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将AltiumDesigner(Protel更新版)的PCB設計打造成利器——訂制應用、操作、過濾表達式及其他一些微操作

轉載自阿莫論壇,兩年前看到的一個文章了,今天重新整理一下,還是很友善的,特别是進行大規模PCB設計的時候,能剩很多事。

打造的理由:我們知道 AltiumDesigner(Protel 更新版)的 PCB 設計過程中,會陷入色彩斑斓的走線、元 件、過孔、覆銅等等的迷宮中,是以我們有必要化繁就簡,突出自己想要操作的部分。我們知道 AltiumDesigner 或 Protel 提供了單層模式 shift+s,讓你單看頂層、底層、多工層、絲印層……,它的這個功能不是很完善, 比如:頂層為目前層的時候按 shift+s,走線和頂層的元件并沒有差別出來。還有:我們有時候想同時操作 頂層、底層的走線同時屏蔽其他層,那麼 shift+S 顯然達不到你的要求。

看看我目前正在、喜歡使用的過濾菜單:(左手點快捷鍵“Y”即可彈出)

<a href="http://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emouse/201204/201204131548403005.png"></a>

點選“隻操作電氣走線”——也就是屏蔽掉掉諸如:過孔、焊盤、元件、覆銅……,将他們通通置為黑灰色, 隻凸顯電氣走線,并隻能操作電氣走線。

<a href="http://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emouse/201204/201204131548418644.png"></a>

點選“隻操作底層走線”——也就是屏蔽掉諸如:頂層走線、過孔、焊盤、元件、覆銅……,将他們通通置為黑灰色,隻凸顯底層電氣走線,并隻能操作底層的走線。

<a href="http://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emouse/201204/20120413154841629.jpg"></a>

其他的注入“隻操作過孔”、“隻操作頂層元件”、“隻操作底層元件”,可以分别看到其他效果,以及得到相

<a href="http://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emouse/201204/201204131548457677.png"></a>

應的操作效果。 訂制過濾表達式在這個裡面進入:

過濾菜單在這裡:

<a href="http://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emouse/201204/20120413154845219.png"></a>

手工輸入表達式:

<a href="http://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emouse/201204/201204131548483614.png"></a>

隻操作頂層走線的表達式為:expr=IsTrack and OnTopLayer|mask=True|apply=True 隻操作底層走線的表達式為:expr=IsTrack and OnBottomLayer|mask=True|apply=True 隻操作電氣走線的表達式為:expr=IsTrack and IsElectrical|mask=True|apply=True 隻操作過孔的表達式為: expr=IsVia|mask=True|apply=True 隻操作頂層元件的表達式為:expr=IsComponent and OnTopLayer|mask=True|apply=True

………………………………………………………………………………………………

各位根據自己的需要,寫出各種不同的表達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我最近對焊盤、過孔補淚滴,我覺得不是所有的焊盤、過孔都需要補。插針插座之類連接配接器焊盤比較大,從 MCU 去往該焊盤的線比較 細,那麼這個情況下連接配接器的焊盤需要補淚滴以增加應力。

你選擇這個連接配接器元件,然後使用補淚滴,并勾選裡面的隻補你“選擇的”選項,發現不起作用!因為 AltiumDesigner 隻能識别你選擇的焊盤而不是元件。你如果一個個去選焊盤,那麼連接配接器有 40Pin 或更多, 那麼顯然不合适。這個時候你按快捷鍵 F12 彈出對話框寫上 ispad and iscomponentselected,然後右邊有個 selected 之類的選項要勾選上,再點 apply,就能迅速地全選你選擇的元件的所有焊盤,然後你再補淚滴隻補“選擇的”——這樣,你需要補的焊盤就都補了,不需要補的都沒補。當然你也可以将剛才的表達式封裝 成一個快捷鍵,就像我前面講的。

回複【25 樓】zcllom 星羅棋布

-----------------------------------------------------------------------

學習了,力頂專研精神!不知道這些文法你是怎麼搞出來的。那麼隻操作底層元件就應該是:expr=iscomponent and onbottomlayer|mask=true|apply=true

那麼 expr= 是什麼意思?其他的在 pcb filter -&gt; helper 和 builder 可以找到相關的輸入進去會的到同樣的效果

(有點類似 drc 中的設定方法),也可以添加到喜歡選項裡。在工具欄過濾器視窗下,點選下拉也有一些。我一般都是簡單的鍵入一些常用的 如:iskeepout 、isconnection……沒有樓主弄的漂亮!

