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五大振興”為引領 建設富強美麗宜居湖鎮

以“五大振興”為引領 建設富強美麗宜居湖鎮
以“五大振興”為引領 建設富強美麗宜居湖鎮

湖鎮新作塘村花海。

以“五大振興”為引領 建設富強美麗宜居湖鎮

湖鎮石芽壩山茶園。

以“五大振興”為引領 建設富強美麗宜居湖鎮

花海風車。

鄉村振興

湖 鎮 名 片

湖鎮鎮位于博羅縣中西部,下轄35個村委會、2個社群居委會,常住人口70990人(2020年),是廣東省的衛生先進鎮、惠州市電子材料專業鎮,交通區位優越,在廣梅公路、廣汕公路的交叉點上,廣梅公路貫穿全境,距博羅縣城13公裡,惠州30公裡,廣州60公裡,深圳70公裡,香港90公裡,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重點工業衛星鎮。

湖鎮現代農業發達,轄區内有縣航天育種示範基地,種植有30多個航天品種,優質特色農産品有湖鎮冬瓜、顯崗蘿蔔、新圍青棗、山水珍珠石榴等,其中湖鎮冬瓜已成為主導産業,并被國家科學技術部列入“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是全國著名的“冬瓜之鄉”。

湖鎮旅遊資源豐富,目前已經建成以響水河漂流、怡情谷溫泉酒店、航天育種示範基地、顯崗水庫及湖鎮圍、大田等2個古村落為代表的旅遊項目。同時,三墩樹休閑農莊、金桦葡萄園、歡樂稻場、康城等一批休閑農業旅遊項目成為鄉村旅遊的熱點。

村容村貌幹淨整潔,村道兩旁的綠樹、稻田、果場、花海、溪流,與散發着古韻的老屋、石巷、祠堂等,構成一幅幅優美迷人的嶺南山水風景畫,讓村民記得住鄉愁,也成為衆多遊客夢想中的“詩與遠方”。近年來,惠州市博羅縣湖鎮鎮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以“五大振興”為引領,着力抓好産業轉型、人居環境整治、人才建設、鄉風文明、農村改革等工作,紮實推動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

駐鎮幫鎮扶村 打造美麗圩鎮标杆

今年8月底,由博羅縣委組織部牽頭,縣交通運輸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9個機關選派11名幹部組成湖鎮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進駐湖鎮鎮并開展鄉村振興工作。博羅縣委常委、組織部長信聰為工作隊揭牌,并多次到村(社群)開展實地走訪調研,現場把脈,為湖鎮鎮鄉村振興工作指引方向。目前,工作隊正在加緊制定完善“美麗圩鎮”建立方案,科學設定和填報相關建設項目方案,力争将湖鎮鎮打造成為博羅縣建設“美麗圩鎮”的标杆。

據了解,工作隊進駐以來,先後組織開展了4輪集中調研,對全鎮37個村(社群)、脫貧攻堅期間在冊貧困戶、轄區企業進行全覆寫實地調研,詳細了解各村資源禀賦,摸清了農村發展現狀和産業發展現狀。根據調研成果,工作隊主動對接規劃設計團隊,為湖鎮鎮開展美麗圩鎮建設出謀劃策。工作隊先後到航天育種基地、湖鎮村、東風村等9個村與社群開展實地調研,結合每個村社群的産業資源和生态環境特點,規劃打造“1+7+1”的“美麗圩鎮”示範帶建設點。目前,湖鎮鎮美麗圩鎮規劃工作已開展了2輪征求意見,為全鎮鄉村振興提供重要支撐。

據湖鎮鎮黨委副書記蘇超強介紹,為推進鄉村振興,湖鎮鎮結合每個村(社群)的産業資源和生态環境特點,規劃打造“1+7+1”的鄉村振興“美麗圩鎮”示範帶建設,圍繞水、花、茶等“三篇文章”,依托航天育種示範基地、響水河漂流、怡情谷溫泉、坪山越野基地、顯崗水庫等為代表的農旅項目,為推動鄉村振興串珠成鍊、示範帶動打下堅實基礎。

“鄉村要振興,關鍵在黨、關鍵在人。”蘇超強認為,要建好建強基層黨組織,以黨建引領帶動村強民富;要加強農村幹部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頭雁”工程,充分激發人的力量。

緊抓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鄉村

湖鎮共投入1.2億元用于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累計至今,各村清理村道、巷道、房前屋後垃圾22820處13830噸,規範整理庭院11000多戶,清理河道溝渠900餘處;拆除危舊泥磚房、豬牛欄達850多間,面積達32700平方米,清拆違規廣告牌500餘處;整治黑臭水體210餘處,整治房前屋後亂堆亂放3110處。

