著,在86西遊記裡他出演觀音化身的癞頭和尚…
16. 董太後呂中和何太後鄭天緯是人藝同僚,呂中老師同時還是國内享譽盛名的配音演員,87紅樓夢的賈母就是他配的…
17.裡坡老先生今年剛剛去世,他除了給自己配音以外,還給孟獲、豬八戒等配音…董卓的女婿李儒是由陳曉旭的前夫畢彥君老師出演,畢彥君老師算是戲劇界的腕兒了,好角色不少,後面在第三部三足鼎立裡還出演楊修,他給我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大宅門裡的白穎軒…
裡坡
畢彥君
18. 第三集開頭就有一處精彩的加戲,李儒給董卓分析廢立的二利一害說,全文古白話,編劇之功力可見一斑…
19. 鮑信是陳之輝蜀黍的第一個角色,記住了,這是第一個…
20.張光北是人事關系在北影廠,拍完三國以後,有段時間也成了皇帝和上司人專業戶,演過楚莊王,漢光武帝,明治天皇,常凱申等等人物...半紅不紅之年又走了個楚雲飛的道兒...
楚莊王
21. 鮑國安老師在山東省話劇團演完電視劇水浒之後已上京,擔任中戲教授…出演曹操時44歲,正當年…
22. 孟德獻刀之前有一處精彩加戲,曹操與王允在密室對話,曹操援引要離刺慶忌的典故來說服王允…再次給編劇撒花…
23. 第一個陳宮的扮演者李建義也是人藝的演員,同時也是很有名的配音演員(有心的朋友可以數一數94三國一共啟用了多少人藝演員),他為94三國的陳宮,魯肅以及很多文官配音…後來二張拍央視水浒的時候,他給李逵配音…
24. 順口說一句無根之流言,據說三爺李靖飛日常生活中很細緻,且酷愛烹饪,劇中董太師等人吃的蒸肉啥的,凡是能吃的道具菜肴都是三爺做的…(此流言後來在三國再聚首得到片面證明)
25. 十八路諸侯裡面,吳曉東出演孫堅,洪宇宙出演袁紹,楊凡出演公孫瓒,這仨在後面都有較為吃重的角色…
26. 第一個袁術陳友旺在演完本劇之後,又出演過不少有名的劇,如漢武大帝的衛绾等等…
衛绾
27. 從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的拍攝效果看,這四位演員裡頭皇叔反而是騎術最好的,二爺因為身子重就有些吃力,三爺也不算強…
28. 陳紅在出演三國演義之前是北京青年藝術劇團的演員,坊間傳聞王導能相中她是因為看到了88年南昌電視制作所拍攝的聊齋中的連城,覺得陳才是一笑傾人城的佳人,符合貂蟬的氣質…
連城
29. 王允的出演者譚宗堯先生已然于1998年仙逝,在王允之後,他又出演了央視三國的接班劇《東周列國》裡面的秦穆公…老先生也是人藝的腕兒,梅花獎文華獎雙料大腕…如果再加上之前去世的狄鳳城,最近去世的裡坡,董卓,督郵,王允基本就是麻将三缺一了…
秦穆公
30. 《桃園三結義》和《連環計》是93年春節晚會後最早出現的試播集,筆者至今對當時的勝景印象深刻,我就記得以前的時候一般春晚完事以後要不就上床睡覺,要不就出去放炮,但94年春節春晚結束後家家戶戶依然開着電視,因為全國觀衆翹首以盼的三國就要試播了…這兩集也是最早完成剪輯,最早通過央視副台長阮若琳審批的劇集…
31. 貂蟬的結局編劇做了完全的改編,此時悄然退出曆史舞台,加上了那首極其經典的《貂蟬已随那清風去》…這首歌曲的演唱者萬山紅在其之後的數次交響樂音樂會中都演唱過此歌…另外,給貂蟬配音的是央視的著名配音演員劉·金龜子·純燕…
32. 給編劇撒了這麼多花,還沒來得及介紹,1-13集的編劇是杜家福,國家一級編劇,三國再聚首的時候他回憶說寫劇本得來的稿酬基本都給孩子上學用了…
33. 出演李肅的嚴燕生亦為人藝演員,多年活躍于話劇舞台,以出演配角成名,本劇的接班劇東周列國中,他出演車裂伍奢的楚平王;後來通過電視劇神探狄仁傑被人熟識。在神探狄仁傑中,他出演兩個角色,方謙和王孝傑,有興趣的狄仁傑蜜可以關注...
34. 第六集前面鮑國安老師深情朗誦的蒿裡行是全劇第一次出現的曹總詩句,但不得不說,也是全劇出現的第一個大Bug...“淮南弟稱号,刻玺于北方”已然穿越了...
