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一男子野釣遇“新物種”,上網一查後果斷放生,網友:虧大了

作者:兜拾365

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廣泛地分布于包括大海、江河湖泊等在内的天然水域中。從數千年以前人們認識了魚類,它們就一直服務于文明,其既可以作為食物,又可以當寵物飼養。

上海一男子野釣遇“新物種”,上網一查後果斷放生,網友:虧大了

全世界已知的魚類種類有三萬衆多,我國已知的就超過了2500種,由于環境的變化、人為活動的影響以及濫捕濫撈等原因的影響,導緻了很多魚類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有的甚至還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為了保護它們,我國将很多魚類都列入了國家保護野生動物。

我國豐富的漁業資源,使得延續了數千年的垂釣,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得到了更好的延續,如今,垂釣還成為了一種大衆的戶外休閑活動,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睐。随着,國家對生态環境和漁業資源的保護以及人們保護意識的提高,釣魚愛好者的覺悟也越來越高了,一旦誤釣到保護魚類都會自覺地就地放生。

上海一男子野釣遇“新物種”,上網一查後果斷放生,網友:虧大了

近日,上海的一名男子 @光頭 在戶外野釣時,也意外地收獲了一條以前從來沒有見過也不知名的“怪魚”,因為擔心其是保護動物,于是小心翼翼地取下魚鈎後就馬上放生了,并将整個過程都用手機記錄了下來,當網友們告訴他這條魚的真實身份時,釣友瞬間腸子都悔青了……

上海一男子野釣遇“新物種”,上網一查後果斷放生,網友:虧大了

@光頭 是一位資深的釣魚愛好者,平時沒有别的愛好,就喜歡釣釣魚。這一次,他垂釣的地方是闵行區境内的一處天然水域,原本目标魚是鲫魚,結果不僅收獲了大量的鲫魚,還意外地收獲了一條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怪魚。

@光頭 是聽到别人說這條河道裡的野生鲫魚資源比較豐富,為了去垂釣還專門起了個大早。隻是想釣鲫魚,是以隻帶了一根手竿和一盒蚯蚓。找到了理想的釣點後,他就正式開啟了垂釣模式,打窩、穿餌、下鈎…… 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地進行。

上海一男子野釣遇“新物種”,上網一查後果斷放生,網友:虧大了

資源好的地方就是不一樣,很快就有魚口,緊随着一條又一條的鲫魚被釣了起來,短短的一兩個小時就收獲了好幾斤的鲫魚。正當 @光頭 沉浸于連杆的喜悅之中時,突然又來了一個驚喜,浮漂瞬間被完全拉入了水中,@光頭 本能地意識到大魚中鈎了,内心頓時激動不已。

當把它拉上岸看清楚模樣以後,釣友心中的驚喜瞬間就沒有了,原來這條魚他不僅不認識,以前壓根就從來沒有見過,其有點像鯉魚,但又和鯉魚不一樣,釣友的心中頓時有了一些疑惑,這會不會是保護動物?

上海一男子野釣遇“新物種”,上網一查後果斷放生,網友:虧大了

為了弄清楚這條魚到底是什麼物種,@光頭 趕緊掏出手機拍下了照片并通過識别軟體進行識别,得到的結果是疑似岩原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釣友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即将這條魚就地放生,還專門用手機記錄下來了整個過程,作為自己已經放生了的證據,并将視訊傳到了網上。

上海一男子野釣遇“新物種”,上網一查後果斷放生,網友:虧大了

很快,就有網友看出了端倪,直言 @光頭 虧大了。原來這條魚并不是岩原鯉(最大的特點:背部隆起呈弧形),而是和岩原鯉有些像的華鲮,是為輻鳍魚綱鯉形目鯉科的一種,俗名青龍棒、青杆魚等,有11種緣近​種,為我國的特有物種,同時也是一種食用價值、經濟價值以及觀賞價值都較高的魚類。

上海一男子野釣遇“新物種”,上網一查後果斷放生,網友:虧大了

岩原鯉

華鲮生長較緩慢,最大個體可長到10斤,其肉質堅實脆嫩、味道鮮美,同時還具有很好的食療價值,是以一直被視為珍貴魚類,但它不是保護野生動物。得知真相後,@光頭 非常地後悔,但很快他又想通了,垂釣享受的就是過程,不一定非要把每一條魚兒都吃掉。

上海一男子野釣遇“新物種”,上網一查後果斷放生,網友:虧大了

華鲮的分布範圍狹窄,上海境内還沒有這種魚的記錄,之是以會出現,要麼是人為地放生(華鲮屬于我國原生的觀賞魚),要麼是從人工養殖場逃逸出來的。

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垂釣的過程中,釣友們的保護意識已經越來越高了。在此,奉勸那些喜歡放生的人,要放生就做一個文明、有文化的放生人。同時,養殖場尤其是養殖外來物種的場主,一定要做好防護,防止其外逃,避免對當地的生态環境造成破壞。

上海一男子野釣遇“新物種”,上網一查後果斷放生,網友:虧大了

你喜歡垂釣嗎?在釣魚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一些記憶猶新的經曆?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和大家一起來共同分享……