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差點把歐洲人全部逼下海,奧斯曼帝國到底有多牛?

作者:通文解武

在19世紀末期,有一個國家和大清帝國堪稱是同病相憐,大清被西方列強稱之為“東亞病夫”,這個國家則被稱之為“西亞病夫”。

差點把歐洲人全部逼下海,奧斯曼帝國到底有多牛?

基于曆史經驗,一般被西方列強稱之為“病夫”的,要麼是他們垂涎三尺的國家,要麼就是讓他們恨之入骨的國家,這麼看的話,大清屬于前一種,而我們今天的主角土耳其,無疑就屬于後一種啦!

大家好,我是陪你看曆史的通曉君,提起土耳其你會想到什麼?也許大多數亞洲人對這個國家并不熟悉也不感冒,但它的前身奧斯曼帝國卻是西歐各國整整200多年的噩夢。

在西方的曆史教科書裡,關于奧斯曼帝國的曆史足足有這麼厚,由于地處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又因為它強勢崛起之後的蠻橫霸道,四處征戰,逼着全人類在16世紀铤而走險遠洋出海,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的這個世界。

整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這還要從我們中國的古代史說起!在古代中國,有四個遊牧民族留下了赫赫威名,他們分别是:匈奴、柔然、鮮卑和突厥。

這些遊牧民族動辄南下,時不時把中原王朝捶打一番,在我們山西的大同朔州一代,還存有匈奴以及突厥的後代,這都是有史可查的!

差點把歐洲人全部逼下海,奧斯曼帝國到底有多牛?

有意思的是,“土耳其”一詞就是從“突厥”演變而來的。在鞑靼語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翻譯過來就是“勇敢人的國家”,他們的祖先是突厥人,和大漢民族那是老相識了!

大約在公元6世紀左右,突厥一族興起于阿爾泰山一帶,起初臣服于柔然,後來獨立強大,逐漸控制了更多的地盤,地盤大了不好管,于是部族在隋朝時期分裂成了東突厥和西突厥,東突厥部落就是中國人的老對手,唐朝時期經常來襲擾我國邊關,但他們顯然來錯了時候,絕世猛人李世民恩威并施,先設立強悍的西域都護府把東突厥給打服氣了,然後在塞點糖讓東突厥認他為天可汗,一套組合拳下來,東突厥部落乖乖歸降,慢慢漢化成了中國人!

西突厥本來想過來尋仇,但奈何大唐實在太強,唐軍一鼓作氣把西突厥趕到了裡海和鹹海以北的地區,打得西突厥部落從此不敢北望!

雖然和唐軍作戰很苦,但西突厥部落很快就發現,并不是每一個地區的軍隊都像唐軍那麼變态,比如中亞地區的軍隊簡直如同烏合之衆,一觸即潰,根本不禁打,很快他們就打下了一片天地,并且建立了塞爾柱王朝。

差點把歐洲人全部逼下海,奧斯曼帝國到底有多牛?
公元10世紀左右,塞爾柱王朝繼續往西征伐,占領了波斯之後,逐漸與波斯文化融合,改信伊斯蘭教,伊斯蘭文化從此流入了這個帝國的血液裡,突厥勇士之血再加上超強的文化指導,使得塞爾柱王朝有了成為超級帝國的潛力!

公元11世紀左右,突厥人繼續西伐,攻占了小亞細亞。衆所周知,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所謂“亞細亞”,就是東方日出的地方,三大文明所在地,也是三大教發祥地,絕對璀璨無比,而能被叫做小亞細亞的地方,肯定是濃縮了整個亞洲的精華。

事實也的确如此,在自然地理上,小亞細亞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界處,與土耳其隔海相望,這兩個地方既是交通樞紐也是戰略中樞,曆來是兵家必争之地,塞爾柱王國之是以要冒着極大風險和東羅馬帝國開戰,是因為隻有占領了這裡,塞爾柱的超級帝國之夢才能付諸實作。

公元13世紀左右,蒙古人的崛起橫掃了一切牛鬼蛇神,中原王朝扛不住,塞爾柱帝國同樣灰飛煙滅,突厥人要麼被滅,要麼歸降,要麼融入其它部落,再次被打回了原始狀态。

但蒙古人就如同洪水過境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大約50年之後,蒙古勢力衰退,突厥人又重新聚攏到了一起,一個叫做奧斯曼一世的天降猛人如約降臨,請記住他,他相當于土耳其版的“秦始皇”。

差點把歐洲人全部逼下海,奧斯曼帝國到底有多牛?
公元1299年,奧斯曼一世建立了奧斯曼帝國,國君皆稱“蘇丹”,這是一個伊斯蘭教頭銜,意思是國君擁有“無與倫比的權力”。此後的100年裡面,奧斯曼帝國開始慢慢收複失地,向外擴張,重新奪回了小亞細亞,再度和東羅馬帝國針鋒相對!