35. 第八集戰場魔術師沈好放閃亮登場…筆者竊以為此君單論古裝戲戰場排程,可稱國産導演第一…此集隻算是小露身手(這一集的實際群演隻有200人),能把200人的戰場拍成遮天蔽日效果的可能隻有他…整部劇集白袍戴孝出征的戲碼隻有兩出,曹操屠徐州為第一次,第二次為劉備伐吳,第一次是沈好放導的,第二次是孫光明導的,兩人對戰場戲的駕馭能力在對比之下一目了然…
36. 這一集的跨度其實很大,跨越内容很多,但編劇巧妙的将賈诩獻計敗呂布,曹操詐死敗呂布等戲碼編入演員的台詞,省掉了很多花銷,也突出了主題…因為主角一二三已經饑渴難耐了…
37.第八集的劇本和成片有很大差距,譬如說田楷這個人物,無論是原著還是劇本,都有大段對話,但成片裡基本挪給了糜竺…田楷在本劇隐身
38.初播版時,劉備說去公孫瓒處借三五千人馬并趙雲同行,孔融問其緣故,關羽答曰:“兄長自磐河之戰與趙雲相識,一見如故,甚相敬愛,從此便有不舍之心。”孔融笑曰:“如此英雄相惜,實在令人敬仰。”這一段其實又算是杜編的神加戲,但不知因何原因,後面發行的DVD版以及D9版都把前面并趙雲同行至關羽道明原因這幾句删掉了,于是就成了驢唇不對馬嘴的對話…劉備說去公孫瓒處借三五千人馬便行,孔融曰:“如此英雄相惜,實在令人敬仰。”
39.初播版還有太史慈搬救兵的幾個鏡頭,但之後的所有版本都沒有了,而今已不可找…
40.第八集的演員可講的也很多,清一色的人藝腕兒,演陶謙的張瞳老先生,我就不多說了,編輯部的劉書友,老先生已于07年仙逝,加上一至七集仙逝的督郵,董卓,王允;陶謙來了正好湊桌麻将…演孔融的是鄭榕,經典話劇《茶館》中的常四爺,铮铮鐵骨的漢子,後來又在86版西遊記出演了大部分的太上老君角色(奪寶蓮花洞一集為闫懷禮客串)…
編輯部的故事
41. 陳宮換演員了,雖然配音還是第一任陳宮李建義;人藝的修宗迪大爺接了班,修大爺在人藝的代表作是《天下第一樓》,演技老辣純熟自然,是大宗師;而且修大爺還經常參加海外交流,沈好放在給敦煌當通譯的時候就認識了合拍參演的修大爺,後來修大爺又連着參演了沈導的東周列國(宋襄公),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劉大爺),2002年還參演了日本NHK的大河劇北條時宗,出演趙良弼…
趙良弼
42.糜竺朱秉謙也算是沈導的嫡系,在接盤劇東周列國春秋篇中出演魯國大夫施伯…
43.國家出場了,出場,出,場,了…演員是俊雅小生蔣恺,在接下來的15集中,他的戲份幾乎和顧岚老先生的荀彧平分秋色,倆人都在接盤劇東周列國裡找到了角色,蔣恺出演重耳,田單;顧岚出演燭之武,鄒忌;而且老先生還在86版西遊記中客串百花羞的老爹——寶相國國王,他有句名台詞,是啥???
44.公孫瓒楊凡在這集正式化身趙雲跟随劉備馳援徐州…(看看這兒亂的,後面還有的是更亂的)
45.本集外景拍攝的時候正值盛夏,拍前走位的時候幾乎所有壯年演員和導演沈好放都穿着大背心抽着煙坐在馬紮上對台詞,很是一景…
46.演義中十四回是呂奉先乘夜襲徐郡,十五回是太史慈戰小霸王,但本劇将順序改過來了,與正史是比對的,呂布襲下坯為196年,而孫策攻陸康為194或195年初…是以第九集就該是小霸王登場的時候了…當然,同時進行的很多劇情本劇都未來得及呈現,尤其是曹操迎帝于許這個對曆史程序影響較大的事件,都隻通過謀士和旁白的口述展示出來,竊以為這是十分不妥的…就連劇本幾乎毫無亮點的新三國都呈現了此處,更令人對老三舍棄這個劇情的原因感到費解…
47.94版《三國演義》是濮存昕出演的第一部電視劇,90年代初的時候,電影對電視還是分庭抗禮甚至略壓一籌的,92年進組前,濮剛出演完橫掃大陸的一部國産電影——《清涼寺的鐘聲》,俨然有盛年爆紅的态勢,是以演員遴選組和決策組找濮可能還有一定的市場考慮在裡面…因為不論是王導,還是任制,都強調過一方面要尊重原著,一方面要增強本劇的可看性,說白了就是吸引觀衆…事實證明,他們确實做到了…另外,濮的父親人藝老藝術家蘇民先生最後進組,拍攝了赤壁鏖兵中司馬徽的戲份…也算一對94三國父子龍套基…
48.第九集開頭的廬江攻城戰基本都是前期拍攝,但有一個鏡頭是後期補拍的,可以看出畫面色調和孫策軍裝扮與其他畫面有所不同…
這一幅為補拍...
