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如此
文/張琳
有些東西,生來就是大的,比如大海
有些東西,至死也是小的,比如小草
還有一些東西
我認識她時就老了,比如老家
我,正慢慢經曆着
從小到大,再漸漸衰老的過程
——我的一生
就像一棵小草,想起大海,如臨故鄉

張琳:女,1989年生,山西原平人。山西文學院簽約作家,參加第三十七屆青春詩會,獲《揚子江詩刊》青年詩人獎、杜甫國際詩歌大賽特等獎等,出版有詩集《紙蝴蝶》《人間這麼美》。
◎下午的火爐
文/一度
記得下午的火爐
不斷地加炭
屋内溫度越來越高
想起兒時煤油燈
母親在我寫作業時
悄悄撥亮燈芯
貧窮就那麼簡單
一截燈芯都能讓她心痛不已
一度:1980年生于安徽桐城,魯迅文學院詩歌高研班學員,參加第八屆十月詩會和第36屆青春詩會。作品散見《十月》《詩刊》《散文詩》《青海湖》《黃河文學》《星星》等刊物。和友人主編《安徽80後詩歌檔案》。已出版詩集《散居徽州》《高河埠》《眺望燈塔》《午後返程》。
◎夜宿彌陀寺
文/林 珊
好吧,讓我們來談一談虛空
風聲是細小的,星光是微弱的
松濤延綿不息
我這個得以短暫逃離塵世的人
此時正置身于黑暗中。多難得
起伏的蟲鳴并沒有給我帶來憂傷
四周空曠,隻有螢火蟲緊跟在我身後
撲打着翅膀:“慢一點兒,慢一點兒。”
這多麼像多年前,我摔倒在路邊
一擡頭,就看見菩薩慈悲的臉
林 珊:80後,江西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36屆高研班結業。出版詩集《小悲歡》《好久不見》。曾參加第四屆《人民文學》新浪潮詩會,獲2016江西年度詩人獎、第二屆中國詩歌發現獎、第17屆華文青年詩人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