老牌帝國的地位受到挑戰,一場屬于中世紀的大戰不可避免!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并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定都于此,東羅馬帝國從此退出曆史了舞台!

一代新人換舊人,歐亞大陸的曆史從此拐了一個彎,然後西歐各國的噩夢就此開始了!

接下來的一個世紀,奧斯曼帝國四處出擊,在東部和南部,把波斯剩餘的領土全部吞并,阿拉伯海和波斯灣盡收囊中;在西部,殺入北非并且占了阿爾及利亞和埃及,把船隊開進了紅海。

一邊攻城略地,一邊普及伊斯蘭文化,在這個過程中,基督文化和伊斯蘭文化逐漸對立,為馴服基督教文明,奧斯曼帝國先後從海陸兩個方向對歐洲發起了攻擊。

差點把歐洲人全部逼下海,奧斯曼帝國到底有多牛?
面對一個如此強大的帝國,西歐各國被迫聯合了起來,1571年,西班牙、威尼斯、羅馬教廷等各方勢力組成聯合艦隊,奧斯曼帝國則準備了300多艘戰船與之對戰,這一戰的勝負決定了整個歐洲的命運。

如果奧斯曼獲勝,突厥人馬上就能登陸地中海,橫掃整個西歐。被逼到絕路的聯合艦隊也發了狠,這一戰打得格外英勇,最終憑借着微弱的優勢艱難取勝,歐洲保住了,為了紀念這次偉大的勝利,西班牙海軍從此有了一個稱号,叫做“無敵艦隊”。

海路沒打過,陸路這邊也打得極其驚險。1683年,奧斯曼帝國圍攻維也納,歐洲諸國組建聯軍誓死抵抗。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奧斯曼軍隊挖道地,差點從城外挖到了城内,就快成功的時候,被一個面包師偶然發現,聯軍趕緊堵住了道地,加強了城防,這才讓維也納幸免于難。

差點把歐洲人全部逼下海,奧斯曼帝國到底有多牛?

為了紀念這個面包師,歐洲人發明了一種酷似突厥彎刀的的面包,叫“牛角面包”,也是挺有意思的!

放眼整個歐洲中世紀,14世紀的曆史不是在和奧斯曼帝國開戰,就是在開戰的路上,奧斯曼幾乎成了所有歐洲人的夢魇,西歐各國非常深刻地明白,他們的對手是一個橫跨歐亞非大陸,把地中海當成了自家内海的超級帝國,奧斯曼帝國可以失誤無數次,但歐洲隻要失誤一次,就會徹底完蛋。

非但如此,從地圖上看,奧斯曼帝國還占領了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縱向切斷了歐亞大陸所有的交通要道,這就意味着歐洲各國沒辦法和中亞,東亞進行經濟交流,遲早有一天要被堵在角落裡窮困緻死!

差點把歐洲人全部逼下海,奧斯曼帝國到底有多牛?

為了拯救歐洲,繁榮經濟,歐洲人不得不避開地中海和西亞,刻苦鑽研航海技術,然後一代又一代不怕死的冒險家開着帆船繞道大西洋,尋找新航路,結果陰差陽錯地發現了美洲和南亞次大陸,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歐洲人本以為自己走上了絕路,沒想到卻是奧斯曼送給了他們一場大造化。

大約200年後,歐洲人帶着他們用生命換來的财富開始了工業革命,而奧斯曼帝國的君主們,卻還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醉生夢死,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曾經他們瞧不上的歐洲土著,這一次帶着新仇舊恨前來複仇了!

1912年,巴爾幹戰争爆發,英法支援巴爾幹同盟,打敗奧斯曼帝國,奪走了除伊斯坦布爾之外的全部歐洲領土。一戰開始後,為了抵抗英法,奧斯曼帝國加入德國及奧匈帝國組成的同盟國陣營,沒曾想站錯了隊,同盟國戰敗,奧斯曼帝國更加難以維持,在英國的支援下,西亞的阿拉伯人全部獨立,在帝國土地上建立的新國家多達40個,一個龐大的帝國開始分崩離析!

終于在1922年,奧斯曼國民軍總司令凱末爾與西方列強達成《洛桑條約》,正式宣告了奧斯曼帝國的解體,奧斯曼土耳其登上了曆史的舞台!

差點把歐洲人全部逼下海,奧斯曼帝國到底有多牛?

看着四分五裂的奧斯曼帝國,歐洲人終于放心了,他們再也沒有亡國滅種的危險了,300多年擔驚受怕的曆史讓他們明白,中東這塊地方,隻能保持混亂,絕對不能讓它再度回歸統一,這也是中東地區迄今為止這麼亂的原因之一。

在文章的最後,我隻能說,和中國相比較,奧斯曼的命運真不怎麼好,到底不好在哪裡呢?由于篇幅有限,我們下一期結合近代史,結合奧斯曼帝國的崩潰史,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這段曆史,歡迎大家關注我,為我點贊,轉發,評論,我們下期再見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