49.就筆者所知,算上孫策的話,濮存昕是唯一一位魏蜀吳三國上司人都演全了的演員…《曹操與蔡文姬》中他出演曹操,而爆米花電影《賤龍洩假》則請他扮演颠覆版諸葛亮…
曹操
諸葛亮
50.袁術換演員了,王福生的面像較陳友旺寬厚,且有貴族之氣…老将專業戶王洪濤入組出演了他的第一個角色紀靈,實際上在這之前,他已經在涿州完成了一部分黃忠的戲份,這個我在後面還會提到…
51.一号沙師弟老闫登場了(我會在第五部三分歸一裡提到二号沙師弟劉大剛,兩個沙師弟都參演了本劇),有傳言說本來老闫會作為程普一直跟組走完赤壁鏖兵,可惜他的身體情況那時候已不是太好,最終劇組放棄了這個計劃,順便說一句,第二部赤壁鏖兵是全劇中最晚開拍,最晚收尾的,這是導演組和策劃組早在91年就商定的計劃…後面還會詳細講…
52.第九集的題目叫孫策立業,實際上是圍繞着孫策文武兼得的中心劇情展開,而戰嚴白虎,王朗之類的戲碼則被省略,這也算詳略得當吧…
53.我對洪宇宙這麼早出演周瑜是頗有微詞的,這一集和袁紹前面最後一次出場僅相隔2集;而且洪面如冠玉,長相俊雅,一眼就能認出來…對于沒讀過原著的觀衆來說,又是一個需要主動适應的過程…
突利可汗
54.我想重點說說李洪濤這個我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喜歡的史劇演員,他出演的每部曆史題材的影視作品,都能完美的展現出不同的人物性格;這部戲的太史慈就是第一次試水,那時候他剛畢業四年,和太史慈一樣有一股虎虎生氣,戲份雖然不多,但已經到了可以和早進人藝一年的濮存昕學長平分秋色的境界…自此之後,李就算打開了曆史劇的大門,從刺秦裡台詞不多的李斯,到春秋裡前期隐忍後期霸氣的勾踐,李的每一次塑造即忠于曆史,又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筆者近些年看過明叔和寶叔的勾踐,實話實說,單論勾踐這個角色,這倆的演技根本無法跟李相提并論…什麼??您說明叔寶叔啥都能演??那他們能演大民的妹夫養殖專業戶李木勺麼??顯然不能…(僅為筆者觀點,勿當真,但筆者真切的以為李是内陸少有的幾個最會演戲的男演員,無論在舞台上,還是大小銀幕上)PS:李洪濤還出演過西遊記續集裡的青牛精…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數一數,參演94三國的西遊演員到底有多少呢???(筆者可能在最終回更新不完全統計,前提是筆者不偷懶)
55.編劇又有了神加戲,神亭嶺大戰後,孫策将于太史慈激戰中所撕裂的戰袍挂于大帳,顯示其愛才之心,而後太史慈說要帶兵來降,遂有立木為信,最終太史慈來投,首先能表現出太史慈是守信重諾之人,又令周瑜點破孫策珍藏戰袍之用意,一則顯示周與孫的兄弟基情,二則顯示周深通人心,足智多謀…一個小細節就能凸顯三個主角的個性,不能不說杜神編真乃神編劇,當今的某某一些編劇恐怕想一萬回也想不出這種神改編…
56.第十集劇情雖雜,而脈絡不亂…荀彧獻驅虎吞狼,劉備攻袁術,呂布背後偷襲得徐州,劉備回徐州被袁術報複,呂布得兩家好處當和事佬平事,在原書看來有些紛亂的故事被編劇用一條因果關系鍊連接配接,環環相扣,實在是好看…
57.不知道為什麼,袁術的兩個謀士其姓名都沒有字幕…足智多謀的楊大将(楊弘)你要是不仔細聽台詞,還真分不出到底是誰來…另外一個向呂布提親的當然就是韓胤了…
楊大将
韓胤
58.當時涿州影視城的一号攝影棚号稱全國最大,但轅門射戟的一百五十步展現的依然不充分,筆者個人觀察,可能也就是五十步的距離(筆者高度近視)