重點以村道建設、污水治理、綠化美化、文體設施、環境提升等項目為抓手,建設美麗鄉村。其中新作塘(示範連片核心村)共投入資金6058萬元,三水村(省定貧困村)共投入資金4950萬元(其中恒大援建資金投入3450萬元,建設項目77個);茶山、橫光等9個市定貧困村投入4087萬元,建設項目總數100個;打造黃塘、坪山等6個美麗宜居村,投入2365萬元建設項目106個。目前新作塘村完成省級示範連片村建設,三水村完成貧困村建立新農村的建設工作,坪山、黃塘、下洞、東風、橫光、東埔正在開展美麗宜居村的項目建設工作。

強化人才要素 打牢振興基礎

湖鎮圍繞人才振興戰略,引導和激勵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建立由鎮黨委、鎮政府主要上司牽頭,發揮駐村直聯制度作用,駐村工作組指導各村居開展新時期鄉村振興工作;紮實開展頭雁工程,落實村級黨組織書記離任及屆中調整,實作37個村居黨組織書記“三個一肩挑”;在幹部調整、後備幹部選用、入黨積極分子等人員選用環節中,優先安排在過去的創文、人居環境整治、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員;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全年教育訓練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民職業技能教育訓練,培育高素質精勤農民,完成“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和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目标任務,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湖鎮推進鄉村振興亮點逐個數—— 重抓轉型更新 加快産業發展

湖鎮主攻産業培育,大力發展新作塘金線蓮、下徑牛樟樹、金星牛大力等特色南藥産業,加大綠色産品品牌建立力度,開展建立了尚華田柑橘、石芽壩山茶綠色産品品牌;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業。鎮域内航天示範基地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在響水片區,已初步形成了由茶山櫻花谷景區、坪山大田古村落、歡樂稻場,新圍金桦葡萄園、下洞怡情谷溫泉度假區、響水漂流、三墩樹休閑組成的“鄉村旅遊線路”;在湖鎮片區,已分步打造了由新作塘新農村綜合體、新作塘花海、航天科技示範園、湖鎮圍古村落、東風鳳安圍古村、顯崗水庫休閑區、石芽壩茶園形成的“休閑體驗綠道”。

坪山村:黨建引領跑出“富民興村”加速度

穿越荒野、體驗農事、享受篝火……每逢節假日,位于湖鎮鎮東南部的坪山村歡樂稻場,便是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坪山村依托自身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生态休閑鄉村旅遊,以“越野牽頭、文化引領、發展民宿、共同富裕”為定位,打造了集農事體驗、休閑旅遊、古村文化、山道越野等産業為一體的“歡樂稻場”現代鄉村旅遊綜合體,讓遊客來得了、玩得好、留得住,跑出了“富民興村”加速度。

據了解,近年來,坪山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建構黨群同心、幹群合力的基層治理模式,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今年以來,坪山村落實黨員挂鈎制度,黨員履行包戶責任,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領村民積極參與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由髒亂差變成幹淨整潔。

坪山村以生态振興為切入點,掃除鄉村發展症結。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以來,坪山村共清理垃圾600噸,拆除危舊房56處3900平方米,豬欄75個780平方米,茅房60個480平方米,投入600多萬元提升村容村貌。如今的坪山村村道寬敞平坦、幹淨整潔,開車穿行村中,坪山村壁畫、花草互相映襯,一草一木盡顯鄉村生機與活力。

坪山村以産業振興為支撐點,有效帶動村民增收緻富。随着坪山村環境逐漸美化,歡樂稻場吸引廣大越野愛好者前來,除了帶動村民的蔬果銷售外,村黨組織還鼓勵村民将自家閑空房間改造成民宿,已吸收50家村民參與,客源由歡樂稻場統一調配。目前歡樂稻場項目每月可解決約30個村民就業問題,每周入住民宿房間數30間,全年累計幫助村民增收将近100萬元,穩步提升村民收入,推進共赢發展。

聲 音

湖鎮鎮黨委書記劉偉榮:

湖鎮要堅定不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五大振興”為引領,紮實推動湖鎮農業農村的高品質發展;建構有效閉環機制,鎮鄉村振興辦要與各部門和各村(居)密切配合、加強溝通,各個環節的突破工作要有的放矢,精益求精;持續打造品牌影響力,推出“1+7+1”的模式,竭力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闆,全力抓好鄉村振興工作,打造一批美麗鄉村示範旅遊産業品牌,為加快建設“富強美麗宜居湖鎮”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字:黃海林 溫虹梅 鄒子璋

制版:徐呈旭 鄒虹香 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