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默沙東新冠藥物Molnupiravir獲得英國藥監局準許上市,輝瑞披露III期臨床試驗中期結果的同時,中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特效藥也已有多個獲得推進,且有藥物的III期臨床試驗傳來較好的消息。
在10月19~21日舉行的“2021南京國際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産業創新投資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技術副總師陳凱先表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臨床在研的抗新冠藥物有381個,其中上市申請4個、臨床三期108個、臨床二期180個、臨床一期75個。
多款處于III期臨床試驗中的新冠藥物,誰能走到最後?
中國新冠藥物三期結果
新冠病毒有效用藥的研發主要圍繞阻斷病毒進入細胞、抑制病毒複制、調節人體免疫系統3條技術路線展開,中國在這些技術路線上均有部署。
目前,中國在新冠藥物的路線布局也正在初顯成果。
11月3日,在世界頂尖科學家大流行與公共衛生論壇上,2015年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得主謝曉亮透露,由北京大學謝曉亮團隊與丹序生物聯合開發的新冠病毒新抗體DXP-604,已經被準許在北京地壇醫院作為同情緊急治療用藥,北京的14名病人已經接受了治療。
此外,開拓藥業(09939.HK)在研的新一代雄激素受體拮抗劑“普克魯胺”已經獲得巴拉圭的緊急使用授權,其前期在巴西開展的三項臨床試驗初步表明,普克魯胺能夠将重症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78%。
目前進展最快的是騰盛博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2137.HK)的BRII-196和BRII-198兩種中和抗體藥物。在中國,研發團隊已于10月9日向國家藥監局滾動送出附條件上市申報材料,有望12月底前獲得準許附條件上市。
日前,傑華生物公布了樂複能霧化吸入治療重症新冠肺炎3期臨床試驗研究階段性資料,結果顯示:樂複能可降低重症病人的呼吸衰竭和死亡率58.3%,樂複能治療組無死亡病例;增加患者早日康複率67.8%;加快新冠病人體内病毒轉陰,将重症病人病毒轉陰時間從21天提前到7天;治療第7天将病人體内病毒載量降低24倍。
樂複能,又稱重組細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為在國内已上市藥物,在2020年2月啟動了關于新冠肺炎的治療研究。從刊發在8月2日《國際感染病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JID)上關于“樂複能(Novaferon)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研究”論文可以看出,樂複能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針對新冠肺炎疾病的抗病毒藥物,可以阻止病毒複制,并免受新冠病毒攻擊。在随機試驗中,觀察到了樂複能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抗病毒效果,而且樂複能吸入治療新冠肺炎安全性高,未觀察到任何副反應。
傑華生物集團CEO劉龍斌告訴第一财經記者,基于上述試驗,樂複能在加拿大獲批三期臨床試驗批件,展開了随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用以觀察霧化吸入樂複能治療住院的重症COVID-19患者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
第一财經從ClincalTrials臨床試驗登記資訊中看到,這個研究分二階段(Cohort A和Cohort B)獨立進行,均為雙盲設計,Cohort A觀察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參加臨床研究的國家包括加拿大、巴西、南非、阿根廷、智利、秘魯、肯亞、土耳其、印度尼西亞、烏克蘭、馬來西亞等十餘個國家、約90多個中心。

11月13日,醫務人員在俄羅斯莫斯科市郊的科穆納爾卡運送患者。俄羅斯累計新冠确診病例已超900萬例。新華社。