59.筆者第一次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大約是國小三年級,看到這一集筆者有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為啥荀彧這麼厲害的謀士要投靠大奸臣曹操??為啥??劉備才是大好人啊!!兄弟就是比老婆用着強…
60.呂布豔福不淺,前有北京青年藝術劇團的團花投懷送抱,後有長春花滑退役美女貼身為妻…高寶寶的這個嚴氏,姿色較貂蟬又是别樣風味…
61.第十一集開頭一閃而過的城樓是當時剛建好的南郡甕城,後面的拍攝中還會有周嘟嘟中箭的戲碼…
62.這是一場西遊完爆三國的終極對決…劉洪的兒子在呂布處當兵,他的嬸子是高翠蘭,高翠蘭被曹操動粗要求陪睡,劉洪一怒之下号令慣偷九頭蟲偷了曹操侍衛的鐵戟,而後又親率衛隊打敗了曹操,奪回了翠蘭嫂嫂…(強烈的西遊即視感)
63.沒有神加戲又怎麼叫杜編…斬王垕是觀衆公認的神加戲,缺糧貌似是演義裡設定給前期曹操的最大名門,杜編敏銳的運用了這點,加上了這段征袁術途中曹操平衆怒斬糧官的劇情,枭雄氣質得到了最大的展現,用句時髦的洋文說,這是leadership…還有一點值得吐槽,大将軍何進被宦官殺死後竟然投胎為給曹操頂雷的糧官,真是悲催…出演何進王垕的演員叫張福元,是沈導的嫡系龍套演員,後來在東周裡面出演平王和曹沫兩個角色…
64.有人對十一集的演員挑選很不滿,應該還是宛城搞笑二人組的緣故,韓善續大爺和李旭良大叔…這兩位可是喜劇迷的老朋友,韓大爺當年在西遊是萬能龍套(見62條),而李大叔在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裡都有出色發揮,但是坦白地說,這倆和書裡張繡賈诩的人物形象相差太遠,李續良大叔還好,畢竟賈诩算是中年成名,他的年紀還可以…而張繡無論在演義還是正史裡這個時候都是正當壯年的武将,韓大爺的歲數忒大了點,導緻最終追殺曹賊都隻能用走的,上不了馬…兩人的喜劇即視感,給這一集的演繹搞出了點蒙太奇的效果…
65.五年過去,翠蘭兒還是見老…魏慧麗是我魯著名的平劇花旦表演藝術家,畢業于山東省戲曲學校;這三集頻打醬油的一号張遼一号唐僧徐少華畢業于山東省藝術學院,兩個學校就一條馬路之隔,後來戲校并入了藝校…
66.曹操聚斂殘軍,于禁來報的這幾組鏡頭是在易縣補拍的,可以看出遠處有雪…而據筆者所知,大部分呂布張繡的戲都是在夏天拍的…
67.扮演典韋的張甲田從戲份來說是完完全全的配角,但此君卻頗有來曆,而今年輕人多不知曉,而老一代人又記憶模糊,中國第一部長篇電視劇敵營十八年的主演之一…而此劇的導演又是誰呢??不用說,自然是王扶林王導了…
敵營十八年
68.第七集末尾有一處穿幫補拍鏡頭,當時因為洪宇宙已經赴無錫拍攝赤壁戲份,是以由替身走位完成,如圖:
69.第一部《群雄逐鹿》的成片之是以比原劇本多出兩集,是因為蔡導沈導将其中的《巧施連環計》以及《白門樓》分别拆分成了兩集(巧施連環計分為連環計鳳儀亭兩集,而白門樓拆分為上下集)…因為後期剪輯過程中,導演組發現這兩集如果不拆,其單集長度高達兩個小時,不符合電視劇的一般播出标準(這要放在腳盆,大約就得是SP了),巧合的是,這兩集SP都和呂布有關…
70.杜編的神加戲依然在繼續,二征張繡前,曹總馬踏麥田,欲割首謝罪,郭嘉引春秋典故法不加與尊而說之,最終曹總割發代首,這個巧妙的加戲簡直跟原著渾然一體,毫無突兀之感,筆者當時也隻是國小生,第一感覺這就是原著,上了國中讀過原著之後,才知道杜編不亞于原著…曹總在這部戲中的成功(金鷹飛天雙料視帝),首功當然要歸于鮑老師,而杜編的巨大加成也不能不提…據筆者不完全回憶,曹總在本劇中的加戲幾乎和諸葛丞相持平,此二人說白了就是94三國最核心的人物…