“那麼隻操作底層元件就應該是:expr=iscomponent and onbottomlayer|mask=true|apply=true”,對!你還挺會 舉一反三的。

expr 也就是 expression(表達式的縮寫),如果隻是在 Filter 裡寫過濾屏蔽,則不能寫這個 expr,會出錯的。 它必須出現在訂制菜單的 parameters(參數)框中。

這個定制很友善,昨天晚上研究了下 expr,表達式 iscomponent,對象是元件

and,并且 onbottomlayer,在底層 mask=true,進行掩碼操作 apply=true,應用确認

我試着将 iscomponent and onbottomlayer 輸入到 PCB Filter 中(按 F12 出來,也是在星羅棋布的文章中學的), 下面的動作中選 mask,按 Apply 後可以完成相同的效果。 感覺腳本定制就是将一連串的操作錄制成一個宏,實作一鍵完成任務。

這些腳本中的關鍵字在完整版的幫助檔案中應該有。不過我們不需要研究完整的腳本文法,有個簡單的幫 辦法可以學習:在快捷鍵 Y 的菜單中,打開 Filter For 下拉菜單,下面有一些例子,觀察主要是兩類 IsXXXX,這個主要過濾的目标對象的大類

OnXXXX,分布在哪一層

用 And 連接配接這兩個條件,然後依葫蘆畫瓢,可以組合出常用的大多數操作

另一個辦法是在 PCB Filter 對話中點 Builder,出來個對話框可以定義非常詳細的條件,但它們的文法比前 面的要複雜

比如選層,它是用一個函數 OnLayer() 帶上層的名字為參數如 OnLayer("TopLayer"),而且前的方法中隻需 要一個宏名 OnTopLayer 即可

訂制若幹種過孔尺寸,以小鍵盤區的數字鍵做快捷鍵,3 表示 0.3 孔徑的過孔、4 表示 0.4 孔徑的快捷鍵、5…………,這樣你想用任一種尺寸的過孔,都可以很友善地調出來。我知道 AltiumDesigner 本身

可以通過快捷鍵“shift+v”在走線過程中調用你填寫好的各種尺寸過孔,但我單獨放置過孔,要想改尺寸的

話,要按 Tab 鍵後改寫過孔尺寸的資料,非常麻煩。是以我想改用下面的方法:

<a href="http://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emouse/201204/201204131548493962.png"></a>

選擇 Apply——“應用”,然後依次編輯各種尺寸的過孔在右邊的視窗:

<a href="http://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emouse/201204/201204131548498663.png"></a>

我就以 0.5mm 孔徑的過孔舉例子:(我把這個過孔的資料綁定到小鍵盤上的數字“5”,以後按小鍵盤上“5”,

滑鼠上粘着一個這個尺寸的過孔):

<a href="http://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emouse/201204/201204131548494552.jpg"></a>

本來 Altium 放置過孔預設用快捷鍵“P”+“V”,我現在用小鍵盤區的“.”來實作同樣的功能:

<a href="http://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emouse/201204/201204131548521784.jpg"></a>

上面我說到:Altium 放置過孔預設用快捷鍵“P”+“V”,現在用小鍵盤區的“.”訂制了同樣的功能。

我發現:用自己訂制的過孔,比如按小鍵盤上 5 放置 0.5mm 孔徑的過孔,你放到走線上,它居然不能獲 取該走線的 net 名,過孔仍然是“No Net”,導緻過孔、走線因為不同網絡名而出現醒目的報警顔色。

究其原因:帶有參數——隻要在訂制菜單中 Parameter 參數框裡寫了資料的,在放置到走線上時無法融于走線的網絡。是以我在上面最後一個圖裡訂制了一個不帶參數的過孔,我按小鍵盤上的“.”得到過孔放下去時,它很好地和走線融合到一起了。

這個我目前還不知道怎麼解決,我暫時用的方法是:先按小鍵盤上“3”或“4”或“5”或“6”得到想要的過孔後, 馬上滑鼠右鍵點一下把過孔從光标箭頭上去掉,然後按一下小鍵盤上的“.”,這時滑鼠光标上出現的過孔保 持了你剛才選擇的尺寸,這個時候放到線上去就沒問題了。

本文轉自emouse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emouse/archive/2012/04/13/2445909.html,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