從Cohort A的研究結果發現,樂複能針對新冠肺炎的重症治療上,效果顯著:樂複能治療組7天病毒轉陰,安慰劑組21天轉陰,樂複能顯示出較好的清除新冠病毒效果;樂複能治療組與安慰劑組相比,降低重症病人的呼吸衰竭和死亡率近58.3%,死亡病例發生在安慰劑組,樂複能治療組無死亡病例;樂複能治療降低重症病人病毒載量效果顯著,第7天樂複能治療組比安慰劑組的病毒載量降低24倍(降低1.38 log10拷貝/毫升)。
此前,僅美國準許的再生元公司雞尾酒綜合抗體在臨床試驗中降低輕症病人病毒載量2.5倍(降低0.41 log10拷貝/毫升)。
目前,針對無症狀、輕型以及普通型新冠肺炎的III期臨床試驗亦在進行中。劉龍斌表示,“治療無症狀至普通型新冠的III期臨床研究”于2021年8月緊急啟動,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專家王福生院士牽頭,主要觀察樂複能治療後病毒轉陰資料(以觀察感染德爾塔變異株的患者為主),為探讨樂複能用于我國預防和治療新冠的“防治結合”政策,提供科學資料和依據。預計入組病人200例左右,該研究正在進行中,主要收集口岸醫院的患者,已觀察20多例患者。
另外關于“治療非住院的輕型新冠的III期臨床研究”,由日本研究者發起,剛獲得日本厚生省旗下藥監部門-PMDA緊急準許,預計入組200例左右,11月初啟動。
3期臨床試驗的藥物們
新冠肺炎的持續流行,使得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原本希望通過疫苗接種達到群體免疫,進而消除病毒傳播的樂觀想法。
據Worldometers資料,截至11月18日1:06,,全球新冠确診病例達到255,672,242例,死亡5,137,834例。單日新增确診577,526例。
全球單日新增确診病例。來源:Worldometers
陳凱先在上述峰會上表示,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疫苗接種已有一定覆寫率的情況下,仍引起新一輪疫情,這突顯了抗新冠肺炎特效藥物研發的重要性和緊迫感,特效藥物是戰勝疫情、消除恐慌、保護人類的終極武器。
為了盡快找到有效治療方法,世界衛生組織牽頭發起了全球層面的團結試驗,旨在比較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尋找新冠特效藥物的主要路徑有兩條:一類是生物大分子藥物,以抗體類藥物為主,該類藥物全球研發進展較快,但對變異病毒株效果較差,且成本高、注射使用不友善。另一類則是小分子藥物,可抑制病毒浸入、複制環節,該類藥物對各種變異株均有廣譜作用,具有可居家口服治療、易于迅速啟動大規模生産應急供應、成本低、可及性好、适合大範圍人群使用等優點,成為各國加快研發抗新冠肺炎特效藥的集中發力點。
在全球在研抗新冠肺炎候選小分子藥物中,進展較快的有開拓藥業的普克魯胺、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的DC402234和VV936、默沙東的核苷類抗病毒藥物EIDD-2801、輝瑞公司的口服新冠病毒主蛋白酶抑制劑PF-07321332等。
其中7個處于III期臨床試驗的新冠藥物比較受關注,分别是吉利德公司的瑞德西韋(已獲批,年銷售50多億美元);默沙東公司的莫努匹韋(通過EUA(應急使用授權)申請方式,首獲英國上市準許); 輝瑞公司的口服抗病毒蛋白酶抑制劑PF-07321332(3期臨床中期資料揭盲);鹽野義公司的口服抗病毒蛋白酶抑制劑S-217622(1期臨床結束,2/3期臨床9月下旬啟動);羅氏公司的RNA聚合酶抑制劑AT-527(2期臨床失敗);傑華生物的廣譜抗病毒藥物樂複能(4個3期臨床中,已經獲得有效資料);開拓藥業的雄激素受體拮抗劑普克魯胺(3期臨床)。
這些關注度高的新冠藥物,研究資料如何?
瑞德西韋主要用于重症住院患者,其獲益名額為“縮短住院時間4天”,病毒清除時間未披露;
再生元中和抗體(雞尾酒療法)主要用于輕、中度非住院患者,主要或死亡減少70%,可降低病毒載量0.41Log10拷貝/毫升,縮短症狀緩解時間5-7天;
默沙東莫努匹韋主要針對輕型非住院患者,對重症住院患者無效,病毒清除時間與安慰組無差異;
輝瑞PF-07321332主要針對輕型非住院患者,對重症患者無效,可以降低住院和死亡率89%,病毒清除時間未披露;
樂複能主要針對重症患者,可降低呼吸衰竭和死亡率58.3%,患者早日康複率67.8%,病毒清除時間為7天,可以減少1.38Log10拷貝/毫升。
有資料可見,尋找新冠藥物已經從多個角度出發,分别針對輕、中症,重症。臨床專家認為,對輕症有效的藥物可以減少更多患者發展成重症,減少死亡,這對新冠肺炎治療很重要,但對于重症患者的救治,同樣需要有效的藥物,這可以減少重症所導緻的死亡。是以無論是針對輕症還是重症,有效的新冠藥物都是需要的。
但是該臨床專家同時也表示,尋找新冠藥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仍需要進一步觀察藥物的長期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