這裡還加入了祭奠王垕的劇情,正好和戰宛城結尾呼應,随之再次響起的還有《淯水吟》
71.這兩集的弄潮兒就是陳登了,演員名叫王長利,沒有什麼名氣,但可塑性真的很強,陳登的圓滑,遊刃有餘,書卷氣表現的很好,而演完書生(小說中對陳的定位大抵是文官)的他竟然脫下長袍穿上短打就能演刺客,《東周列國》裡由他出演的要離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前期情緒流動自然,平和如常人,壓抑的感情在殺慶忌時瞬間迸發,帶給觀衆巨大的震撼…其實94三國如王長利這樣的演員還有百十人,後面我還會陸續點到,他們可能這輩子就演過兩部能讓觀衆記住角色的劇,但這個印象在觀衆的心中是不會磨滅的…
72.十勝十敗論新鮮出爐,美中不足的是改了劇本一·字,造成一個小 Bug ,劇本和原著在這段台詞的處理是一緻的,逢漢必說我…但郭嘉還是說成了"漢朝自本十勝十敗論新鮮出爐,美中不足的是改了劇本一·字,造成一個小 Bug ,劇本和原著在這段台詞的處理是一緻的,逢漢必說我…但郭嘉還是說成了"漢朝自桓靈二帝以來":'當然,這一集蔣恺的發揮一如既往的鬓己發現沈導很喜歡從側面拍郭嘉,這個側面現在石來是越來越像吳彥祖了…蔣恺确實是90年代的古裝美靈二帝以來":'當然,這一集蔣恺的發揮一如既往的鬓己發現沈導很喜歡從側面拍郭嘉,這個側面現在石來是越來越像吳彥祖了…蔣恺确實是90年代的古裝美男之一,99年就是因為這幾幅側臉,被推薦到湖南台出演了屈原,這部劇當今看來影響雖然不大,但卻另一部值得坐下來慢慢欣賞的作品。
73.這一集唐三藏出演的張遼終于有了幾個正臉的戲份,這也是為他後面勸降關羽來做鋪墊…話說出演張遼的三個演員中有兩個都在西遊記裡漏過臉,一個是唐僧,一個是玉帝(王衛國筆者後面還會提)
74.夏侯敦追高順這段戲沈導拍的實在是太敷衍了,兩邊攏共就是四五十人,看來沈導手裡也有人力拮據的時候…順便說一下出演夏侯敦的這個演員——巴拉朱爾,這位演員和出演徐晃牛金的霍爾查以及出演過李典文聘的畢力格,合稱94三國蒙古串戲三人組,三人本來是被劇組以馬術特技師的名義招進組的,由于情況需要,馬戰場景太多,打着打着就都成了角色,後來各個組的導演都覺得這三個哥們演得好,騎的好,就都提拔成演員了,這也為他們後來拍攝的很多蒙古題材的曆史劇提供了寶貴經驗,其中巴拉朱爾和畢利格在王文傑拍攝的《成吉思汗》中,一個出演王汗,一個出演鐵木真的異母弟哈撒爾,畢利哥還在張紀中拍攝的03射雕中,出演郭靖的安達拖雷…看來拍好三國也是少數民族同胞的共同願望…
75.呂布聞聽曹操來援,專攻劉備,劉備大敗,一時與二弟三弟分别的戲碼導演并未拍攝,可能導演慨歎皇叔前半生過于不易,離别戲碼已然太多,還是專注于表現陳登弄潮吧…
76.原著對于陳登射給曹操的三封書信,并未寫出,而是直接通過描述戰場動向表現,這裡杜編的功力再現,替原著拟好了三封書信,讓曹總把信讀出來,言詞通順,合情合理,最終還入了曹公手舞足蹈的一句話:“陳元龍身處驚濤駭浪之中,猶弄潮耳…”
77.呂布戴着銀盔出蕭關,脫了頭盔走下邳。這一段拍攝的鏡頭明顯出現了銜接問題…
78.陳宮之于呂布就是又當爹又當娘的存在,獻完計後還不忘囑咐主公天氣轉寒,别忘了多帶棉衣,原著裡這個地方寫的是呂布自帶棉衣…聽說當時在組裡拍攝的時候,修大爺對張光北也是非常的照顧…另外,陳宮之死這個情節表現的就像從原著中摳下來一樣,陳宮臨死之際,曹總耳邊又響起了那句當初相遇時的神台詞,催淚效果疊加了…
79.呂布帶女突圍這場戲遠景采用了假人加替身,而切到近景的時候,則是女兒摟着他在機位的假馬上轉,這确實是無奈之舉,呂布的騎術别說現代人了,古人又有幾人比得了??
