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高水長》是怎麼挂到人民大會堂的

作者:廖昊

王梅芳

在人民大會堂的金色大廳裡,有一幅巨幅山水畫《山高水長》,經常在電視新聞鏡頭裡出現,這幅畫的作者是沈陽的畫家盧志學。

盧志學早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曾任沈陽美協主席,沈陽畫院首任院長,遼甯省美協副主席。說起他的畫挂到人民大會堂的事兒,盧志學說,全靠機緣。

2003年11月,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盧志學個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出了尺幅巨大的山水畫十餘張,這在北京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人們送他外号:盧大畫。2006年,國家曆史博物館舉辦一次五十六個民族的畫展,盧志學受邀,盧志學之是以參加是因為看好了獎品:一尊青銅鼎。畫寄出去了,順利入展,舉辦方邀請他去參加畫展開幕式,他說:“不去了,把鼎給我郵回來就好了。”

對方一再邀請,他就與夫人去了。

在展覽現場,盧志學遇到很多熟人,就跟人寒暄去了,夫人站在他的畫前,這時候有人上前詢問:“盧志學來了沒有?”夫人帶着來人找到盧志學,才知道,來人是人民大會堂的李主任,為人民大會堂選畫,他覺得盧志學的中國畫題材是東北的大山大水,氣勢宏大,尺幅巨大,有視覺沖擊力,就邀請盧志學去人民大會堂畫畫。

盧志學說:“那不行,我買了往返票了,什麼東西都在沈陽呢。”

對方說:“你回家收拾收拾,我這邊安排好了你的吃住,給你打電話。”

盧志學就回沈陽了,該幹啥幹啥,這事兒也就放下了,有幾次家裡的座機有電話進來,顯示的号碼是一大串零,看這号碼怪異,他也沒接。後來接了,才知道是李主任,正好趕上一個朋友在他家,得知原委,就提醒他這是機遇,你得去,這回盧志學才答應了。到北京,畫了一個多月,圓滿完成了任務。

2009年春,李主任打電話給盧志學,再次請他來為新裝修的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配畫。一同被邀請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三十人,十人一組。為慶祝建國六十周年,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要配五幅畫——兩幅山水、三幅花鳥,人民大會堂要求這些畫家畫完草圖送來篩選。

盧志學畫了一幅東北秋天的草圖,起名《山高水長》。草圖通過後,他得到精确的尺寸:高3.15米,長6.2米,這回他心裡有底了,應該是選上了,回到畫室他認真地畫了四個月。

終于,《山高水長》懸挂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

【來源:沈陽晚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