80.空政組的兩個悍将當時在呂布軍跑龍套,這個其實很多觀衆都知道,高亞麟和姜超後來的演藝生涯就不用我多說了,其實他倆在組裡還擔負小劇務以及借位替身等多重任務…
81.皇叔的“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重複了兩遍,這也是杜編為了加強人物表現力的筆法,劉備被呂布欺辱多年的怨恨在那時候迸發了,兩句話加入了些許回音,顯得擲地有聲…
82.煮酒論英雄一回可看作是曹操滅呂布與征袁紹之間的一個劇情連接配接點,此回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由此集開始,至《舌戰群儒》前半段,編劇為朱曉平,他在80年代有一部頗有反響的小說被改編成了電影,名叫《桑樹坪紀事》,由李保田和宋丹丹主演…
83.有些觀衆指摘漢室族譜太簡陋,竟然出現劉備乃劉弘之子也這麼口語化的句式…筆者認為無甚不妥,因為原著就是這樣寫的…當然,“劉弘生劉備”是最好的寫法…
84.扮演青年獻帝的是中戲高材生蘇可;拍攝時還在上高中,但已出演過89北影版紅樓夢中的彩名,他在94三國中雖說是青年獻帝,但出場時間也就兩集,之後便以極高的專業課成績考上了中戲,留校至今,現在已經是執教多年的蘇老師了…
85.田獵中的這些旗幟很好看,且經過具體考證,有星鬥,神獸等圖案構成,在後面的《官渡大戰》中還會出現…
86.本劇服裝組的組長是趙慶霞老師,趙老師因為這部三國創造了一個記錄,他是中國大陸迄今為止為單部電視劇設計服裝數量最多的服裝師,這部三國的部分服裝在拍攝完畢之後又先後被《漢光武帝》《孫武》等劇組借用…傳統得到了繼承…但當年的某部分服裝其實在專家組的争論聲音較大,主要就是雨織,大铠這些仿日式的作品,譬如這場許田圍獵,就是一場雨織的聚會,雨織這類服裝其誕生到推廣都隻存在于日本曆史中,在天朝曆史中有坎肩和馬甲以及短打一類的服飾,但和雨織都存在明顯差别…
87.王忠信老師千呼萬喚始出來,客串伏完,他在後面還會有兩個角色,我會慢慢的介紹…
88.出演董承的劉龍老爺子我覺得喜歡看八一廠電影的觀衆都不會陌生,在80年拍攝的很多有關解放戰争的大制作中,他出演過各種國軍将領,老人家還出過本書,叫《壞蛋——我的配角生涯》,有時候一看他出場,就知道離委員長出場不遠了,也算是沈導比較喜歡用的演員,在沈導後面的兩部史劇《東周列國春秋篇》以及《孫中山》中都有過角色…
國軍艦長
89.獻帝借蕭何張良警示董承的橋段無論是原著還是劇本都有展現,但成劇可能因為時間問題,把這一幕剪掉了…
90.劉備簽血書這一段導演加了一段皇叔的哭戲,原著隻寫劉備簽名,未表當時情态;而劇本則加上了劉備猶豫不決的戲碼,到拍攝的時候,沈導和孫老師一緻同意讓劉備哭…這個改編實際上對人物是有了美化作用…
91.煮酒論英雄一段看第一遍時喜歡鮑老師的曹操,但往後越看越喜歡孫老師的劉備,尤其是掉著這一出戲碼,掉在前,雷在後,不但和原著一緻,且表演自然通暢,劉備處亂不驚的英雄氣魄躍然而出…
92.十五集開頭殺車胄這部分有一處加戲,陳登内應關羽要替劉備取徐州,關羽殺車胄,但陳登之想法與劉備一緻,不想因殺車胄結怨曹操,遂言:“關将軍之刀何其快也…”陳登之智者形象得到進一步的塑造…
93.中年袁紹出場了,演員由洪宇宙換成了國話的李慶祥,李大叔濃眉大眼,國字臉,頗有貴胄之氣…近些年來在古裝劇方面十分活躍,先後有吳王阖闾,王世充等角色面世,據說還演過嶽飛,但資料已不可查…前些日子永樂隋唐演義熱播時,筆者還拿戰争場面的事揶揄過他…
阖闾
94.出演袁紹謀士的諸公多為沈導的愛将,如田豐張連仲,于東周列國中接盤扮演了晉國大夫趙衰:
趙衰
又如郭圖郭壽陽,亦在東周列國裡出演石蠟…另外,郭壽陽也在各論壇橫行多年,他的著名台詞是:“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
95.袁紹謀士的座次很有意思,沮授為首,田豐在末,導演在提升沮授智者的形象,出演沮授的王志強在第三部三足鼎立中還會出演西川謀士李恢…
96.許攸姗姗來遲,一句起兵是也掃除了袁紹的猶疑,終于舉兵…出演許攸的石小滿大叔是大朋友和小朋友們都喜聞樂見的演員…他是童星出身,在60年代的建國第一部彩色兒童片《小鈴铛》中因主演石小滿紅遍全國,後于8090年代又出演過很多好看的電視劇,塑造了很多成功的角色,如《東周列國》中的晏子,《聊齋先生》中的壞師爺康利貞,《大宅門》中的朱伏等等…
97.龍套陳琳的扮演者是人藝的中生代演員王濤,共二句半台詞(其餘皆為檄文),後來出演過李旦,晉平公,覺能等大大小小的曆史劇角色,他也是《天下第一樓》第二版中的骨幹演員,出演旗人克五…
克五
98.出演劉岱的霍爾查我前面提過了,在此劇中出演的角色幾乎數不勝數,
99.出演王忠的芒來同樣,并且兼任劇務,随沈導左右…他演的廖化文聘等人後面還會出場…
100.朱曉平寫劇本比較喜歡從細節動手,劉岱撚阄作弊就是個很有意思的細節…
101.擊鼓罵曹之類比較激烈的劇情劇組在指定編劇大綱時就根本沒有拍的意思…是以16集故事從秦慶童告密開始,時年31歲還頗為年輕的丁志誠出演太醫吉平…那也是他85年入人藝以來第一次出演電視劇…而今丁志誠已然是實力派男星了,往事不堪回首…
102.唐僧嘴遁毫無違和感,徐和尚是好演員…另外,原著獻計說降關羽之人為程昱,說客為張遼,但本劇全部改為張遼,凸顯出其文武全才的屬性…
103.本集土山下的死兵精神風貌不好,有在鏡頭裡詐屍的…
104.扮演第一任糜夫人的許娣是北京著名的曲劇表演藝術家,偶爾也客串電視劇,以喜劇人物居多…第二任糜夫人王璐瑤後面我還會介紹…
105.十七集曹總犯賤讓關二和嫂嫂共處一室太好玩了,尤其是曹總的表情…
106.曹總所賜戰袍最終在關羽單刀赴會的時候穿在了身上,曹總心血沒有白費…
107.斬顔良誅文醜的戲碼裡,最出彩的其實是剛開始登場的宋憲徐晃臧霸等人,這些人是随組的馬術師,騎術精湛,回合對沖和馬上争鬥都拍的相當好看;雖然原著和劇本都寫出斬顔良誅文醜為兩次軍事行動,其實沈導隻拍了一次,是以兩次争鬥是拿一次拍攝的鏡頭混剪的…
108.原著和劇本都描寫了沮授勸阻袁紹不成,散盡家财尋求死谏的情節,但成劇被導演删掉了…
109.沮授是個聰明人,文醜被殺之後,袁紹又被皇叔的哭泣魅惑,令其招雲長前來,沮授不信劉備,責令其當面寫下書信…
110.千裡走單騎這一集可說的不多,于榮光沒有演過這一版三國的韓福,筆者這種高度近視都能分得出來,另外砍韓福這裡出現一處穿幫,此處是涿州三國城漢城的另一側城牆,旁邊就是漢宮街道,但是牆隻修了一截,拍出來後就不能稱之為關了…
111.孫乾又來客串普淨了,關于郭家慶,我在15條已然提過…普淨第一句問話,“關将軍離開蒲東幾載了??”演員讀為浦東,筆者小時候聽某人說關公是上海人,估計典出于此…竊以為應該念二聲…
112.王植的扮演者是喜劇表演大師莫歧,莫老爺子的雙簧,滑稽大鼓都是為廣大群衆熟知的…由此看出94三國當年集合了文藝界各門各派的巨星…
113.古城會是很感人的一集,筆者小時候看到這一集時心情比劉歇業還急迫,雖然實際上距離十七集兄弟失散隻有兩集,但還是希望桃園三匪能早日相聚,如今作此文章時回想起來感慨萬千
114.表現兄弟情深的《這一拜》此次再度出現,當年筆者感動的流下了眼淚,這也是本劇完整插曲兩次出現的唯一特例…
115.桃園三傑在第一部的戲碼正式結束,接下來将是群雄逐鹿的尾聲,同時也是高潮——官渡大戰…
116.第一部群雄逐鹿裡共有兩集半孫家戲份,孫堅戰華雄算半集的話,還有《孫策立業》和《孫策之死》兩集…濮存昕自上次出場後,終于再次露臉,可惜已是孫策死期…實際上,魏蜀吳三國的主要人物在94三國五部劇集裡都出場隻有魏蜀,吳在第一部如上所說,隻有兩集半,後面的第四部南征北戰吳的待遇更慘,雖然演義裡他們同時期也有軍事行動,但因制作能力有所不及,突出劇本重點等等原因,沒有任何戲份;而最後一部三分歸一吳也僅有《吳宮幹戈》這一集戲…
117.第19集講的雖然是江東的事,實際上還是在涿州影視城拍的,當年的吳國街道為了增添江南氣氛還挖了條小河溝續上了水,現在再去看就沒水了…
118.第一個出場的門客,我們就叫他大門客吧;唉??這位門客有點面熟啊??這不是陸橋山嗎???94三國演義是号稱85屆人藝班長的吳剛第一次上電視劇,但是随後很快便成了沈導的嫡系,在東周列國春秋篇裡扮演戲份最多的伍子胥(有四集,出場人物中最長的)…吳剛在06年有一部異軍突起的電影筆者很喜歡,叫《光榮的憤怒》,有空大家可以看看…
陸橋山
伍子胥
119.原著許貢被孫策騙至宴席,大罵一通絞殺,本次朱曉平設計了個比較有沖擊性的情節,孫策拿囚車請許貢赴宴,後被孫家使節一劍戳死…
120.這一集張昭的戲份增多,一直陪侍在孫策左右,出演張昭的老先生叫周繼偉,在東周列國春秋篇裡同樣有角色,晉獻公這個晉國内亂之源就是他演的。
晉獻公
121.于吉和張角幾乎出自同根,是以信者也頭戴黃巾,服裝組作的功課很到位。
122.之前有很多傳言說扮演少年孫權的演員是女的,這是訛傳,這位小演員名叫恽蔣铮,當時在上高一…
123.導演組有加戲,孫策漫步江邊,欲重修光武廟;原因是策曾于神亭嶺光武廟發誓曰,若能光大父親基業,便重修光武廟,這個地友善是與其呼應(這都是杜家福神編劇留下的坑)…
124.三門客的氣場很強大!!!知道為啥嗎??有Ocean11的道哥啊!!!!劉桦是沈導最早的嫡系,在後來的東周列國裡出演過四五個角色…PS:潘神不是道哥演的…
125.三門客中的老三王剛除了在這露臉之外,還出演過赤壁鏖兵中的淩統…
淩統
126.扮演大喬的龔立君是人藝數得着的腕兒,一部《雷雨》演了20多年,當然這些年也拍過一些電視劇,如《東周列國》裡的文姜,新版《紅樓夢》裡的薛姨媽等等…
薛姨媽
127.怪力亂神劇組是不拍的,比如說原著中孫策在鏡子裡看到于吉然後傷口迸裂這樣的戲碼…
128.出演于吉的楊寶和老先生可是從影多年的老配角了,筆者對他印象最深角色的就是《阿Q正傳》裡經常挑唆阿Quei的酒館掌櫃…
129.接下來就是對于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戰役——官渡之戰
130.片頭的效果就令人極度震撼,據說當時解放軍就隻能借來拍三天,行軍的鏡頭基本是一條過的…後來這段鏡頭也作為本劇海外宣傳片的一部分,拿到美國或者日本給當時的同行看,他們都覺得歎為觀止…
131.再來幾組圖,電腦特技是什麼東西??在解放軍面前就是戰五渣!!!(筆者個人發洩)
注意看袁軍行軍陣形,兩側哨騎巡哨,中間步兵跟進,前方戰鼓擂動,沈好放是以一集,戰場魔術師的外号算是戴上了…袁紹在劇裡有句台詞說的好:“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
順路再把原先揶揄李慶祥老師的圖貼上來吧...而今李慶祥回首望着三三兩兩無精打采的群演,仰天長歎:“真心帶不動啊..."
132.沮授,你又多嘴了…
133.完整鏡頭一個整編師,一眼望不到邊,參演部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39811部隊,北京軍區52854,51056部隊…(雖叫一個整編師,實際上是抽取部隊合并的,有一處遠景有穿幫,把軍車拍上了,筆者就不截了)
134.曹軍陣營,明顯看出少來了:
135這兩組由近至遠的長鏡頭是由沈導親自帶着攝像王殿臣坐在全國最大的吊臂上拍攝的…
136.能夠借來解放軍,有一部分依靠的是沈導的關系,沈導的父親是八一廠的老導演沈剡…
137.據說沈導兒時曾因為高度近視差點被送入盲童學校,然而在拍攝戰争戲方面,他卻是看得最遠的…
138.為什麼說這一場戰争戲好看呢,因為他人多而不亂,頗得古代軍陣之神韻,武将首先單挑,然後曹軍騎兵沖鋒,袁軍弓弩手放箭,然後袁軍盾牌手前進,射住陣腳,騎兵從盾牌搭成的通道沖鋒…這是值得銘刻在中國電視劇豐碑上的經典古代戰陣場面,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39.審配獻計修土山
140.劉晔獻霹靂車計…出演劉晔的演員是昆曲界大腕馬玉森,後來在東周列國裡還演過扁鵲…(順路惡心一下當今的某些道具師,竟做些帶着火的華而不實的140.劉晔獻霹靂車計…出演劉晔的演員是昆曲界大腕馬玉森,後來在東周列國裡還演過扁鵲…(順路惡心一下當今的某些道具師,竟做些帶着火的華而不實的炮彈石頭,但搞的那個投石車基本都是演員沒法操作的,有空學習一下94三國的經驗會死啊!!!本劇制作的投石車從畫面就可以看出全部可以由士兵操作,炮彈石頭,但搞的那個投石車基本都是演員沒法操作的,有空學習一下94三國的經驗會死啊!!!本劇制作的投石車從畫面就可以看出全部可以由士兵操作,是根據古書圖譜嚴謹制作
141.此處有一處小bug,曹軍早1200多年吃上了玉米…
142.朱曉平很喜歡沮授這個人物,此處又加了段沮授囹圄之中勸袁紹勿用淳于瓊的戲…
143.此處有一組畫面為後來補拍…從色調可以看出來…曹軍大營的内景戲多在涿州影視城攝影棚内拍攝,而官渡大戰的戰場戲則在河北易縣荒原拍攝…據說當時去央視劇組當群演的村民每人每天能領10元大團結…
144.偷襲烏巢這個地方據流言說拍了好幾天,因為柴油的需求量很大…而且火勢既需要蔓延,又需要控制(不能燒到人)
145.銀角大王獻計偷襲曹營…
146.袁紹軍無戰心,沈導選擇了很多獨特的視角來拍攝,包括袁紹酗酒,軍士臉有菜色,有一組老兵吹洞箫的鏡頭拍的很好,有種悲涼的氣氛…可惜有點穿幫,因為演老兵的竟然是淳于瓊…
147.原著裡沮授被射死在前,田豐獄中賜死在後,這裡為了加強戲劇沖突在剪輯的時候把兩者的死倒了過來…
148.河北土民獻酒一處朱曉平有個很妙的改編,曹總說完“不敢當”後直接把酒水灑向黃河…以謝黃河萬年養育之恩…其英雄氣質盡顯…
149.倉亭大戰十面埋伏破袁紹劇組沒有計劃拍攝,因為前面官渡調用解放軍過多,已無餘力…但大破袁紹這一集開頭的長鏡頭足夠壯觀…這是沈導坐直升機航拍的…
150.袁譚的扮演者是廣東話劇團借調演員鄧曉光,近些年在《少年包青天》等劇演過幾個配角…
151.諸袁相争由旁白帶過,故事直接從辛毗請降開始…
152.芒來這個客串過份了些,前一集還出演張郃,這一集又扮呂翔…觀衆被混亂了…
153.河北多名士,誰如審正南…審配之死這裡劇情較原著有一處小改動,原著和史書上均寫審配惱怒辛評之弟辛毗投曹,遂殺其全家,本劇改為辛評聞聽弟降曹,遂求審配殺自己全家已成忠名,此處更能襯托出曹總那句河北多義士來,竊以為是處比較好的改編…
154.審配的侄兒審榮由姜彤扮演,那時候姜彤還是白面小生的形象,而今卻經常扮演一臉壞笑的大叔…新版《紅樓夢》裡的賈珍就是他…
賈珍
155.五年過去,楊俊勇一點都不顯老,丕公子第一次出場,不過當年很多觀衆不喜歡這個曹丕,說他輕佻有餘,穩重不足,唉,誰叫蓉哥兒給人的印象太深了呢…
156.甄氏隻有一個鏡頭,經過反複辨認後,基本确認是史蘭芽,因為當年人藝基本是傾巢出動來挺沈導的場子,而當時史蘭芽剛剛畢業配置設定到人藝…關于史美女,我就不多介紹了,唐曉芙啥的,好角色多了去了…另外,他是李雲龍的老婆…
唐曉芙
157.朱曉平編劇最神的一段加戲随着曹操祭袁紹開始了,即曹操回憶完當初與袁紹的種種人生抱負後,曹操讓陳琳出列,大聲朗讀當初的讨曹檄文,衆将皆感此文筆鋒犀利,刺耳似箭,但曹操的那段台詞卻彰顯出真英雄的大氣魄:“念!為何不念?當年此文傳至許都,我方患頭風,卧病在床。此文讀過,毛骨悚然,一身冷汗,不覺頭風頓愈,才能自引大軍二十萬,進黎陽、拒袁紹,與其決一死戰。真乃檄文如箭!……此箭一發,卻又引得多少壯士屍陳沙場,魂歸西天。我曹操不受此箭,壯士安能招魂入土,夜枕青山!星光殷殷,其燦如言,不念此文,操安能以血補天哉!!!。”筆者第一次看此劇時隻是個懵懂孩童,對三國的了解不會多于某些小人書的描述,在此之前也一直算是個漢粉,但這段話一出,筆者對曹總就隻剩下了敬仰,鮑老師的台詞句句铿锵有力,這一段表演是完美的,永恒的…
158.第一部着重塑造的謀士郭嘉在遺下書信幫助曹操安定遼東後英年早逝了,第一部的尾聲也即将來臨,更多的智者還潛伏在第二部中…蔣恺扮演的郭嘉是相當成功的,英氣逼人,睿智都是這個角色帶給觀衆的印象,在一群人藝中戲的高材生中,畢業于遼甯大學表演系的他挑起了決策之王的大旗…
159.第一部的尾聲就是這首曹總縱情朗誦的觀滄海了,此處拍攝是在煙台芝罘島取景,同樣動用了直升機…在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的朗誦聲中,第一部群雄逐鹿正式結束,當年首播的時候,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間有長達三個月的空窗期,讓觀衆苦等…
第一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